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邯郸贫女

邯郸贫女

明代 欧必元

十载工蚕织,邯郸是妾家。开帘拜新月,低首惜容华。

东壁难分照,西邻但落花。纵令嫁胡虏,不敢怨琵琶。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送潘太学子朋北上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青青河畔草,灼灼园中枝。朔风疑霜露,繁华难久持。

瞻彼垂天干,托根南山陲。囷曲回错节,耻为艳阳姿。

朝集晨风鸟,矫吭鸣何悲。修翼摩劲飙,九万以自期。

谒葛稚川先生祠

明代 欧必元

曾谒朱明白石天,丹砂遗灶尚依然。非关采药求金汞,那得乘风到玉田。

葬后衣冠留往日,岩前碑碣是何年。若论冲举寻常事,请读君家抱朴篇。

饮书云台怀韩寅仲时寅仲已令遂安

明代 欧必元

东篱三径傍城开,十载空悬梦寐来。云本无心疑出岫,游曾有约为登台。

诗成郢调惊人句,墨副罗浮校乘才。闻道政成清似水,严陵滩下几潆洄。

新春初见月同李伯熙赋

明代 欧必元

新春初见月,清影破愁霖。漾水光犹淡,悬枝树半阴。

远山如画黛,竹院对弹琴。忽动鸣春鸟,喈喈求好音。

寄祝潘子迁先生

明代 欧必元

闲居赋就识安仁,白发能留五帝身。白十漫言周甲子,三千时共守庚申。

田无附郭飧犹健,笥有藏书道未贫。屈指素交看渐老,酒中谁是和歌人。

答王百谷见讯十韵

明代 欧必元

家住罗浮下,梅开万树春。扬州官是阁,水部句还珍。

自失歌燕市,唯知问海滨。微名尘外世,现迹幻中身。

交儗生前定,情缘死后真。斯人不可作,吾道岂沉沦。

碑有中郎想,文非到溉嗔。三年坟草宿,七字锦囊新。

高谊应酬剑,卑栖厌负薪。竹林风度在,莫笑阮家贫。

三十咸

明代 欧必元

懒将幽事为奇探,门对青山锁断岚。藉地不妨花历乱,催春何事燕呢喃。

初闻杜宇红啼颊,听着琵琶泪满衫。欢笑万场皆幻影,行藏谁更问巫咸。

上元夜萧学士老师招饮绿野堂 其二

明代 欧必元

千层火树灿明霞,百子灯悬夜夜花。真箓似同弘景宅,牙签还识邺侯家。

庭开棣萼分吴苑,产有龙驹自渥洼。不是苍生望霖雨,微云那遣月华遮。

送吴君宠还武夷

明代 欧必元

天涯踪迹几浮沉,谁动刀头故国心。邺下共推吴质赋,风前曾听伯牙琴。

菱歌罢处移归舫,荔子丹时醉绿阴。欲寄相思无雁足,石床云拥幔亭深。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诸子虹冈结隐沦,东林社事岁时新。一从书剑游燕去,尚忆茱萸故国人。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玉女能歌雉子斑,三城佳丽美红颜。朝朝乞醉君家酒,尽日高眠昼掩关。

循州杂咏八首 其七

明代 欧必元

金银高挽髻边堆,称体蓝衫窄袖裁。非出城边吸江水,定从溪上浣纱回。

赠番禺陈令公

明代 欧必元

贲禺亦瘴乡,海气接扶桑。令已飞双舄,人今跨五羊。

辛盘调玉露,火树杂珠光。共听弦歌遍,春来或下堂。

登玉女峰

明代 欧必元

孤峰看嵂崒,四望气霏微。黛色浮为鬓,霞光染作衣。

几从鸾鹤去,恍惚佩环归。葛令登仙后,凌空势欲飞。

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 ...

明代 欧必元

乘秋双桨荡溪湄,欲就垆头共赋诗。芳草闭门香绿醑,閒云遮树出青旗。

循州杂咏八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惠阳元自古循州,地控龙江据上游。欲纪名山寻胜迹,片帆西下即罗浮。

村居杂兴十首 其九

明代 欧必元

半亩耰犁君自得,千秋屈宋事如何。虚名未许时人讶,就业谁能较仲多。

同麦元惠冯稚谟郑子雨刘季德罗似韩郑元芳饮郑司理纬文园池

明代 欧必元

路随谷口入桃源,郭外闻君此避喧。诗就每寻匡阜社,客来时问辟疆园。

当檐云岫连千叠,傍户桑麻自一村。愿学布衣留十日,肯教尊酒让平原。

任山人玉明招同郑司理诸君游山余以风雨不果赴

明代 欧必元

十年看汗漫,浪迹寄江湖。入社惭居士,登高愧大夫。

烟霞迷短径,风雨散平芜。赖有新题在,村醪可再沽。

三清观道士出山中酒小饮

明代 欧必元

丹霄缥缈俯尘寰,万仞天门尚可攀。海日每悬青嶂外,琪花多在白云间。

悬空挂石连蓬岛,泻溜鸣泉响佩环。欲就峰头镌名姓,磨崖今日为谁删。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