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楚中黄孝廉损之见过夜饮

楚中黄孝廉损之见过夜饮

明代 欧必元

意气相逢更爽然,由来楚客自多贤。匣中龙剑应长合,袖里明珠好并圆。

美酒但谋清夜醉,雄心宁藉故人怜。临邛近见誇车骑,大可成都拥鼻眠。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病中得何叔子龙友书问却寄四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臈近山梅欲放时,看花无地不相思。愁中乍别怜三月,江上何缘寄一枝。

肝胆自销尘客梦,风云应共故人期。开缄欲语情偏剧,对月长吟水部诗。

将进酒效鲍明远十首 其八

明代 欧必元

共结同心带,分为连理枝。忆昔同君倾盖日,誓言贵贱死生随。

今朝得意君先贵,嫌我春容日就颓。还君鸳鸯之绣被,忍令郁结中心悲。

新春初见月同李伯熙赋

明代 欧必元

新春初见月,清影破愁霖。漾水光犹淡,悬枝树半阴。

远山如画黛,竹院对弹琴。忽动鸣春鸟,喈喈求好音。

陈叔慈索题四景图 其一 石门秋月

明代 欧必元

一轮明月大江秋,影入江中水自流。惟见无机江上客,直从鸥鹭汎轻舟。

丁大参右武还豫章录别五首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别离怅恨恨,弃捐勿复陈。丈夫志四勿,胡越犹比邻。

羽书日夕至,王事戒逡巡。胡缨缦束带,兜鍪易朝绅。

铅刀贵一割,宁辞酸与辛。愿言加餐饭,保此封侯身。

山中八景为友人赋 其七 观田耦耕

明代 欧必元

昨检农书卜年,相传父老忻然。欲酿松花春酒,先种南山秫田。

村居杂兴十首 其十

明代 欧必元

十年曾已中书淫,嗜酒偏能称赏心。酒债不妨随处有,更谁酬得买书金。

答内

明代 欧必元

纨扇閒题寄所思,不因儿女问归期。穷来久客愁偏切,梦里还家醒自疑。

即使春光如泡电,不教丝鬓负蛾眉。黄金散尽谁颜色,憔悴唯堪报汝知。

二十六尤

明代 欧必元

极目芳菲片片愁,春光难使片时留。桃花莫不随溪水,桐叶无心出御沟。

洗尽秾华还旧苑,记携奁匣上高楼。请看大道垂杨色,夫婿何年始拜侯。

端州上大中丞督府尚书张公十韵

明代 欧必元

台垣星并法星光,剑履应曾赐上方。剑鼎自推周太尉,著书谁拟杜当阳。

南中奉使元称陆,天上文昌旧姓张。入掌内台严禁地,新开幕府镇蛮荒。

尊倾北海人如玉,宴罢南楼月带霜。错绣地形看百粤,牂牁流水接三湘。

椎牛每出材官飨,排雁皆成阵势翔。共睹鲸鲵劳筑观,不烦浪泊送飞航。

诸生欲上舆人颂,部曲犹歌铙吹章。纪盛尚留彤管在,七星岩畔勒旂常。

陈山人景文归自蜀中将韩宪副叔捷书问至留宿斋中

明代 欧必元

书邮悲万里,今日喜逢君。鸟道犹堪画,猿声不可闻。

缄题疑带雨,宪府若连云。莫问风尘事,谈诗坐夜分。

哭刘道子十绝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风流萟苑顾长康,遗技看君复擅场。笔底惊人今已绝,向来屏障失辉光。

送马博士奉使还朝四首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江南二月柳枝阴,江笛吹来折寸心。江上向君吹一曲,不知何处是知音。

送王卫之还吴

明代 欧必元

东吴高士有羊何,竹径茆檐日日过。家望白门看匹练,池临青雀擅笼鹅。

情深不论交初浅,会短其如别更多。强欲从君无舴艋,一尊江上唱骊歌。

族兄伯鳞

明代 欧必元

知居经术早堪酬,岂为才名晚见收。生事怪来江上水,无朝无暮只东流。

送卢元明入试春官

明代 欧必元

十年莲社共飘蓬,一奏凌云便国工。珠自出疆无大小,剑因同匣辨雌雄。

尊中别路尉陀馆,雪里谈天碣石宫。闻道帝庭誇羽猎,汉家新赋有河东。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五

明代 欧必元

刘家兄弟雅临池,况及朱郎并驾时。片字直将南海贵,何人能复道羲之。

宫怨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银汉清秋夜正长,天街寒色白如霜。妾身愿托长门月,夜夜应随玉辇光。

答王百谷见讯十韵

明代 欧必元

家住罗浮下,梅开万树春。扬州官是阁,水部句还珍。

自失歌燕市,唯知问海滨。微名尘外世,现迹幻中身。

交儗生前定,情缘死后真。斯人不可作,吾道岂沉沦。

碑有中郎想,文非到溉嗔。三年坟草宿,七字锦囊新。

高谊应酬剑,卑栖厌负薪。竹林风度在,莫笑阮家贫。

再别冯贞倩章倩兄弟

明代 欧必元

纷纷年少论交情,谁似君家两弟兄。心事乍同今夜月,别离难得向人明。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