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已亥杂诗 55

已亥杂诗 55

清代 龚自珍

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
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

诗人龚自珍的古诗

读公孙弘传

清代 龚自珍

三策天人礼数殊,公孙相业果何如。可怜秋雨文园客,身是赀郎有谏书。

湘月

清代 龚自珍

勾留几日,把六朝俊语,取次听熟。只说西洲清怨极,谁分者般秾福。

北海琴尊,东山弦管,小部泠泠曲。昨宵梦里,画屏犹自银烛。

别后小有清吟,都无狂醉,冷煞闲官阁。看取萧萧鸾尾影,翠袖天寒同宿。

铁笛吹残,瑶笺谱剩,料得怜幽独。一枝赠我,安排早有金屋。

已亥杂诗 215

清代 龚自珍

倘容我老半锄边,不要公卿寄奉钱。
一事避君君匿笑,刘郎才气亦求田。

己亥杂诗 其四十四

清代 龚自珍

霜毫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十三

清代 龚自珍

晓枕心气清,奇泪忽盈把。少年爱恻悱,芳意嫭幽雅。

黄尘澒洞中,古袌不可写。万言摧烧之,奇气又瘖哑。

心死竟何云,结习幸渐寡。忧患稍稍平,此心即佛者。

独有爱根在,拔之■难下。梦中慈母来,絮絮如何舍。

已亥杂诗 63

清代 龚自珍

经有家法夙所重,诗无远诂独不用。
我心即是四始心,泬寥再发姬公梦。

西郊落花歌

清代 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伤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代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已亥杂诗 156

清代 龚自珍

家住钱塘四百春,匪将门阀傲江滨。
一州典故闲征遍,撰杖观涛得几人。

已亥杂诗 178

清代 龚自珍

儿谈梵夹婢谈兵,消息都防老父惊。
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已亥杂诗 121

清代 龚自珍

荒青无缝种交加,月费牛溲定几车。
只是场师消遣法,不求秋实不看花。

已亥杂诗 182

清代 龚自珍

秋风张翰计蹉跎,红豆年年掷逝波。
误我归期知几许,蟾圆十一度无多。

已亥杂诗 238

清代 龚自珍

拟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
太湖夜照山灵影,顽福甘心让虎丘。

瑶华 挠双成画像

清代 龚自珍

云英嫁了,弄玉归来,向翠楼琼户。虚无万叠,试问取、金阙琼厢何处。

容华绝代,是王母、前头人数。看紫衣、仙佩非耶,汉殿夜凉归去。

低鬟小按霓裳,唱月底仙声,记否亲遇。霞宫侍宴,浑忘了、听水听风前度。

天青海碧,也只合、其中小住。笑人间、儿女聪明,倒写成双名字。

己亥杂诗 其一一六

清代 龚自珍

中年才子耽丝竹,俭岁高人厌薜萝。两种情怀俱可谅,阳秋贬笔未宜多。

惜分钗

清代 龚自珍

金铺晓。搴帏早。嫩寒漠漠欺人觉。雾沈香。额微黄。

报道寒梅,也学晨妆。双。双。

明窗掩。重帘软。炉香自炙红丝砚。点银钩。记清愁。

待把琴心,寄与西洲。休。休。

天仙子 自赋所藏叶小鸾眉纹诗砚

清代 龚自珍

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被谁传下小银钩。

烟淡淡,月柔柔。伴我熏香伴我修。

已亥杂诗 304

清代 龚自珍

图籍移徙肺腑家,而翁本学段金沙。
丹黄字字皆珍重,为裹青氈载一车。

已亥杂诗 285

清代 龚自珍

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
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已亥杂诗 284

清代 龚自珍

江左吟坛百辈狂,谁知阙里是词场。
我从宅壁低徊听,丝竹千秋尚绕梁。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40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