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除夕过黎惟敬宅守岁

除夕过黎惟敬宅守岁

明代 潘光统

风尘冉冉岁华徂,傲吏归心寄五湖。旧社曾同开竹径,异乡犹得共屠苏。

杜陵三礼年迟暮,燕市千金事有无。洛涘已知成拙宦,李膺元自忆莼鲈。

诗人潘光统的古诗

羊城吊古

明代 潘光统

南国川原几变更,三杯长啸不胜情。三蒿半掩刘王坞,山水犹盘陆贾城。

海寺晚风传梵呗,石门斜日送江声。登临不用嗟殊代,翡翠明珠属汉京。

人日侍家慈过南园

明代 潘光统

家园欢赏处,卉木正欣然。节序逢人日,生全荷母天。

赁舂非庑下,戏綵且堂前。岂薄毛生檄,儿孙解种田。

海珠寺别欧桢伯 其一

明代 潘光统

龙宫开海上,独客晚经过。老衲寒初破,灵花雨后多。

心空无色相,院静有檀那。玄度期将至,临风听棹歌。

七夕陈忠甫见过夜话 其二

明代 潘光统

物候催残暑,飘零得旧游。双星河汉夕,一叶蓟门秋。

缮性依禅室,归心忆钓舟。绮纨非所好,宁敢傲王侯。

署中对月忆家慈

明代 潘光统

山月扬清光,照我芙蓉裳。娟娟如故芙,游子滞他乡。

他乡见月心独苦,正是家人望游子。衡岳峰头断雁群,扶胥浦口沉双鲤。

庭前老母白发稀,日日倚门望子归。燕京九月严霜候,应念羁人未授衣。

小金山送别启猷弟会试

明代 潘光统

熬峰重访长公祠,离思深凭酒一卮。台上千金招骏足,云边五色映龙池。

梅关传舍闻鸡早,彭蠡秋风过雁迟。别后草堂应入梦,音书何日慰吾思。

梅花赋别赠黎惟仁之京

明代 潘光统

离亭歌罢促征鞍,白首交情作别难。词赋人推题柱客,江湖天远钓鱼竿。

尊中竹叶三冬暮,岭外梅花一骑寒。却笑清时招骏晚,高台今始筑长安。

暮春同邓君肃陈垣卿黄幼章陈士鹄梁仲登集黎惟仁山楼

明代 潘光统

晴窗閒共蹑丹梯,一览诸峰万木低。孤磬响闻天井外,残莺声送夕阳西。

泉分石涧聊堪煮,酒有邻家不用携。十载青藜曾共对,故人今已直金闺。

次和黄宫詹泰泉先生喜家伯父罗江公以尚书郎乞休南归

明代 潘光统

洲边新筑钓鱼台,菡萏蒹葭两岸回。一自松楸承雨露,即从廷陛乞归来。

竹林清咏怜余后,菊径芳樽待客开。自昔江湖多恋阙,好从北极望蓬莱。

夜过海珠寺

明代 潘光统

雪残江上水如天,重过空门一系船。重隐欲寻中阁去,閒身先借上方眠。

裁诗夜乞翻经火,煮茗寒分供佛泉。满眼风尘欺短鬓,无如初地学参禅。

除夕过黎惟敬宅守岁

明代 潘光统

风尘冉冉岁华徂,傲吏归心寄五湖。旧社曾同开竹径,异乡犹得共屠苏。

杜陵三礼年迟暮,燕市千金事有无。洛涘已知成拙宦,李膺元自忆莼鲈。

七夕陈忠甫见过夜话 其一

明代 潘光统

天涯惊巧夕,乡国兴情增。旅食同僧饭,翻经借佛灯。

高梧初索莫,西岭转崚嶒。羞涩囊空尽,何堪在五陵。

同杨祠部懋功游摩诃庵

明代 潘光统

红尘十万入招提,花木阴阴可杖藜。三径风烟人世外,五陵秋色帝城西。

青山欲共深公买,翠竹多逢阮籍迷。一卧云房心便息,更从何处觅丹梯。

重阳前一日过欧崙山馆中谈西樵之胜分韵得风字

明代 潘光统

华馆淹留歌伐木,孤城砧杵度新鸿。客谈半夜当筵月,谁共明朝落帽风。

云谷秋深泉更白,天湖霜冷叶初红。烟霞十里期难赴,雅约何年得再同。

卢允传同过舍弟肇恩野人庐

明代 潘光统

烽烟何处散幽忡,共向幽居访桂丛。繁影阶移青竹日,微凉池泛绿荷风。

閒看世事浮云外,老寄诗名浊酒中。试问当筵词赋客,清才谁复似卢鸿。

初夏同黄益作从叔干周舍弟肇恩儿豫集梁仲登别馆得稠字

明代 潘光统

愁病思朋好,言从河朔游。闭门烟水阔,远树暮云稠。

岸帻初逢夏,披襟恍似秋。著书穷亦得,岂为赁舂留。

和黎职方冬至日别梁舍人还朝

明代 潘光统

岁晏离心苦,含情对绮筵。尊开南至日,帆送北征船。

鸿雁江天杳,梅花驿路妍。分襟从此去,心折五云边。

游蒲涧因过鹤舒台

明代 潘光统

丹灶烟销掩绿苔,求仙何处访蓬莱。阜乡亭下空遗舄,蒲涧泉边尚有台。

鹤驭已随龙驷去,青山还倚白云开。衰颜最忆神楼散,一匕谁分入酒杯。

冬日同欧桢伯过诃林访邓毓元梁彦国

明代 潘光统

严霜昨夜掩苍苔,竹院萧然一径开。竹律欲寻支遁去,谈禅真为戴颙来。

花宫日落催寒磬,莲社人归问酒杯。吟眺已忘山路远,兴随烟月放歌回。

饯叔宝约游罗浮答诗促之

明代 潘光统

萧条无地散离忧,何处风烟是虎丘。何道莫酬青玉案,尺书犹到白蘋洲。

云停岭树频翘首,月满江城各倚楼。闻说南来求大药,山灵先已候罗浮。

潘光统

潘光统

潘光统,字少承,号滋兰。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贡生,入太学。授光禄寺署丞,迁京府通判。著有《滋兰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二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2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