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屠仪部长卿先生四首 其三

寄屠仪部长卿先生四首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大江无日夜,东海自汤汤。鸿鹄顾其羽,一举绝大荒。

乾坤有定理,浅薄安所量。我欲乘桴去,波涛汪以洋。

四海求匹侣,独立每徬徨。中原属夫子,吾世幸相当。

流览驱万代,滔滔百谷王。羽仪既用刷,八极周翱翔。

邈哉二三子,赠我双明珰。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六

明代 欧必元

流水高山总有情,君家夙擅刺桐声。凭挥一曲离鸾操,奏入南薰答圣明。

除夕舟至邕州饮诸叔弟

明代 欧必元

江城背水映斜阳,入夜千门列炬光。三月邮程催去岁,一年春色滞他乡。

归心自隔师雄梦,下粤谁持陆贾装。柏酒倘辞今夕醉,尊前空负竹林狂。

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 ...

明代 欧必元

傍晚渔舟隐苇芦,得鱼堤上向人呼。换来共作黄丝鲙,何必秋风羡入吴。

舟中送顾别驾述夫还姑苏三首 其二

明代 欧必元

十里停桡粤海头,攀辕如为使君留。虚传往籍龚黄业,难并今宵李郭舟。

媚眼桃花供客路,避人鸿雁度前洲。行边共订枫桥约,明月吴歌欲待秋。

题册中四画送方比部之金陵 其二 金陵烟月

明代 欧必元

虎踞龙蹯旧帝城,白云仙吏佐持平。庭閒不少歌风什,宁美张衡赋两京。

村居杂兴十首 其七

明代 欧必元

秋原新雨足平田,社鼓祈丰彻远天。莫笑世人生计拙,买田孳犊过年年。

族兄伯鳞

明代 欧必元

知居经术早堪酬,岂为才名晚见收。生事怪来江上水,无朝无暮只东流。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玉女能歌雉子斑,三城佳丽美红颜。朝朝乞醉君家酒,尽日高眠昼掩关。

兰湖曲四首 其二

明代 欧必元

闻道桑沧恨不同,湖间无复水流东。居人尚想桃源乐,尽日楼台烟雨中。

大石楼怀梁幼宁明府

明代 欧必元

诸峰青霭合,兹洞白云幽。为问朱明馆,何如大石楼。

仙人曾作令,居士亦称侯。好待乘鸾至,题诗在上头。

谒六祖禅师

明代 欧必元

久坐但参禅,风幡任往年。欲知不二法,别自有三天。

慧火乾坤尽,皈心海月悬。西来无所事,何用七灯传。

丁大参右武还豫章录别五首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粤台高且广,夹道交朱轮。閒游贵公子,开户咽嘉宾。

坐君虚左席,金石杂迭陈。吴讴与越唱,列席罗庶珍。

乐饮不算觞,那卜夜与晨。蓬生藋苇巷,谁念坎坷人。

为缺一尊酒,叙此平生亲。

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 ...

明代 欧必元

仙洞寻芳绕曲溪,百花丛处乱高低。闻歌似在花间语,不是桃源路亦迷。

饮龙太守池亭

明代 欧必元

编园多种竹,十亩素为封。门对郁江水,檐迎白石峰。

政成时下凤,客到或登龙。未尽尊前兴,还追霞外踪。

答贺吏部伯闇书问见讯

明代 欧必元

自述高阳旧酒徒,劳君片刺问芦菰。忧时合上山公启,请乞虚传贺监湖。

名字中原长借客,赋才江左让潜夫。雄心未尽追趋地,燕市还谈剑术无。

游仙诗五首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天清月明夜,佳人入梦来。颜色都且丽,轻衣绝尘埃。

随风送奇香,飘飘透我怀。晤言用握手,扬辞诙且谐。

邀我玉女峰,坐我铁桥隈。饮我神湖水,进我白玉杯。

仙凡不久处,倏忽隔蓬莱。安得长生药,千年当复来。

陶少府懋仁挽章

明代 欧必元

风雨萧萧古白杨,七哀何处不心伤。魂依越鸟声犹切,泪比鲛人恨更长。

三径旧荒无滜菊,千年遗地有甘棠。莫将交态疑生死,请诵君家自挽章。

冯稚谟携其长公缉倩过访村居夜饮于贻安堂有赠

明代 欧必元

乘风兰棹泛沧波,溪上怀人屡见过。两世通家联父子,百年交谊托丝萝。

登楼莫问悲秋赋,秉烛何妨达曙歌。麈尾尊前君自见,玄谈谁较阿戎多。

虹冈社赏梅

明代 欧必元

千树梅花绕郭开,一时词客并登台。初疑舞雪罗浮过,更似凌波洛浦回。

清婉未听愁里笛,芳菲独入掌中杯。白虹山下年年赋,尚忆吾家水部才。

观源洞

明代 欧必元

洞中有清水,流不到人间。洗药供杯酌,丹成见大还。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