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陈山人景文归自蜀中将韩宪副叔捷书问至留宿斋中

陈山人景文归自蜀中将韩宪副叔捷书问至留宿斋中

明代 欧必元

书邮悲万里,今日喜逢君。鸟道犹堪画,猿声不可闻。

缄题疑带雨,宪府若连云。莫问风尘事,谈诗坐夜分。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九日同朱季美刘季德刘道子黎缜之僧觉道黄元卿开社虹冈招朱叔祥卢 ...

明代 欧必元

新开莲社粤台东,授简词人赋并工。竹下弟兄何处隔,天涯朋旧一尊同。

露华恍自疏桐落,山色疑窥夕照中。禅理更酬支遁座,佩萸犹傍菊花丛。

黎缜之过饮澹圃

明代 欧必元

开门邀上客,把臂入长林。不有求羊辈,安知嵇阮心。

地幽尘渐远,竹密径疑深。况共一尊酒,翛然洽素襟。

苍梧闻嘉祚鲁望两弟获隽消息

明代 欧必元

年来江海上,日望故园心。别后无书札,风前闻好音。

埙篪知汝和,桃李傍春阴。欲寄池塘句,先成梦里吟。

谢家群从宴,何日醉东林。

寄王伯谷先生二首 其二

明代 欧必元

出世逃名结小亭,斋头半偈可谁听。斋前芳草家家绿,雨后吴山处处青。

笔札未应终玩俗,菩提能悟即抛经。词华更总禅栖理,屈指如君惘自停。

从弟嘉祚洎梁子芳拿舟追送醉后口占一首

明代 欧必元

出关风雪酒盈卮,欲学梁鸿赋五噫。江上销魂今夜别,西堂不似和歌时。

朱少襄招同万伯文陈梅卿万儒张傅贞甫张世昌饮中宿峡飞泉洞少襄先 ...

明代 欧必元

昔年曾寄名山句,此日酣歌并棹来。暑气尽消岩里洞,留题多在竹间台。

主人兴剧能淹客,瀑布流清可汎杯。况是苦吟方未就,隔林疑自断猿催。

呈明府倪公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楼台高拥赤城霞,海上初停八月楂。门下美材收竹箭,县中新种是桃花。

汉京北望频飞舄,勾漏南来不为砂。自昔太玄经可授,岂因奇字识侯芭。

答陈如见寄

明代 欧必元

喜得新诗至,因追旧日游。两乡悬十里,一病隔三秋。

世事如云散,人情亦水流。与君无限意,聊寄海西头。

入壶天洞

明代 欧必元

高峰片片白云遮,鸟道千寻一径斜。洞口未乘缑岭鹤,涧边唯泛武陵花。

壶山采药疑无路,鸡犬逢人尚有家。咫尺玉田如可到,与君随地炼丹砂。

舟泊罗旁口寄怀邓伯乔

明代 欧必元

千峰围野郭,一水绕蛮溪。为忆丛篁地,何堪鸾凤栖。

林深防虎入,山冷听猿啼。咫尺怀人意,风前寄短题。

送梁体照入试春宫三首 其二

明代 欧必元

苍虬紫气动星辰,谁辩雌雄匣里新。神物有期终自合,一时雷雨满延津。

黄元卿过访村居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为农传世业,颇似鹿门居。近市能沽酒,临溪易得鱼。

经年无过客,今日始停车。不厌幽栖简,墙阴待著书。

送潘太学子朋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欧必元

大江日夜流,寒云拥树黑。我有盈尊酒,饮此临岐客。

鸿雁翔海南,骅骝趋冀北。念子临当乖,缱绻不能释。

君子思运亨,小人常自失。毋以千金躯,轻为时日测。

大圣有令谟,努力崇明德。

隔江词

明代 欧必元

嫁得郎家东渡头,采莲朝暮荡兰舟。妾心不似溪边水,閒逐飞花两岸流。

答内

明代 欧必元

纨扇閒题寄所思,不因儿女问归期。穷来久客愁偏切,梦里还家醒自疑。

即使春光如泡电,不教丝鬓负蛾眉。黄金散尽谁颜色,憔悴唯堪报汝知。

族兄伯鳞

明代 欧必元

知居经术早堪酬,岂为才名晚见收。生事怪来江上水,无朝无暮只东流。

送马博士奉使还朝四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马卿元自赋凌云,父老新传谕蜀文。侍从惯衔仙掌露,金茎还拟奉明君。

羊城八景为胡方伯先生题 其七 灵洲鳌负

明代 欧必元

孤山海上郁巑岏,下抱东流曲万盘。望气独占南海去,由来此地有衣冠。

九日石龙舟中同诸子赋

明代 欧必元

探奇诸子兴何豪,秋水兰桡许共操。为访名山元在望,非关佳节不登高。

东篱未许酬黄菊,北海应凭醉浊醪。向晚江心明月上,天风疑泛度仙涛。

送张端孟之官茂名

明代 欧必元

曾题纨扇寄相思,闻尔双凫集凤池。江左司空元博物,河阳仙令雅能诗。

山围古郭听猿夜,秋入荒郊省敛时。莫以才名誇治行,延陵犹有大夫祠。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