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诗十九首 其十八

杂诗十九首 其十八

明代 欧必元

南尽大海涯,北走邯郸道。壮士怀四方,一身宁自保。

挥剑沙漠间,千金市騕袅。红颜能几时,常恐秋露蚤。

努力事明君,葵藿以为饱。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 ...

明代 欧必元

月明秋水镜湖深,十里溪松向晚吟。满目烟霞难应接,归途休讶是山阴。

入壶天洞

明代 欧必元

高峰片片白云遮,鸟道千寻一径斜。洞口未乘缑岭鹤,涧边唯泛武陵花。

壶山采药疑无路,鸡犬逢人尚有家。咫尺玉田如可到,与君随地炼丹砂。

十八肴

明代 欧必元

竟日高斋常闭户,一年春事镜中抛。莲知覆水抽新藕,燕尚衔泥补旧巢。

不惜芳菲盈绮阁,袛缘历乱遍芳郊。雨中红杏犹含泪,若见桃花为解嘲。

陈叔慈索题四景图 其一 石门秋月

明代 欧必元

一轮明月大江秋,影入江中水自流。惟见无机江上客,直从鸥鹭汎轻舟。

舟泊罗旁口寄怀邓伯乔

明代 欧必元

千峰围野郭,一水绕蛮溪。为忆丛篁地,何堪鸾凤栖。

林深防虎入,山冷听猿啼。咫尺怀人意,风前寄短题。

将进酒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将进酒,酌我罍。黄鹄高飞绝九垓,圣人御极大平哉。

夫妻相保,父子寿考。田膴膴而穰草。

黄伯石隐园同关伯玉冯稚谟叔侄傅贞甫及吾家诸从宴集得南字

明代 欧必元

沿溪千尺树毵毵,结胜为园乐事耽。但得风流常载酒,不妨泉石佐清谈。

当年社伴俱浮梗,一日词人尽盍簪。笑杀子山愁欲赋,谩劳萧瑟怨江南。

出罗浮寄谢唐博罗

明代 欧必元

四百峰头览翠微,出山风雨带泉飞。凌空欲驭苍龙驾,解佩聊分玉女衣。

不假王乔双舄去,那求葛令九还归。看君是处多题咏,郢调从来欲和稀。

二十六尤

明代 欧必元

极目芳菲片片愁,春光难使片时留。桃花莫不随溪水,桐叶无心出御沟。

洗尽秾华还旧苑,记携奁匣上高楼。请看大道垂杨色,夫婿何年始拜侯。

羊城八景为胡方伯先生题 其六 扶桑浴日

明代 欧必元

金鸡初唱浴咸池,遂出螭车照海湄。拥传渐高天子象,乾坤宁讶二仪私。

田都护兆祥来薰堂宴集

明代 欧必元

将军开宝第,上客荐雕盘。柳自营边合,花从槛外看。

有言皆脱俗,无剑不登坛。醉后歌长铗,归来且莫弹。

赠刘京兆元声其先公以名御史直谏忤旨戍浔阳而卒

明代 欧必元

京兆原乘使者骢,霜威人道似先公。官怜嵇绍名俱起,谊比王褒事不同。

幸有枌榆过畏垒,肯将勋业薄扶风。西来欲作怀湘赋,落日逢君感慨中。

哭刘道子十绝 其二

明代 欧必元

科斗兼穷禹穴文,坐中醉笔自缤纷。不书公子罗襦带,定写佳人白练裙。

送周叔夜还金陵

明代 欧必元

江天初熟荔枝红,底事游人速去踪。组舫莫非随谢尚,草堂应不讶周颙。

乌衣巷口斜阳燕,牛首山前半夜钟。风物旧京饶胜槩,一尊何日更相从。

送赵将军督兵思明

明代 欧必元

阃外遥推上将权,牂牁西下拥楼船。未陈塞上屯田议,先颂交南奏凯篇。

肘后金符悬日月,崖前铜柱锁蛮烟。明江一带东流水,清浊谁应辨汉年。

中秋夜雨同缜之伯乔伯襄宿李仲伟玉桂堂与其从子良父珏仲分赋

明代 欧必元

开尊秋色敞华堂,佳节那能不尽觞。蜡炬销残今夜雨,客怀明发又他乡。

愁霖祇为思曹植,弭盖何须赋谢庄。莫以阴晴论此夕,坐深明月满东墙。

饮黄尊元隐居

明代 欧必元

羊城一别六年曾,尺素难将雁足凭。白发故人今聚首,青山到处喜同登。

沿阶过雨滋兰砌,绕屋经时长蔓藤。莫笑盘中饶苜蓿,尊前还送酒如渑。

入罗浮怀王大都督羽卿

明代 欧必元

为访名山入惠阳,霞蒸回首隔扶桑。将军建武原名岳,居士琅琊本姓王。

夹道赤松犹翠霭,几寻丹灶但苔荒。麒麟阁上功成后,倘勒峰铭亦不妨。

丁酉除夕立春

明代 欧必元

今宵除夕春意动,物色参差殊可怜。竹径草堂聊自适,椒盘生菜为谁传。

诗篇久傍江湖里,贫贱长驱岁月前。心折此时无一寸,懒将怀抱问流年。

二十五蒸

明代 欧必元

睡起看花思不胜,风光无奈最凭陵。风开绿野推裴相,坞种辛夷属右丞。

近水巢空朝散鸟,高斋人静夜悬灯。闭门不管枝头事,春梦閒如有发僧。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