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庞尚鹏
儿童遮道问来程,笑插江花拥袂迎。门扫藤萝如有约,地连桑梓岂无情。
梨尊细倒邻翁醉,箬笠高悬世虑轻。月白沙村归路晚,杖藜人在画中行。
巡边苦雨答王鉴川总制
百折飞泉石涧滨,路迷何处是通津。几看霖雨随车辙,似泻天河洗虏尘。
万里边关戎马暗,十年湖海羽书频。九重寤寐思良将,谁是君王梦里人。
默坐 其二
芸阁藏诗谱,忘言对项斯。竹阴环短榻,况复月明时。
赠于化弟游朗宁
舟泛苍梧月上时,万分秋色满林霏。云开驿路青山好,天远关河白雁飞。
铜柱风烟长入望,杖藜灯火自相依。伏波祠下清江浅,莫载当年薏苡归。
赠何广文之任乐昌
草绿邮亭露正稀,弹冠重拂旧儒衣。地连衡岳春风早,花发韶阳彩燕飞。
北郭云霞开绛帐,东园松菊觐朝晖。即看海上文星耀,五色中天贯紫微。
华表柱
化鹤重来见此身,当年华表已成尘。神仙本是人间梦,何处桃源可问津。
次韵谭山人登城楼寄怀
浮云散尽见孤峰,飒飒城头起暮风。羡尔登楼瞻渤海,与谁骑鹤跨崆峒。
秋深古戍边声急,春早银河斗柄东。信宿江村谈往事,十年踪迹叹飞鸿。
简谭见日昔年以布衣远游曾上书阙下时论伟之
飘飘文藻擅名流,倚剑胸藏五岳秋。万里江涛青雀舫,九衢风雪黑貂裘。
临池洗砚奎光动,草奏惊人国史收。更欲钓鳌称巨客,直从天上试金钩。
寿南泉兄八十
八十仙翁久鍊形,独留双眼向人青。吕公今始逢西伯,梁父犹能对大廷。
临水看花忘策杖,呼孙移榻听传经。大平击壤年年醉,笑指天南问酒星。
闻有司议赈
一饱从来不愿馀,幸分官廪到穷闾。长鲸便欲吞溟渤,升斗犹能活涸鱼。
小楼中望所期客
旧有文园约,俄惊白露秋。扫门开竹径,闻雁倚江楼。
天地年华改,林塘树色幽。晚风潮欲长,新月待移舟。
秋日得塞上督府书
惊喜边书到,祁连朔气清。共论张仲蔚,何似李西平。
岁月东山远,风尘白发生。谁家吹铁笛,偏动玉关情。
次韵酬和关紫云过访草堂
平生文藻擅江东,犹向青山访谢公。彩笔凌云誇作赋,石亭移榻笑书空。
竹梧池馆寒烟碧,风日桑榆照照红。怅望西京谈往事,数声羌笛月明中。
读邸报书事二首 其一
曾讶丹山多白鹿,俄闻双兔出维扬。大江南北干戈地,灵瑞年年入报章。
闻曹谏议抗疏改官次韵书感话
颓流谁更问回澜,涉世空劳作说难。短褐有怀怜杞国,尺书无路达长安。
谏垣敢避雷霆近,帝德原同天地宽。明烛卷帘看疏草,忽惊炎海夜生寒。
度梅关用韵
立马长亭早度关,重重磴道几跻攀。昼游风偃岩前草,晚眺云开雨后山。
望阙独疑凫舄远,题桥应愧驷车还。珠玑巷口无人问,惟有长松识旧颜。
写怀二首 其二
乾坤浩荡本无言,信宿春风已到门。地远最宜山色近,林幽偏爱鸟声喧。
游仙自古人何在,借剑当年舌尚存。白日闭门閒未得,直愁车马破苔痕。
村居和卢方伯
与君同住百家村,长采新蔬荐野盘。夜雨江楼频下榻,石亭秋圃更移尊。
逃禅早结栖云侣,问字常开读易轩。海内旧游零落尽,倚天弹剑向谁论。
与苏近斋年兄对榻话旧二首 其二
月上东亭水接天,春风吹送钓鱼船。长公曾是西湖主,愿借苏堤柳下眠。
独坐和卢方伯
世局纷纷变,斋居总不知。青春忙里过,白日静中移。
鸿鹄翔千仞,鹪鹩恋一枝。此心忘去住,面壁得吾师。
喜郝少泉道长行部至清苑
燕邸谈经共结邻,校书时拂案头尘。传呼夜入金台驿,雪里争看万井春。
庞尚鹏
(?—约1582)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211篇诗文
和王总戎假寓西庄
次韵答张印江同年
过大同村庄感述
老妇
珠江夜泛
雄州简谭次川大参
詹道长抗疏还闽作此讯之詹令予邑有声
赠医师
寄怀海村家兄次韵谭别驾
宁夏秋日纪怀
春初雨中寄隔溪孔二和卢方伯
寄谭见日
大宗伯林公谈乡园时政作诗以羊开府为言用韵酬和
绝句和杜 其二
谭永明中秋枉顾谈时事因及高堂白发感而赋此
次韵雨中遣闷兼七夕过从和双台星野二兄
次韵闻西北边警 其一
燕集平远台用韵酬和大谏议萧公
李广射石
和谭别驾用杜律秋兴韵四首寄怀刘跃衢年兄
夏景园庐
题天伦乐事图中画紫荆芝兰钓渭水皆异景也其兄弟一门雍睦各取号于 ...
登王屋山时朝廷遣官特祀 其二
次韵闻西北边警 其二
登六合楼
姜女石
残年写怀
周云谷枉顾别后寄怀次韵
拙
溪亭新筑石径漫题
葺先人别业
村居杂言 其二
次韵答欧崙山
与二客晓起登楼
钟心瞿道长欲枉顾作此招之
立春十二韵
卢方伯移舟过小亭
吴户曹传枢贵言讶余不通京师书
村居杂言 其一
用韵酬同年云明府同窗吴秀才
李陵台明妃冢
长途书感
寿邵端台
喜友人过访
村居杂咏和卢方伯 其二
白沙先生像
癸酉中秋忆前辛酉兹夕锁院校文
春日泛海值风雨
中秋良会客有不待月而别者
杂言五首 其一
秋天
冼秋官日录
诗柬不书名
偶有异闻作此发浩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