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湘月·天风吹我

湘月·天风吹我

清代 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译文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天风浩荡,将我吹落到这湖山之间,西湖的风景果然秀丽无匹。曾在北京渡过少年时代,此时回忆起在京华的生活,只觉得茫茫无际,感慨万端。那点微末的功名职位,岂是我平生志向所在?要是我的老乡苏小小知道了,一定会笑话我生计安排失当。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在西湖游赏,只见斜阳半坠,湖堤上春草如茵,这般景色顿时惹起了我的愁思。我的理想何处可以觅得呢?徒然对着渺茫湖水寄托我的幽思。心中涌起愁思时以箫声寄托愁怨,心中涌起狂侠之气时则以谈沦兵法来寄托豪情,这两种情感都令人消魂。这两种思绪都如春天的幻梦,随着咿呀的摇橹声,在云水之间消散。

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注释

湘月: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一韵到底,不甚拘平仄。
壬申:指嘉庆十七年(1812年)。
天风:即风,风行天空,故称。
果然清丽:真的是美丽极了。
东华:京中有东华门。这里代指京城。生小:从小,自幼。
屠狗功名:卑贱的人取得了极大的功名富贵。指汉初的樊哙。功名:指这一年年初,作者由副榜贡生考充武英殿校录。
雕龙文卷:比喻善于修饰文辞,或刻意雕琢文字。
乡亲苏小:用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钱塘苏小是乡亲”句。苏小:即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貌绝世,倾动一时。钱塘即杭州,作者称其为乡亲。
堤:指西湖白堤
顿惹: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清愁。
罗袜音尘:美人的音容、脚步。指美人步履轻逸。
渺渺:极目远视。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吹箫可解怨愤,说剑可寄托狂气,两种做法都可以使人神思飞扬。
两般春梦:功名与文名都如春梦。
橹(lǔ):拨水使船前进之具。

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年),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岁。这一四月,龚自珍陪同母亲到苏州看望外祖父段玉裁,并在舅家与表妹段美贞结为伉俪。这一年夏天,龚自珍携新婚夫人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杭州,泛舟西湖时,作《湘月》一词抒怀。

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赏析

常人写这类题材,大致是先叙湖上景致,然后因景抒情。而作者却不循常套,起笔不谈游湖,而先从身世感慨人手。首三句“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气势宏大,姿态超迈。作者不说自己出生杭州,却说自己是被天风吹落于此的。他是天上的谪仙,身在人间,神在天表,只不过西湖风光的清丽令他满意,他才不想返回天界。这三句,才写到作者的诞生,但却已将他的自命不凡、高视阔步、超凡绝俗之态写出,一种豪迈飞扬的气概,跃然纸上。有这三句定下基调,下面几句就看似惊人而实无足惊奇了。“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天际”,之所以说他只是北京城中一个客居的弱冠少年,却不说仕途不得志之苦、不抒少年意气,而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回首往事时有无限苍凉迷茫,就是因为他是谪仙,胸襟广、目光远,所思者大。“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像樊哙那样建功立业、像驺奭那样立言传世,乃是无数古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他却说那些都不是他的平生之志,也因为他是谪仙,来到人间乃是为了大济苍生、重振乾坤。战场上的一刀一枪,书堆中的寻章摘句,他当然是夷然不屑的。不过,他这番心比天高的志向抱负,常人是不会懂得。“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就连坟地在西湖边的苏小小地下有知,也肯定会笑作者全然打错了算盘。阅尽人世的小小尚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论了。
词至上片末尾,豪情已转为孤独之感。过片才写到游湖。“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但他笔下的西湖,乃是与他心境相合拍的西湖,他满怀清愁,所以刚刚看到“一抹”斜阳、“半堤”春草,这愁怀就顿时被惹逗起来了。斜阳芳草,自古都是伤心物,作者在此并未超越前人,但连用了“一抹”、“半堤”、“才见”、“顿惹”,词情便有无限含蓄,可谓化腐朽为神奇。接下“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前者用曹植《洛神赋》“罗袜生尘”之典,后者语本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之歌。既是泛舟湖上,自不免极目远望,但作者所望也不同凡俗,他望的是“美人”——理想的化身。然而,“何处觅”、“予怀孤寄”,他未能望到理想的归宿所在,满腔情怀亦不知何处吐泄。
词至此,已由豪迈而入孤独,由孤独而入忧愁,由忧愁而入怅惘。经此几番情感转折,终于唤出了全篇的名句:“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怨”,是指他胸怀大志却无人领会、无处施展的怨愤;“狂”,是指他心中汹涌澎湃的狂潮,这狂潮中有高超的见识、有宏大的构想、有急切的愿望,包含之多,实难尽言。欲怨之去,就吹上一曲缠绵悠远的箫乐,让那怨愤随风飘逝;狂来奈何,就舞出一派熠熠生辉的剑光,让心潮在浩荡剑气中暂趋平伏。这一箫一剑,其中包蕴了作者多少失望和希望、痛苦和兴奋;抚起箫、挥起剑,这中间的滋味,令作者魂为之销。相形之下,功名、文名的“两般春梦”算不得什么,就让它们随着橹声飘荡进云水之间。
这首词全盘托出了少年龚自珍的雄心、抱负和自信、自负,是龚词的代表之作。其中核心的箫、剑二句,尤为后人所称道。有人说,这两者分别代表优美和壮美,而作者一身兼有之,实乃不世出之奇才。有人说,这两者代表了作者个性的两个方面,一深远,一宕落。龚自珍一生的行事,亦可以“吹箫”、“说剑”括之。即使到了他的晚年,他虽然自称“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似乎剑已涩、箫已折;其实,这仍然只是在“吹箫”而已。上引二句出自《己亥杂诗》,而他在同一组诗中大声疾呼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依然是“说剑”的雄姿。

