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饮中示子贤诸友七绝颇愧狂斐 其七

饮中示子贤诸友七绝颇愧狂斐 其七

宋代 欧阳澈

不作群儿浪谤伤,致身蕲处谏台霜。功成野服便萧散,会见裴公绿野堂。

诗人欧阳澈的古诗

德秀和朝宗绝句意似有不平者依韵作三绝以代其解嘲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藏器韬光以待时,扁舟且此钓磻溪。拿云指日掀头角,惊破扶风狎侮儿。

寄游良臣五绝 其三

宋代 欧阳澈

壮浪年来笔有神,诗如开府顿清新。暗中慎莫投珠璧,道路无非按剑人。

和元诗末篇之意二绝寄友人 其一

宋代 欧阳澈

功名未许书麟阁,吟醉何妨晦竹溪。舌在自知非久困,且将诗礼教龟儿。

秋日山居八事 其四 种松

宋代 欧阳澈

因传种法自东坡,潜喜春来活者多。潜遣牛羊残物性,更资雨露养天和。

虬枝终拟栖仙鹤,云叶行看施女萝。纵与蒿莱暂同植,大夫封宠竟输他。

朝宗见和复次韵谢之

宋代 欧阳澈

拾得佳篇李贺门,鸾笺重录教诸孙。清于月夕潇湘水,淡似清秋太华云。

发药例虽沾剩馥,钩深应寡与玄文。何时红树寻诗社,琢句令倾潋滟樽。

题良臣登云阁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丹楹崛起拂云端,平步危梯入广寒。脱屣伫当腾鹤驭,飞凫终拟附鹏抟。

半天风雨凭栏咏,万里江山指掌看。十二楼台多胜概,惭无诗思剪裁难。

显道庭中有白鸡冠花烂熳作云容状赋庭中瑞气诗以寄余次韵 其一

宋代 欧阳澈

云涌中庭剪异葩,纷纷郁郁叠轻纱。纷光虽屡经群目,荐瑞由来庆一家。

雨洗晶荧飘玉叶,烟滋淡伫簇琼花。多应绰约东邻女,来伴仙翁咀绛霞。

世弼读白乐天放言诗仿其体依前韵作数首见寄因和答之亦仿乐天之体 ...

宋代 欧阳澈

驷马华轩终得志,箪瓢捽茹且潜身。隋珠莫弹排空雀,和璧休投按剑人。

画史解衣须遇鉴,齐门鼓瑟信难亲。索瘢洗垢从教谤,澡雪襟怀与道邻。

归自临川途中感物遇事得八绝句寄秀美 其六

宋代 欧阳澈

挑尽寒灯夜欲分,襟怀岑寂向谁论。香残读彻閒攲枕,髣髴音容入梦魂。

和答国镇五绝 其五

宋代 欧阳澈

吟须轻撚对斜阳,叶扫平林夜著霜。忽领诗词云锦段,夜光明月耀黉堂。

有寄二绝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懵腾醉眼漾娇波,心印潜通一捻多。密寄断肠双丽曲,遏云须倩雪儿歌。

喜雨八绝寄显道作 其三

宋代 欧阳澈

浮云谁谓出无心,甘雨祁祁润泽深。潭底老龙徒久卧,亢阳何事不为霖。

和子贤途中九绝 其四

宋代 欧阳澈

旗亭贳酒醉淋浪,赢得林间一味凉。倒著接䍦还信马,只忧蹊径似羊肠。

和子贤途中九绝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暂停双桨傍蘋洲,矶上渔翁雪满头。钓破烟波深得趣,生来不识世间愁。

显道世弼过弊庐小酌醉中显道以诗见教和谢

宋代 欧阳澈

鸠杖先生过草莱,竹林结客笑衔杯。盘堆冷炙非珍馔,樽贮香醪旋泼醅。

玉屑挥犀谈绮吐,缬纹入面醉颜开。自惭阘茸亲馀论,健笔时观吐凤才。

重九日醉中与世弼游华严寺

宋代 欧阳澈

拨云来谒野僧家,刮眼秋光望里赊。槛菊凋零金蕊碎,庭花袅娜玉冠斜。

遣怀诗笔摛春锦,破闷茶瓯捧雪花。却笑远公延靖节,何须把盏醉流霞。

良臣会饮于仙庄话次颇闻俗子讥诃次前韵自解兼呈国镇

宋代 欧阳澈

鸱夷载酒神仙宅,面作缬纹拚卷白。饮馀指掌话平生,冷笑濡需同豕虱。

昆山片玉本无瑕,洗垢瘢痕任人索。此中空洞贮天真,何止容卿数百人。

但见娄公容唾面,未应子路不知津。会逢博物为鉴拔,太阿拂拭宁因循。

男儿强项不易屈,剪剪羞他拜望尘。席门车辙多长者,虽不事事非长贫。

意详文赡诸儒慕,纷纷谁复师班固。膏唇泽舌猎英华,立涸宛如沟浍雨。

缨冠门下谩峨峨,鲁国真儒自不多。何时解榻挥金椀,陶然烂醉奚落河。

清狂浪语文字饮,不须罗袜衬凌波。芙蓉仙人酒量阔,况有诗客相吟哦。

迎宾扫雪尚如何,乘兴扁舟须一过。

夜读元容良臣登云阁上旧轴因走笔作诗以寄二公

宋代 欧阳澈

登云阁上二诗仙,不共凭栏仅一年。耳冷高谈增企仰,目惊健笔忆攀缘。

挼蓝环翠应依旧,转毂流光已屡迁。秖忆醉吟风月处,数竿修竹带轻烟。

寄游良臣五绝 其四

宋代 欧阳澈

登云胜概脱风埃,顿费诗仙赋咏才。忆得年时共轰饮,罗衣曾暗裛香煤。

子贤同游岐原

宋代 欧阳澈

投閒结客叩禅扃,拾得林间一种清。拾杖细听黄鸟语,捲帘遥指碧云生。

清风麈尾驱尘态,春露瓯心破宿酲。便拟躬耕傅岩下,翻惭没世未留名。

欧阳澈

欧阳澈

  欧阳澈,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字德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 1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