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清得酴醾用超然韵

上清得酴醾用超然韵

宋代 钱时

林腰路转忽欣然,玉佩垂萝古殿边。
客裹对花如旧友,夜深清坐玉壶天。

诗人钱时的古诗

借亭观鱼

宋代 钱时

春日春风衣杲杲,海棠未老春正好。
与客行过借亭西,平沙步步生芳草。
空潭爱日透底明,游鱼如散空中霙。
徘徊欲坐去未忍,却恨借亭犹假名。
有名无亭真是假,是假是真俱土苴。
去年今日苏公堤,玉勒雕鞍相家马。

盆梅倒植刳朽根作古怪僧复接杏花其上小诗吊

宋代 钱时

倒植盘梅已反常,无端更接杏花芳。
东君可是能时样,姑射山人也艳妆。

答何尉二首

宋代 钱时

明时麟凤在郊邱,南北东西取次游。
诗向足山楼上出,无诗千万莫登楼。

袁尚右座中王屯田出与可竹甚奇归成古调

宋代 钱时

郎星聚头金地麓,十月夜堂春昱昱。
屯田博古到名画,座上忽展牛腰束。
我生不识须菩提,薛鹤杨梅姑置之。
寒桃八幅奇更伟,上有巴中与可题。
苍蛟滑走石诘曲,铁钩怒扫联蛇腹。
欹风洒雨清逼人,恍疑身在筼筜谷。
十寻双干剑拔雄,笔力有尽意无穷。
冥冥上与风霆会,拭目变化洪陂龙。
长忆东坡一转语,与可德人非画史。
轮囷写出岁寒心,政要诸公相料理。

窖烟

宋代 钱时

痴子纷纷随物转,真能转物万中无。
寒烟一阵江村晓,谁识人间造化炉。

登蜀阜

宋代 钱时

竹迳阴阴曲透墙,岩花相倚弄秋光。
颓檐坏砌无人到,不废西风满院香。

岁月庭下

宋代 钱时

几年等得到花开,投老看花能几回。
四树婆娑庭下桂,月明深夜更徘徊。

渊明菊盛开看之不厌

宋代 钱时

金粟蟠心玉作团,渊明千古寄高寒。
苦无嘉客同清赏,终日凭栏尽自看。

唐山赤县距修门不二百里土风俭朴专务桑麻余

宋代 钱时

深深涧谷唐昌县,莽莽桑麻古歙风。
但得长官能阜俗,不消此外别言功。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 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文峰夜饮三首 其三

宋代 钱时

可怜绳墨窘韩非,说着神仙到紫微。办得一双无事眼,玉梅枝上看春归。

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 其一

宋代 钱时

夜犬无声綵棒闲,千岩万壑拥楼栏。朝来更有西山好,爽气何妨拄笏看。

暮山

宋代 钱时

断雨暂苍玉山,游云忽卷画图归。
须臾变态无穷妙,更著双双白鹭飞。

吕守之暮到三首

宋代 钱时

春日归舟五十诗,人间此乐尽无涯。
永平岸口匆匆别,又见西风上桂枝。

小瓮瓶

宋代 钱时

小瓮瓶,形模端正玉色明。
乌聊山边才百文,见者叹赏不容声。
乃知物无贱与贵,要在制作何如耳。
轮囷如瓠不脱俗,虽玉万镒吾何取。
王止二日闻斯言,欣然为赋瓮瓶篇。
浊世愦愦随风旋,跖不夷谋吁可怜。
百年气节一朝捐,身落粪壤心窬穿。
岂不见齐田鲁季势薰天,万世之下箪瓢贤。

余与吕守之买舟西归林常甫吴清淑吕伯起出饯

宋代 钱时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
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
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裹。
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
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
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
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
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
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
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
修门亦旬月,朝夕相料理。
饯我江上楼,楼栏豁天宇。
海山渺无际,呼吸入窗风。
长鲸骇高浪,卷舒在吾趾。
风帆擘天出,揖别苦无语。
共挽春江涛,洒作苍生雨。

赠墨工

宋代 钱时

客来投我一点漆,快汲清泉洗端石。
晴窗净几试一挥,错落精神光照日。
如此妙质奇复奇,变化纵横随所施。
可怜自有不自宝,日用纷纷谁得知。
愿言莫染荒唐辞,亦莫随俗供妍媸。
杂学支离二各载,汗牛充栋终何为。
由来此物自神圣,妙不可言那可尽。
分明宇宙在毫端,万古糊涂人不信。

三月五日复雨霰

宋代 钱时

三月二日霰且雷,明日漫天白皑皑。
阴云聚散才信宿,冰珠更复漫天来。
我不忧千花万花枝压折,亦不忧千山万山石冻裂。
麦如马尾桑如钱,岁饥岁寒系尔雪。
一冬望尔胡不然,此日何日能狂颠。
亟呼巽二扫落滕六魄,放出高高万里东皇天。

渔浦夜雪怀季敭

宋代 钱时

季敭欲我来山阴,季思欲我归季陵。
季陵山阴两无住,来去於我如浮云。
飞雪漫漫浙江暮,朔风吹船渔浦渡。
咫尺不到兴有余,底须夜出山阴路。
东华尘土缁人衣,顾瞻禹穴何巍巍。
克艰一言万世师,季敭季敭何时归。

鹫峰丁东洞

宋代 钱时

一滴寒泉万古心,幽幽岩下弄清音。
何如唤起蛟龙蛰,散作苍生万国霖。
钱时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16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