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子贤借韵书怀

和子贤借韵书怀

宋代 欧阳澈

白雪歌诗数百篇,赓酬乐有父兄贤。要晞靖节栽门柳,须俟参寥梦石泉。

咳唾幸存三寸舌,文章可愧一囊钱。会须重咏高轩过,呕出蕲攀李贺肩。

诗人欧阳澈的古诗

傅岩小酌于草堂因继前韵纪赠岩叟 其一

宋代 欧阳澈

遁戢云岩古景幽,烟霞常伴赤松游。陶陶经醉穷千古,落落谈玄贯九流。

眷爱猥蒙迎倒屣,追寻常欲棹扁舟。丝桐古调无人识,每辱知音为点头。

寄游良臣五绝 其一

宋代 欧阳澈

萤窗顾我绝韦编,砥节思齐叔度贤。谁念广文穷到骨,倾囊时与杖头钱。

寄陈国镇五绝 其四

宋代 欧阳澈

鳌头帘捲溪山秀,麈尾风生议论清。解榻何时同一笑,密云旋煮破馀酲。

和答国镇五绝 其三

宋代 欧阳澈

十围便腹卧边先,笑傲羲皇仿昔贤。诏下好须同奋跃,槐花香里走连钱。

拉友人游普安追和前韵

宋代 欧阳澈

炙手权门似可羞,联翩宜作赤松游。花逢消恨本无恨,草对忘忧自不忧。

拂榻禅窗蠲俗虑,挥犀虚室论嘉猷。支郎况颇能诗话,涤濯吟魂为少留。

和世弼鸡冠花

宋代 欧阳澈

芳名从古号鸡冠,赭艳天然恰一般。不语宋窗何足赏,难通西谷漫劳看。

倚风纵有如丹顶,遇敌应无似锦翰。空费栽培污庭砌,到头不若植芝兰。

世弼读白乐天放言诗仿其体依前韵作数首见寄因和答之亦仿乐天之体 ...

宋代 欧阳澈

如簧巧语何须听,似海侯门岂足游。太华崇高无弃土,沧浪合并纳纤流。

未要季子荣亲印,已买陶朱佚老舟。藏器待时须大用,耻争蜗角与蝇头。

春意五绝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高情忽逐晓云空,喜见枝头一点红。秖恐好花俱有主,拟为词客伴春风。

寄良臣

宋代 欧阳澈

耐久交情古所难,松筠高节实能攀。弗思小怨心怀恚,惟嗜狂吟笑解颜。

谗口任教华似锦,忠言到底臭如兰。翻惭不识奇男子,窥管徒知见一斑。

饮中示子贤诸友七绝颇愧狂斐 其七

宋代 欧阳澈

不作群儿浪谤伤,致身蕲处谏台霜。功成野服便萧散,会见裴公绿野堂。

归自临川途中感物遇事得八绝句寄秀美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欲破閒愁殢举觞,醉中行色转凄凉。眼封无物堪消遣,望尽江城断尽肠。

过巴川

宋代 欧阳澈

凭高因赋遏云篇,曳屣狂歌放昔贤。未遂相如荣驷马,且寻师正傲清泉。

悲吟玉未经三献,羞涩囊空乏一钱。典却春衣常独酌,从教邸主笑鸢肩。

良臣会饮于仙庄话次颇闻俗子讥诃次前韵自解兼呈国镇

宋代 欧阳澈

鸱夷载酒神仙宅,面作缬纹拚卷白。饮馀指掌话平生,冷笑濡需同豕虱。

昆山片玉本无瑕,洗垢瘢痕任人索。此中空洞贮天真,何止容卿数百人。

但见娄公容唾面,未应子路不知津。会逢博物为鉴拔,太阿拂拭宁因循。

男儿强项不易屈,剪剪羞他拜望尘。席门车辙多长者,虽不事事非长贫。

意详文赡诸儒慕,纷纷谁复师班固。膏唇泽舌猎英华,立涸宛如沟浍雨。

缨冠门下谩峨峨,鲁国真儒自不多。何时解榻挥金椀,陶然烂醉奚落河。

清狂浪语文字饮,不须罗袜衬凌波。芙蓉仙人酒量阔,况有诗客相吟哦。

迎宾扫雪尚如何,乘兴扁舟须一过。

寄题章泽民快轩二首 其一

宋代 欧阳澈

寓意标名气象雄,快哉岂为一襟风。端期骥子穷经敏,早向蟾庭射策通。

奔逸伫当跻捷径,栖迟暂此寄尘踪。过门大嚼徒虚语,未若芝兰志不同。

秋日山居八事 其八 夜饮

宋代 欧阳澈

景铺万籁绝纷华,独泛瑶觞衬脸霞。饮罢仰天歌白雪,醉来启匣拂青蛇。

伴邀佳客推明月,乐奏清声有乱蛙。欲学广文事高节,恨无细雨落檐花。

喜雨八绝寄显道作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涤破骄阳变早秋,烟光清照北山幽。五湖遥想增潇洒,谁棹扁舟继蠡游。

喜雨八绝寄显道作 其五

宋代 欧阳澈

画坼田龟久望云,霈然膏泽幸盈津。南邻来庆年丰稔,旋酌香醪共湿唇。

重九前一日对菊戏书

宋代 欧阳澈

菊吐金英已满篱,持杯指准赏芳菲。有巾可漉还无酿,载酒何人是白衣。

游春八咏 其三 娇莺唤友

宋代 欧阳澈

轻烟漠漠笼芳树,上有黄鹂调巧语。上明唤友度柔情,似对东风欲掀舞。

嗟哉彼鸟非英灵,犹能求友鸣嘤嘤。光初隙末轻薄子,洗耳何妨听此声。

寄游良臣五绝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阘茸闾阎数米炊,耳根舆议噪蛙卑。那知别得琴中趣,五斗犹惭为折枝。

欧阳澈

欧阳澈

  欧阳澈,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字德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 1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