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漫感

漫感

清代 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龚自珍漫感译文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只能将对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过去,白白辜负了“狂士”声名。

龚自珍漫感注释

绝域:隔绝的地域,言其远。此指我国边疆。
惘(wǎng)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
东南: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
词笺(jiān):写诗词的纸,亦可作“诗词”看。笺,古代小幅而极精致的纸。
负:辜负。十五年:诗人于嘉庆十四年(1809)十八岁时成人立志,在北京与被目为“狂士”的著名诗人王昙订为忘年交,当时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从那时到此时,前后正好十五年。

龚自珍漫感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龚自珍漫感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抒发了忧心国事,尤其是对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列强侵凌的深重忧患,表达了不畏宵小之徒的嘲笑,愿以文才武略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两句,感慨立功边塞之志不能如愿,只得借诗把闲散于东南的满腔幽恨抒发出来。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可是现实中哪里能寻得这样一个舞台。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如今不也还是落得“幽恨满词笺”的结局么?那么所谓“幽恨”又何指?诗人尝自陈:“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远避尘嚣,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于是有下文“负尽狂名”的情极之语,郁勃苍凉,令人耸然动容。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己亥杂诗》中曾有“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的愤慨,正可作这两句的注脚。立志革新的诗人,本想以“剑”与“箫”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而今写了一些满纸幽恨的词章,丝毫无助于补偏救弊,岂不是徒具狂名!
全诗意境雄浑,感情奔放,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诗人龚自珍的古诗

导引曲二首 其二

清代 龚自珍

空相忆,空相忆,庭院四更天。怊怅绿梅花下路,半襟斜月不知寒。

凤屧过阑干。

寒月吟 其三

清代 龚自珍

我生受之天,哀乐恒过人。我有平生交,外氏之懿亲。

自我有母死,谁馈此翁贫。江关邈消息,生死知无因。

八十罹饥寒,虽生犹僇民。作梦来哑哑,心肝何清真。

翁自须发白,我如髫丱淳。梦中既觞之,而复留遮之。

挽须搔爬之,磨墨揄揶之。呼镫而烛之,论文而哗之。

阿母在旁坐,连连呼叔耶。今朝无风雪,我泪浩如雪。

莫怪泪如雪,人生思幼日。

百字令 锠腢大琴南

清代 龚自珍

深情似海,问相逢初度,是何年纪。依约而今还记取,不是前生夙世。

放学花前,题诗石上,春水园亭里。逢君一笑,人间无此欢喜。

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

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心头阁住,儿时那种情味。

意难忘

清代 龚自珍

凉月姗姗。伴兰心玉性,试语还难。秋花分小影,秀句写冰纨。

眉意浅,佩声残。有珍重千般。略逗伊,隐花裙上,竹叶斑斑。

知音何苦轻瞒。者温存隐秀,慧思华年。明明通尔汝,瑟瑟数悲欢。

携手际,试颦间。是意暖神寒。玉漏沈,芙蓉睡也,重靠栏干。

惜秋华 輠襔簪

清代 龚自珍

瑟瑟轻寒,正珠帘晓卷,秋心凄紧。瘦蝶不来,飘零一天宫粉。

莫令真个敲残,留傍取、玉妆台近。窥镜。乍无人,一笑平添幽韵。

芳讯寄应准。待穿来弱线,似玲珑情分。移凤褥,欹宝枕,露乾香润。

秋人梦里相逢,记欲堕、又还黏鬓。醒醒。海棠边、慰他凉靓。

已亥杂诗 14

清代 龚自珍

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
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喑。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四

清代 龚自珍

我有秦时镜,窈窕龙鸾痕。我有汉宫玉,触手犹生温。

我有墨九行,惊鸿若可扪。玉皇忽公道,奇福三至门。

欲供三炷香,先消万古魂。古春伴忧患,诘屈生酸黁。

且摺三千本,赠与人间存。

琴歌

清代 龚自珍

之美一人,乐亦过人,哀亦过人。月生于堂,匪月之精光,睇视之光。

美人沈沈,山川满心。落月逝矣,如之何勿思矣。美人沈沈,山川满心。

吁嗟幽离,无人可思。

杭州龙井寺

清代 龚自珍

红泥亭倒客来稀,钟磬沉沉出翠微。无分安禅翻破戒,盗他常住一花归。

临江仙二首 其一

清代 龚自珍

一角红窗低嵌月,矮屏山蹙罗纹。梨花情性怕黄昏。

泪怜罗蜡浅,心比玉炉温。

底事雏鬘憨不醒,冬冬虬箭宵分。起来亲手放帘痕。

春空凉似水,西北有娇云。

天仙子 自赋所藏叶小鸾眉纹诗砚

清代 龚自珍

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被谁传下小银钩。

烟淡淡,月柔柔。伴我熏香伴我修。

已亥杂诗 84

清代 龚自珍

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
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拥书闭户人。

已亥杂诗 50

清代 龚自珍

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
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附孙叔通。

已亥杂诗 189

清代 龚自珍

残绒堆积绣窗间,慧婢商量赠指环。
但乞崔徽遗像去,重摹一帧供秋山。

浪淘沙·写梦

清代 龚自珍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依,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羽衣之曲今不传,戏补之

清代 龚自珍

当筵问古月。谁向其间起宫阙。风马云车历历。见桂葆、乍迎娇如雪。

遥空闻说。说夜来、天袂凉绝。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飘忽。长风吹急。竟天上、人间了隔。仙声一半记得。

汉武秦皇,有路难觅。开元庆佳节。算合乐、图中应识。

尊前祝,千秋万岁,不须有离别。

已亥杂诗 165

清代 龚自珍

我言送客非佛事,师言不送非佛智。
双照送是不送是,金光大地乔松寺。

已亥杂诗 118

清代 龚自珍

麟趾褭蹄式可寻,何须番舶献其琛。
汉家平淮书难续,且仿齐梁铸饼金。

已亥杂诗 234

清代 龚自珍

连宵灯火宴秋堂,绝色秋花各断肠。
又被北山猿鹤笑,五更浓挂一帆霜。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三

清代 龚自珍

东抹西涂迫半生,中年何故避声名。才流百辈无餐饭,忽动慈悲不与争。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40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