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戚继光
十日一出郊容改,东风夜发山花红。纷纷桃李何为者,不可思忆天之工。
轮转荣枯何日了,年年青入长城草。嗟嗟人生物不如,一度经年一度老。
朔方健儿期报恩,憔颜短发披荆榛。成蹊桃李自何处,那知芳草忆王孙。
辛未送谭司马、甲戌送刘司空、戊寅送杨司寇,俱至牛山有感
春拥油幢出远山,十年三到白河湾。生平自分无骸骨,却是人间有玉关!
见柳絮牡丹有感
一团晴雪乱阶除,雨后名花入眼疏。春来春去天下似,不知何处是春居?
送钱大别驾之太仓
于越谈经二十年,汉庭今日借才贤。云开骥足时堪远,地有龙门客最先。
天子正忧吴会急,王臣莫厌海邦偏。三吴使者如相问,直北棠阴满护燕。
宿阿育王寺
十里青青竹作围,连天山色欲西飞。不因国愤冲双鬓,便与支公老翠微。
戊寅长至日,早起拜贺令节,恭赋
氤氲祥烟散,依稀扇影张。有天皆日月,无地不虞唐。
百辟趋跄肃,三公弼佐良。要知犬马臆,寤寐下龙荒。
蓟门雨霁
阳光隐现塞天昏,一半山容带雨痕。新水乱侵黄草岸,残烟淡衬绿杨村。
胡收野马休南牧,汉有雄师在北门。筹国莫矜无战伐,闻看游骑猎秋屯。
晓征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
宁德平
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草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
步兵涉海悬夷馘,飞旆降俘散蚁屯。且喜丈人在帷屋,愿从骥尾报君恩。
宛在亭怀王中丞 其一
云护千峰起,烟消百顷开。夫容映秋水,不减美人才。
登盘山绝顶
丙子除夕署中有感
五十春光隔曙晖,风尘未晤梦中非。半生俯仰天应识,三辅蹉跎腊又归。
杯酒忽惊寒漏尽,垄云故与片心违。共君莫话当年事,赤胆犹殷白发稀。
万历乙亥秋九月,同诸将再登太平南山有作
把酒重登塞上台,匡时君等亦雄哉!云连雉堞秋逾静,月照机丝夜可哀。
何日信眉容我去,百年开口几人来?还为国步推豪俊,誓向祁连勒马回!
奉挽晓峰张丈 其二
长干尽是少年行,老大重怀白马生。梦杳蓬莱闻鹤语,别深沧海失鸥盟。
谁知楚服天犹妒,自拟玄经日已成。一代风流看欲尽,秋原未到不胜情!
拟黄台瓜作
四瓜犹畏摘,两瓜更何如!一摘瓜分半,再摘蔓且除。
家家有南亩,毋使妇人锄。
悼石匣松
荏苒凋双鬓,萧条叹四松。虬枝虚夜月,鸾影乱幽踪。
骨任狂锋剖,青怜故友浓。都知多劲节,不道更犹龙!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其二
冰霜谁识抱关情,三辅河流一洗兵。三阁城悬新日月,桑麻色起旧屯营。
龙回地轴开戎幕,水合风门远戍城。应是太平还有象,金汤万世奉神京。
振衣台
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指顾山海间,徜徉群动里。
薄行幽径纡,乱石谁人驱?中有千丈表,乘之临玉虚。
拂袖惊长风,浩歌空九衢。飘摇揖王母,如闻琼佩琚。
幽人保元命,义士轻其躯。雉飞不逾阜,鹏抟九万余。
巨翰如可挟,从此谢尘区。
送泾水王使君镇辽海
天末逢君感慨生,星轺万里又东征。谁云斗氏终无国,独与王家旧有盟。
去后儿童犹护辙,重来父老更含情。从今辽海休传箭,仗剑相看是此行。
蓟门述 其五
嗟乎,塞垣将校殊堪伤,闻之凄楚彻肝肠。于今满眼遍痍疮,谁为穷边独沾裳?
莫讶反复还摧藏,移桡吕梁驰太行。古来人情元靡常,何况琼簪铁裲裆!
吾曹致身期飞扬,不必尤人当自臧。上勤国豢十代强,偶荷戈矛临边疆。
既无能赋退虏章,复无计缚左贤王。徒与斯世相低昂,韬钤未闲谋稻粱。
边事日隳习日荒,西北之陲嗟金汤。君看圣代边策长,六十万人俱戎装。
不将筋力答吾皇,方寸何安颜何光!蓟门老卒言非狂,令予挥涕立斜阳。
浮生俄顷休回翔,努力人纪与天纲。为子死孝行聿彰,为臣死忠国之良。
勿以余词空慨慷,千秋姓字期垂芳。
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 其一
关塞劻勷客,方亭许数过。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
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149篇诗文
黠虏献俘得封,坚志贡市 其一
慨古
悼司马公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赠无终洞道士
春日谒圣水庙
挹秀馆
缃桃戏题
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 其二
仙舟洞送郭建初
病中偶成 其一
送欧廷评仑山迁南工部 其四
将赴粤东别亲友
蓟门述 其二
送曹将军擢领南兵还越
韬钤深处
南庄即事
放舟蓬莱阁下
入关述
春日与友人同集,分得开字
宿石门驿闻马嘶
辛未除夕二首 其一
度梅岭 其二
再游无终洞
送叶山人归恒安 其二
登舍身台 其一
暮春方山人邀游山庄
出塞 其一
入梅岭
在告暂憩小金山 其二
奉和司马刘公、中丞杨公过温泉有作 其一
己已除日署中乏薪,得毛字
兵宪刘公以游喜峰、柞子洞诸作见示,赋答 其一
马头山别陈狼牙 其二
游谢庄
壬申春余月下浣夜梦
石塘岭鹦鹉岩 其一
秋涧
督兵过潮州渡
安思楼成,值久雨初霁
传烽歌
登杨木顶边楼 其一
壬申除夕偶成
送邹隐君归洞庭
四时馆
挽袁封君
蓟门述 其三
在告暂憩小金山 其三
赴粤途中述 其三
结夏山中寄都塞上诸知己 其二
赤灵符
送张中丞开府辽阳
登杨木顶边楼 其二
天台道中柬林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