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曹谏议抗疏改官次韵书感话

闻曹谏议抗疏改官次韵书感话

明代 庞尚鹏

颓流谁更问回澜,涉世空劳作说难。短褐有怀怜杞国,尺书无路达长安。

谏垣敢避雷霆近,帝德原同天地宽。明烛卷帘看疏草,忽惊炎海夜生寒。

诗人庞尚鹏的古诗

寿南泉兄八十

明代 庞尚鹏

八十仙翁久鍊形,独留双眼向人青。吕公今始逢西伯,梁父犹能对大廷。

临水看花忘策杖,呼孙移榻听传经。大平击壤年年醉,笑指天南问酒星。

周莓厓中丞邀游滕王阁别后用韵奉寄

明代 庞尚鹏

十载烟波几往还,相逢尊酒驻江关。登楼共醉湖中景,弹剑长看镜里颜。

百炼精忠回赤日,万山霖雨起东山。扁舟独夜频相忆,西望匡庐指顾间。

延安清凉寺次壁间韵时闻西警

明代 庞尚鹏

青山云尽月初明,徙倚空悬丘壑情。览镜亦知怜短鬓,参禅何必问长生。

耽閒堪笑浮名累,稳步须从实地行。塞上羽书频入梦,何年重筑受降城。

宁夏秋日纪怀

明代 庞尚鹏

浮云多聚散,孤雁独回翔。旅梦关河远,离怀岁月长。

魂销芳草渡,泪洒碧兰房。寄语重临日,姑苏上画航。

陈学樵丈荣寿冠带

明代 庞尚鹏

白首诗书草莽臣,伏生应笑是前身。仙家岂羡朱门贵,海屋今看紫绶新。

梦里云山长是客,醉来花径易逢春。他年玉树天香发,重拜鸾书下紫宸。

次韵答伦警轩廷评

明代 庞尚鹏

九衢风起散朝烟,玉漏沉沉霜满天。按辔独惭桓典马,听鸡犹问祖生鞭。

春明粤海沧波阔,草绿吴山赤日悬。长忆西台官舍近,棘垣风采独称贤。

林中丞念堂与予夙有心期卒于姑苏挽之

明代 庞尚鹏

十载相期赋远游,一朝离恨付江流。埋轮南国心犹壮,建节东吴志未酬。

义薄皇天须自信,名高青史复何求。冲星夜拂龙泉剑,应有寒光射斗牛。

詹道长抗疏还闽作此讯之詹令予邑有声

明代 庞尚鹏

几向棠阴佛皂囊,俄闻鸣凤作朝阳。俄驹早发都门路,白笔长留谏苑光。

云去有天皆日月,时来何地不梯航。君恩已许生还日,且筑山前醉白堂。

村居杂咏和卢方伯 其二

明代 庞尚鹏

纷纷时事改,世路欲何之。雨雪青山暗,风霆白日移。

却怜投笔早,应恨挂冠迟。载酒空亭晚,玄谈得我师。

和友人怀溪园

明代 庞尚鹏

把酒长亭月上时,满湖秋景画中诗。天边云静星河远,海曲鸡鸣鼓角悲。

短径黄花牵别恨,东山瑶草寄幽思。何缘共泛溪头棹,绿树阴中向晚移。

雄州简谭次川大参

明代 庞尚鹏

宦园蝉蜕正芳年,曲巷方斋祇自怜。白日静移编竹坞,秋风长送钓鱼船。

山间鹤梦随春梦,海上狼烟拂曙烟。自分华阳高士笑,披星驰马枕戈眠。

山居避俗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尚鹏

避秦休问入桃源,避世何须金马门。欲访草堂何处是,石桥流水百花村。

东门别业为陈二山太守题

明代 庞尚鹏

倚郭芳阴石径斜,鸟声人语带烟霞。东门远地春光早,多种秦侯五色瓜。

简谭见日昔年以布衣远游曾上书阙下时论伟之

明代 庞尚鹏

飘飘文藻擅名流,倚剑胸藏五岳秋。万里江涛青雀舫,九衢风雪黑貂裘。

临池洗砚奎光动,草奏惊人国史收。更欲钓鳌称巨客,直从天上试金钩。

对新月怀卢方伯往金山登高

明代 庞尚鹏

扁舟何处访松楸,日落长江急暝流。林壑风高天似水,星河霜冷月如钩。

山间篱落黄花坞,海上芙蓉白雁秋。试问青莲李居士,几时还向竹溪游。

癸酉中秋忆前辛酉兹夕锁院校文

明代 庞尚鹏

鸣鹄凌风欲上天,夜凉星斗望中悬。若教法眼空尘世,休向词垣数岁年。

紫陌豪华俱梦幻,故人南北各风烟。屠龙绝技终何补,谁逐虚名乞世怜。

迓陈洛南尚书致仕

明代 庞尚鹏

海上青山识贵臣,御炉香染赐衣新。黄扉共忆还家日,黑发应怜报主身。

南北频年劳梦寐,渔樵何计静风尘。洛阳司马归来早,不是名园独乐人。

读庞德公传

明代 庞尚鹏

结庐岩曲谢招寻,几树松萝满地阴。无路执戈排乱贼,与谁披褐卧芳林。

人间空忆安危语,陇上宁知去住心。千载鹿门山下路,武侯相见亦沾襟。

登六合楼

明代 庞尚鹏

入望岚光向晚收,仙槎河汉路悠悠。长招海上青山醉,肯厌人间白日留。

万里风云随去住,一身天地共沉浮。雪中搜遍江南景,先遣梅花寄陇头。

葺先人别业

明代 庞尚鹏

卜筑人何在,含情祇自伤。旧存投辖井,新葺读书堂。

断岸锄荒径,横塘架短墙。尊生留此地,休更觅仙方。

庞尚鹏

庞尚鹏

(?—约1582)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21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