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李去病杨元老

送李去病杨元老

宋代 强至

君王赫怒超前古,威令风驰奋皇武。
威士咸怀敌忾心,桓桓孰可当貔虎。
岷峨横抹西南坤,河池散关当北门。
坚城高寨碍飞鸟,天兵百万方云屯。
给军自古资巴蜀,接轸连樯转刍粟。
正须威漕得其人,赋役平均军食足。
三分才具超常伦,不独摛藻追渊云。
究宣德意可预见,抉剔奸蠹苏疲民。
使星入蜀今重应,芒寒色正相辉映。
川合东西几万家,伫瞻玉节交相庆。
行闻尽录平戎功,给饷正与提兵同。
紫泥封诏看西去,归来联骑朝王宫。

诗人强至的古诗

九日有感二首

宋代 强至

每岁登高尽醉归,未曾轻负菊花期。
今年枕上酬佳节,感泪双痕落似丝。

通判国博中斋诗

宋代 强至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於戏后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
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
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
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
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
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
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甿。
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
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

和楼志国范君武读胡尉临安所获颜鲁公书断碑

宋代 强至

书名唐世凡几人,鲁公运笔独有神。
当年一字百金直,异代傥获宜尔珍。
公尝道直不容内,江湖出走刺史轮。
东南挥翰落几郡,在处巨迹刊坚珉。
石坚字巨未应泐,旋复五代遗荒屯。
州镇寻兵寺观火,缺碑毁碣埋泥尘。
乾坤岂亦爱字宝,不使久屈卒不伸。
脗合阴假好事手,得此断石溪山垠。
苔封土蚀初莫省,一洗烂若开三辰。
不由名氏验体法,气质浑厚知颜筋。
点端屹如泰山立,画劲森似长戟陈。
宁同枣木浪传刻,少陵尤恶肥失真。
苍茫疑闻地灵泣,为失此石后土贫。
好事得之不自有,能广墨本遗其伦。
始从君武惬传玩,大句感发惊儒绅。
写公勋德无一欠,何必读史劳吾唇。
青衫志国繼高唱,首论书法词逾新。
末言公忠死贼刃,不觉愤泪沾予巾。
昔人谓书乃心画,浮沉直挠皆相循。
公心远可此书鉴,体不姿媚一以淳。
严严古气自盘薄,宜汝希烈不得臣。
虽云笔力夺元化,济以忠谊重万钧。
后来忠谊弗公学,磨铅临帖虚终身。
李斯篆隶岂不好,彰彰奸迹流自秦。
乃知一艺不独善,所贵名节坚松筠。
鲁公之书以名贵,历代共宝无沉堙。

诗送长老芝公归灵洞

宋代 强至

昔以医名著,今兹祖意传。
众生如不病,大士自安禅。
貌等涧松古,性同山月圆。
应防猿鸟忆,却指旧林泉。

公立煎茶之绝品以待诸友退皆作诗因附众篇之

宋代 强至

造化于草木,所与有薄厚。
茶生天地间,建溪独为首。
南土众富儿,一饼千金售。
公立须南官,好居众富右。
俸钱未到门,已入园夫手。
买藏惟恐迟,秘之逾琼玖。
前日发箱箧,出以奉宾友。
苍玉碾底碎,浮云碗面走。
一饮睡魔竄,空肠作雷吼。
茶品众所知,茶德予前剖。
烹须清泠泉,性若不容垢。
味回始有甘,苦言验终久。
吁茶特不幸,而出三代后。
不及馀草木,尽挂诗人口。
禹贡籍九州,琐细登橘柚。
古若有此茶,商纣不酣酒。

贺陈右司生辰

宋代 强至

悠悠大块间,万类纷相敌。
伟哉拔俗人,真宰岂无力。
六经陷邪拔,释儒共一律。
天未丧斯文,公生抱绝识。
著书罗古今,射策开胸臆。
前辈几欲尽,后来昧所适。
天将激颓波,公生秉孤直。
数谏难居中,三已无愠色。
海宇属无虞,天工或旷职。
天保祐皇帝,公生蕴奇德。
培拥栋梁姿,一旦壮王国。
禁网虽小宽,疲俗未全逸。
惟天念我民,公生富才术。
发扬云雨势,诸方待膏泽。
天既责公深,眉寿夫何惜。
行看佩相印,不羡登仙籍。
南山雅望重,北斗威声赫。
禀生固难朽,吐纳自不息。
惟昔轩冕徒,尤喜山林迹。
留侯追赤松,志就亦何益。
傅拔为列星,但已脱寰域。
孰如我公贵,与国长无极。

