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庞尚鹏
十载烟波几往还,相逢尊酒驻江关。登楼共醉湖中景,弹剑长看镜里颜。
百炼精忠回赤日,万山霖雨起东山。扁舟独夜频相忆,西望匡庐指顾间。
次韵雨中遣闷兼七夕过从和双台星野二兄
秋早雷声撼远村,东风排屋雨翻盘。三更洗出南楼月,七夕吹开北海尊。
锄径莫教延俗客,操觚谁为赋高轩。床头新酒今初熟,况有东园旧菜根。
春日村居
谁家横笛倚楼吹,门巷春深草木知。世态浮云多感慨,村翁杯酒共襟期。
心閒肯厌谋生拙,性懒从教见事迟。为喜浔阳在邻曲,日闻莲社赋新诗。
钟心瞿道长欲枉顾作此招之
瞬息年光似水流,蓬莱山下几春秋。仰天大笑云垂地,击筑高歌月满楼。
偃蹇喜逢金马客,逍遥谁识醉乡侯。扁舟不负东游兴,载酒同过谢朓洲。
过大同村庄感述
田园桑柘已萧然,土屋朝炊几断烟。风捲火云天欲雨,马嘶铃阁日如年。
危途敢道应回驭,尸位须知早避贤。安得虎溪同一笑,独留衣钵向人传。
予适诵诗一鸟久立花间不去
青鸟来幽径,逢人听说诗。似怜秋色好,犹恨赏心迟。
凝立浑何待,飞鸣欲语谁。若能删颣句,一字亦吾师。
寿南泉兄八十
八十仙翁久鍊形,独留双眼向人青。吕公今始逢西伯,梁父犹能对大廷。
临水看花忘策杖,呼孙移榻听传经。大平击壤年年醉,笑指天南问酒星。
登六合楼
入望岚光向晚收,仙槎河汉路悠悠。长招海上青山醉,肯厌人间白日留。
万里风云随去住,一身天地共沉浮。雪中搜遍江南景,先遣梅花寄陇头。
入山海关
辽阳新草未抽芽,关上红梅满树花。塞外风烟原自别,从来春早是京华。
闻宫车晏驾怆然书感
惊传遗诏下江村,忍向邮亭问改元。紫禁何年回御辇,孤臣无地报深恩。
遗弓怅望龙髯远,负扆争看帝座尊。相国古来重伊傅,先朝耆旧几人存。
赠医师
悬壶长揖玉堂仙,细饮尝甘橘井泉。神农往矣不可问,华佗妙处谁能传。
采药玄岩降虎豹,烹丹石鼎生云烟。共论医国回天手,调燮须从未病年。
燕集平远台用韵酬和大谏议萧公
崚嶒台殿倚高山,远郭长从磴道攀。紫气氤氲红日里,绿阴浮动彩云间。
天回海上横金剑,风转螭头拂佩环。万里壮游频作客,石亭留月醉朱颜。
用韵赠乡中诸馆宾
十年灯火卧松庐,肯羡题桥驷马车。掌上风云三尺剑,胸中星斗万言书。
江亭晚酌曾同醉,帝苑春游未可虚。早入承明须献赋,汉廷争见马相如。
次韵答朱镇山尚书
长淮曾共听飞涛,此日征途赠佩刀。给饷未论萧相国,临边空忆霍嫖姚。
榆关风急龙沙远,北斗霜横塞雁高。天上尺书频遣问,敢辞行役叹贤劳。
猫卧花下石山
横天剑气夜光闾,晚入重楼护赐书。赢得花阴閒白昼,敢论终岁食无鱼。
杂言五首 其一
翻云还覆雨,天道几晴阴。义薄黄金重,人情似海深。
邻翁问治生口占一绝
长啸须寻阮步兵,醉来高枕一身轻。如何范蠡扁舟去,千载犹传货殖名。
延安清凉寺次壁间韵时闻西警
青山云尽月初明,徙倚空悬丘壑情。览镜亦知怜短鬓,参禅何必问长生。
耽閒堪笑浮名累,稳步须从实地行。塞上羽书频入梦,何年重筑受降城。
访黄山人二绝 其一
绿树丛阴草屋春,满庭鸡犬若无人。入门却恨逢君晚,一笑惊看折角巾。
南园会棋用韵
咫尺朱陈共一村,弹棋留客正开尊。弹秋新筑陶公径,结客同游习氏园。
当局迷途曾自笑,通天神算已忘言。纷纷国手知谁是,静对閒花卧竹轩。
和罗古墩怀寄
立马当年问故山,曾看飞雪满蓝关。曾家更觉青春好,看剑宁忘白日閒。
岩壑有天堪倚望,风云无地可追攀。年来坚向丛林卧,目断江亭倦鸟曾。
庞尚鹏
(?—约1582)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211篇诗文
度梅关用韵
次韵答欧崙山
独坐和卢方伯
赠筠台戴太守还闽
小构落成次韵酬和周云谷
次韵答凌海楼同年
忆亡弟次韵
度岭谒张文献次韵
李广射石
和邹明府登何太仆定性楼
寄何州牧
秋天
和王总戎假寓西庄
有所慕四首 其三
长途书感
寄赠佘侍御家居八韵
周莓厓中丞邀游滕王阁别后用韵奉寄
陈右崧大守将赴京过予晚酌
赠大谏议乾养萧公使琉球
次西庄临池玩月韵答孔临干
拙
自检二首 其二
巡边苦雨答王鉴川总制
题天伦乐事图中画紫荆芝兰钓渭水皆异景也其兄弟一门雍睦各取号于 ...
答临干云谷二首 其一
夏日园中
登黄鹤楼和同年张侍郎
夏日山房次韵和陈洛南尚书
次樊北莱督学感秋韵寄怀
土木驿
雄州简谭次川大参
写怀二首 其二
曾元山台长谪居光孝寺与予别业为邻赋诗寄赠就韵答之
宁夏秋日纪怀
人日会酌书怀
和友人怀溪园
春日泛海值风雨
次韵酬苏眉山寄赠
次韵答伦警轩廷评
赠武将军枉驾敝庐和卢方伯
过戛羹侯墓
东门别业为陈二山太守题
泰和别陈养兰先生
弼唐兄寒月远游用韵怀寄
林中丞念堂与予夙有心期卒于姑苏挽之
苏武城
送别还城次韵
杂言五首 其二
夏景园庐
赠何中丞赴召
残年写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