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钱载
箧书长与借,手勘若相论。城拥湖风响,台明苑雪痕。
饥鹰高不落,僵木湿犹翻。为报今朝事,微吟向寓园。
行楚野见草花都不能名感赋 其一
湘山日平远,碧涧时洄洑。有草生其闲,登降悦我目。
初阳蔼然照,宿莽为之馥。岂非岩壑姿,谓亦忌扬暴。
奈何值道周,颜色恐喧黩。物生性苟贞,相溷庶无恧。
雪怀陈明经经业 其三
故园当已雪,君定几篇诗。折竹声中得,煎茶味外思。
吾人年岁遣,各自寂寥随。独有麻衣泪,都来两鬓丝。
寇忠悯公祠
功业汾阳只等闲,嗟公忧国鬓双斑。君恩郁郁通天带,里社青青少华山。
魏野有诗传北使,竹林遗庙向人间。靖康若主澶渊策,何至蒙尘遂不还。
望石湖
检先孺人遗箧得载己亥康熙五十八年雪夜诗
识字识忠孝,疗贫难复难。儿时余橐叶,泪落忍重看。
入七里泷 其三
舵行逐峰转,屡转为逆风。峰峰当面起,隐隐疑水穷。
来帆掠峰出,风力云气中。我船送柔橹,缓与江流东。
浪花风斗激,绿散何迷濛。上瞻峰影仄,澹落阳光红。
紫柏山下留侯祠
祠屋近柴关,高峰西面环。犹传赤松子,相望定军山。
事业兴衰际,英雄气数间。洞门七十二,惟有泄云还。
到家作
入七里泷 其一
雪滩雾初豁,风利已临泷。连山夹岸去,中有碧玉江。
山根互开阖,江势随之撞。纤纤被岸草,安知非蓠茳。
人行出鸟道,我饭依鱼矼。弱烟炊不起,响绝前村厖。
渡浔阳江
抖擞衣襟马上尘,浔阳相见若为宾。江明楼堞无兵革,山落村墟少逸沦。
晓日凉风青雀舫,郡曹小吏绿杨津。沙鸥欲下翩还起,惊怪相须似故人。
宜亭新柳 其一
宜春亭子面湖西,城上山光扫黛齐。飞翠恰沾东角柳,笼阴浑带北门堤。
淡烟染杂浓浓露,双燕穿陪如梦难寻巷与坊,旧游半系故人肠。
驱车欲去惊寒食,走马归来已夕阳。镜照未尝眉皱敛,泥沾曾不絮颠狂。
净瓶只合皈无尽,洒作春空露水香。
入七里泷 其二
岭松苍且深,滩石净以黑。喔喔一鸡高,人家负崖仄。
地力尽岂余,活身随钓弋。终宵听江声,终岁见江色。
门前笭箵收,舍后罻罗即。晴雨出何之,东西翠成塞。
客如掬水尝,劳生此应息。
赵文敏公寄右之兄札墨迹
罗绮难胜俨惠临,疏行矮本尚传今。繇来玉马朝周客,未绝铜盘别汉心。
燕市梦孤将尽夜,弁山春杳送回音。江南合遣人才访,不独王孙有故林。
宜亭新柳 其二
高拂楼台下蘸池,不论长短总成伊。如何密密疏疏影,绊惹千千万万丝。
桃李蹊边愁独立,风流赏处倚天知。但令相送还相见,敢向人间恨别离。
宜亭新柳 其四
二月月圆圆不能,千行雨湿湿难胜。终然衣袂飘何处,定有阑干拥上层。
菀结微茫真可惜,朦胧隔断太无凭。比量摇落桓司马,如此春华百感增。
观大唐中兴颂刻石
天南唐后无如此,元公之文鲁公书。体逾骚人擅约洁,画若铁柱撑空虚。
俯临大渊削崖壁,三百尺余秋翠滴。披草读之晓虫寂,天开灵境初何心。
客蓄奇怀远相觌,面石久益钦两公。与唐家国诚哉忠,江深山荒风露湿。
不语之语精犹充,盛极开元有天宝。一侈应欢功再造,乘舆归来自传老。
收京设使监国为,何至迁宫泣难道。春秋始终必正之,后世功罪虞曲辞。
职非南董借藓石,王新建遂庐山碑。
怀陈丈向中西安
来自芜城实后余,西江冲暑旋分袪。重骑代马坚冰滑,已出潼关落木初。
世路逡巡泾渭水,古怀历录汉唐书。塞鸿信断秋还老,傥返乡园有定居。
宿黄坝
三更好梦难,万里新愁独。杜甫祠前江,薛涛井上竹。
小华阳歌
明代华亭高检讨,磬山之石为笔山。第八洞天睹彷佛,群仙门辟群峰闲。
大茅最高屹南立,中茅小茅西北环。上馆洞西大茅对,中馆下馆寻松关。
东西楚王涧相隔,合流洞水疑琤潺。积金峰小实磊砢,龙池晰蜴飞应还。
上洞下洞极蚛蛀,七八洞透兼升攀。岂惟泉东崖若劈,深入几步穷源艰。
横瓦三寸高及半,阳阴仅寸罗孱颜。最高之阴白玉片,晃朗叆叇心为闲。
数传未落广济库,吴镇非我图犹悭。试摩长史左纽桧,采药便踏秋苔斑。
蒲州
缥缈薰风何处台,汾阴后土亦荒哉。汾南太华三峰倚,自北黄河九曲来。
鹳雀楼高春几劫,王官谷静瀑如雷。浦州合为潼关守,犄角方成用险才。
钱载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工诗文精画,善水墨,尤工兰竹,著有《石斋诗文集》。为乾嘉年间“秀水派”的代表诗人。► 40篇诗文
颜氏所藏鲁公名印歌
同官
晚次耀州
雪怀陈明经经业 其一
雪怀陈明经经业 其二
集散木庵严侍读已买得巩忠烈公两玉印出观复为歌之
二砚歌
葑门口号
行楚野见草花都不能名感赋 其二
坐祝融峰顶石观云海歌
马文毅公汇草辨疑歌
宜亭新柳 其三
戴仪部文镫斋饮沈存周锡斗作歌
吴越武肃王祠
壬戌三月五日先孺人生日痛成
天柱峰出云歌
僮归
出东林六七里望庐山
宜亭新柳 其五
琉璃厂肆见小方玉印一刻巩固私印四字桥纽葫芦样玉印一刻帝甥二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