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右与杨时哲 其二

右与杨时哲 其二

明代 庞嵩

水浚滇河导百川,柳阴凝绿试楼船。金刚山外云津畔,为看记文片石悬。

诗人庞嵩的古诗

答问学

明代 庞嵩

大化旋元根,无声亦无臭。时行自物生,处处春光漏。

人心曷睹闻,岂以形迹觏。一实殊万分,瀰漫遍宇宙。

云无亦无无,云有宁有有。虚实动静间,寂感相参透。

来也以此生,归也以此复。但保勿自亏,岂能强增凑。

月窟通天根,时复倏时姤。盈虚本无常,此理原不朽。

云胡一偏者,强向玄关叩。触处固跃如,冥心更何究。

婴儿吾自存,坎离每相遘。若自煮空铛,于何问火候。

老子固犹龙,学之恐差谬。孔圣真时中,天地等高厚。

谒朱张二先生祠院

明代 庞嵩

山深路且长,吾兹扣贤扃。二贤不可扣,三匝绕前庭。

此地方而广,人杰地滋灵。方从直内出,广乃阖中生。

惟神无方体,荡荡应难名。二贤夙昔讲,渺渺云何徵。

神交已夙昔,千里还合并。岂在言语间,意气相薰蒸。

时来二三子,深造同此行。心期旷百代,真感讵骸形。

闻大成乐

明代 庞嵩

大音久不作,干羽云潜凋。慨无札观鲁,喜有齐闻韶。

获麟遽穷泣,仪凤安可招。聊为语师挚,于焉托颜瓢。

苟得行武城,莞尔良逍遥。岂图千载下,俎豆崇累朝。

礼明乐具举,情备文亦昭。合止谐祝圉,升歌间笙箫。

两阶列籥翟,万武扬飘绡。美善见韶箾,揖逊亲唐尧。

昔曾俨对越,奏假凝焄蒿。今来谒庭庑,钧天闻青霄。

岂徒象删述,德迈功前超。生民绍物轨,百王式宗标。

邈予寄遐想,旷世神交遥。愿言继忘味,岂曰知音寥。

赠刘虚谷

明代 庞嵩

飘摇宦海风波日,且喜归航稳泊时。但得故园松菊在,醒携鸠杖醉哦诗。

南洞

明代 庞嵩

绝壁撑云耸翠崖,空同一室亦奇哉。虚传白马悬崖出,赢见苍龙带雨来。

石鼓漫随僧梵定,隙窗旋傍日光开。津头拟欲乘槎度,牛渚高寻几日回。

朱明书馆阅予谈经处

明代 庞嵩

并合双山古博罗,山椒曾此结行窝。山丹谩说九回转,短剑曾经廿载磨。

翠羽不来梅欲老,黄龙稳卧草偏多。旧时童冠追随伴,几得风雩共笑歌。

右与杨时哲 其一

明代 庞嵩

政府几年仍陋室,官居今见有高楼。和衷幸借同寅力,亦汝殷勤解董修。

题扇寄艾陵年兄

明代 庞嵩

天上故人应渐远,门前炎火却当炉。大和干转云何术,一握清风且自苏。

克念堂订会呈岑蒲谷大方伯

明代 庞嵩

皇风泛遐轨,周道丛榛芜。太羹杂浓胾,澄源变潢污。

谁将挽颓流,崄巇共匡扶。缅怀在西方,美人挹子都。

棠荫弘仁渥,嘤鸣故相呼。华筵敞薇幄,旨酒芬醒壶。

邺中启寒盟,建安美朋徒。皎皎玉树林,而乃容葭莩。

八月天气佳,四美良且俱。岂直驰艺苑,引我康庄涂。

康庄在何许,倚衡见中孚。堂颜卓克念,允矣千圣谟。

愿言各努力,至德恒不孤。

偕黎瑶石郑时斋登沙贝钓台

明代 庞嵩

到处江山是旧游,太虚无碍片云浮。钓台夙卧江间月,春水谁同天上舟。

万丈丝纶横渤澥,两涯花柳匝汀洲。欲求真乐知何地,直向空中立木求。

闻浚城河喜而有述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哲王重胥宇,山原慎陟降。远观阴阳慎,俯察泉流漾。

地维缺可补,天工亦人相。吾广称名藩,带海森云障。

世远桑田迁,抚时偶增怆。浚水交城流,回沙亦盘向。

适兹甲子新,人物肇新创。况尔开贤科,继继魁名状。

淑气回海滨,幽谷春融盎。

寿沈母

明代 庞嵩

仙子凌空跨鹤来,碧桃香荐紫霞杯。不须海上论筹算,祇看梅花岁岁开。

白葵

明代 庞嵩

皎皎冰玉姿,挺挺苍翠质。精白一寸心,常捧中天日。

赠鳌峰殷春元

明代 庞嵩

挟策飞黄入帝京,天章云藻振蜚声。天阳濯暴方怀孔,风月搔吟暂到程。

几对登楼舒晓望,还同随柳探春行。外王内圣无差别,祇向危微认至精。

凝道堂

明代 庞嵩

性道本无二,心一道自一。性上非有加,至德是何物。

三约邝五岭丈不至

明代 庞嵩

美人违去久,杳杳隔芙南。青鸟岂无信,白鹅空有潭。

樽开三度醉,赋辍几玄谈。树色秋光暮,临风意每含。

送梁节斋表兄掌教灵川

明代 庞嵩

清江已解观澜意,又向灵川看逝流。正派本来浑一脉,光风在处正相求。

苍连岭表千山树,爽引江东百尺楼。夜合有怀天共远,几时樽酒续绸缪。

右与王宪

明代 庞嵩

木落秋高古洞寒,梦欹孤枕倚楼看。夜深月出天如洗,疑有飞仙掠皓翰。

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千载嘘遗风,竞言淬刀笔。

吹疵摘细故,脔胾凌万物。哀我同胞民,楚钳剥肤骨。

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我爱王阳冈,明刑在钦恤。

寄沈梅冈四首 其三

明代 庞嵩

静时观物动观心,酒到方玄乐太音。安乐小窝人未睡,更从花下共沉吟。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