诗人龚自珍的古诗

已亥杂诗 263

清代 龚自珍

道蕴谈锋不落诠,耳根何福受清圆。
自知语乏烟霞气,枉负才名三十年。

已亥杂诗 279

清代 龚自珍

此身已坐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
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已亥杂诗 126

清代 龚自珍

不容儿辈妄谈兵,镇物何妨一矫情。
别有狂言谢时望:东山妓即是苍生。

梦芙蓉 本意

清代 龚自珍

背灯敧凤枕。见一珠秋弄,水裙风鬓。露华无力,飞下珊珊影。

又微芒不定,月坠金波孤迥。小立空塘,怨红衣半卸,消受夜凉紧。

脉脉鸳鸯暝正稳。乍莲房、粉坠惊初醒。香重烟轻,愁绝共幽映。

五更魂魄冷。吟断锦云休讯。捐佩疑寒,更凌波恐湿,塘外晓风阵。

湘月

清代 龚自珍

勾留几日,把六朝俊语,取次听熟。只说西洲清怨极,谁分者般秾福。

北海琴尊,东山弦管,小部泠泠曲。昨宵梦里,画屏犹自银烛。

别后小有清吟,都无狂醉,冷煞闲官阁。看取萧萧鸾尾影,翠袖天寒同宿。

铁笛吹残,瑶笺谱剩,料得怜幽独。一枝赠我,安排早有金屋。

已亥杂诗 94

清代 龚自珍

黄金脱手赠椎埋,屠狗无悰百计乖。
侥幸故人仍满眼,猖狂乞食过江淮。

已亥杂诗 120

清代 龚自珍

促柱危弦太觉孤,琴边倦眼眄平芜。
香兰自判前因误,生不当门也被除。

己亥杂诗 其二七九

清代 龚自珍

此身已作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已亥杂诗 56

清代 龚自珍

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
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

已亥杂诗 142

清代 龚自珍

少年哀艳杂雄奇,暮气颓唐不自知。
哭过支硎山下路,重钞梅冶一奁诗。

已亥杂诗 305

清代 龚自珍

欲从太史窥春秋,勿向有字句虚求。
抱微言者太史氏,大义显显则予休。

已亥杂诗 187

清代 龚自珍

云英未嫁损华年,心绪曾凭阿母传。
偿得三生幽怨否,许侬亲对玉棺眠。

已亥杂诗 269

清代 龚自珍

美人捭阖计仍频,我佩阴符亦可凭。
绾就同心坚待辱,羽山下是西陵。

西郊落花歌

清代 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伤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己亥杂诗 其二十一

清代 龚自珍

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別黃蓉石比部玉階

清代 龚自珍

不是逢人苦譽君,亦狂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雲。

已亥杂诗 4

清代 龚自珍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暮雨谣三叠 其三

清代 龚自珍

想见明镫下,帘衣一桁单。相思无十里,同此凤城寒。

已亥杂诗 301

清代 龚自珍

艰危门户要人持,孝出贫家谚有之。
葆汝心光淳闷在,皇天竺胙总无私。

已亥杂诗 172

清代 龚自珍

书梦亚驼告有意,明年三月猰貐死。
大神羹枭殄枭子,焚香敬告少昊氏。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40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