上运使工部

宋代 强至

纲纪提诸郡,朝廷重外台。举今持使柄,第一议公才。

心计笼寰宇,时名薄斗魁。邦家经费足,山海利源开。

待哺充兵口,图丰积帑财。酂侯惭首汉,唐室愧称裴。

干济谋无敌,澄清志不回。谄言迎刃破,奸胆望风摧。

美课连优异,繁司久剸裁。由来藏器业,所趣在公台。

岂俟更书满,当闻迅诏催。帝前推惠泽,天下活枯荄。

贱子今州县,孤踪始草莱。十年参绂冕,再命尚尘埃。

驭吏犹防盗,怜民甚抚孩。官箴诚自勖,士毂复谁推。

近幸穷山侧,亲瞻大旆来。霁威宽局蹐,赐坐许徘徊。

短效时令献,微躬或见哀。光华生裸壤,飞燄发寒灰。

古亦伸知己,愚宁愧自媒。铸颜惟此尔,舍鲁更何哉。

巨野容顽矿,良工取散材。愿由恩馆出,毕力策驽骀。

横溪回道中作

宋代 强至

赤云蔽层霄,旱日作炎酷。
解带荫广厦,肤汗发如沐。
世无广寒宫,何地避蒸溽。
嗟嗟尚未已,里胥报甚速。
云有邑顽民,饮酒溢鼠腹。
半酣张空拳,中者致殒踣。
甲令著定宪,继踵当视覆。
驱车不敢缓,冒暑走山曲。
敝盖无丈阴,托庇何跼促。
因思古贤宰,民鲜犯鞭扑。
子贱弗下堂,政务自清肃。
顾予今何人,为治乃不淑。
民既冒重辟,已亦苦匍匐。
胡不树善治,泰然处华屋。

依韵和酬杨公济澄江见寄长句

宋代 强至

子美幕中赡暇日,喜传幽事到京华。
地偏浙水开孤垒,风散江云覆万家。
日出鱼虾来早市,潮空凫雁落晴沙。
羡君吏隐能终岁,却恨吾游未有涯。

渑池

宋代 强至

古邑人烟陕雒间,马蹄车辙许谁閒。
不堪晓雨妨行兴,犹喜秋风慰客颜。
老去稍知筋力倦,年来只益鬓毛斑。
相如屈赵无遗迹,独有空名重泰山。

数日前伏蒙吴先生留饮旋辱尊什喜某之来谨依

宋代 强至

昔荷齿牙论,今犹骨髓沦。
报知亏国士,高第滥门人。
墙仞欣重到,眉头为一伸。
却嗟夫子疾,是日卧漳滨。

酬郑叔岩虞曹惠诗因以奉送

宋代 强至

五年西北事军书,心共青云颇负初。
老大滥随丞相后,岁寒未负故人疏。
论情诗句空稠叠,转眼花枝欲破除。
相见不能同酒盏,春风添恨入离裾。

墨蟹

宋代 强至

琐琐江湖中,忽在幽人壁。
短螯利双钺,长跪生六戟。
骨眼惊自然,熟视审精墨。
初疑蟺穴朿,犹带浮泥黑。
横行竟何从,躁心固已息。
终朝墙壁间,颇有肥霜色。
我来空持杯,左手莫汝食。
谁夺造化功,生成归笔力。

哭曾四丈供备

宋代 强至

平生独慕霍嫖姚,弱冠功名喜自邀。
报国剑铓沉气象,绝人弓艺委风飚。
总戎江海空流转,分阃关河竟寂寥。
几百熊罴怀旧爱,哭声应过甬东桥。

次韵答正老

宋代 强至

幽欢閒忆去年时,饮量人人灌漏卮。
我更典衣邀浅饮,君犹刻烛赋新诗。
由来世事都无定,再结朋游未可期。
一纸清风惠佳句,殷勤胜寄陇头枝。

辛亥九日晚登骑山楼

宋代 强至

楼倚秋风引兴长,龙山吹帽忆前良。
帘虚霜气清逾逼,叶脱天前远更详。
巧送四筵双舞袖,坐收万景一诗囊。
登高且醉铜台酒,黄合多年望衮章。

自零口夜至渭南县作

宋代 强至

月黑征途暗,羸驹傍险行。
村遥微认火,县近忽闻更。
落寞殊乡意,喧啾小市声。
故园流水在,想像见冰清。

东阳吴氏昆仲并荐诣阙

宋代 强至

予昔尝推二子能,试篇每出辄嗟惊。
文章即日开鹏运,兄弟同时醉鹿鸣。
乐善自怜心不负,知人独喜眼偏明。
来春早附登科录,甲乙应联旧姓名。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上元遇雨即席

宋代 强至

金络香軿匼匝来,门阑彻禁夜无猜。
正怜舞曲随风转,骤觉灯花冒雨开。
屏翳呼云何倏忽,嫦娥收月漫徘徊。
相君未放春宵醉,倒尽宜城第几罍。

韩魏公生日二首 其二

宋代 强至

功名富贵旧元台,诞日新归故里来。绮席重张孙相阁,锦衣三照邺王台。

相望全魏荣封国,不尽清漳伴寿杯。最是衔恩门下客,秀眉前祝落邹枚。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