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唐代 郑谷

卢郎到处觉风生,蜀郡留连亚相情。乱后江山悲庾信,
夜亚烟月属袁宏。梦归兰省寒星动,吟向莎洲宿鹭惊。
未脱白衣头半白,叨陪属和倍为荣。

诗人郑谷的古诗

贺左省新除韦拾遗

唐代 郑谷

初升谏署是真仙,浪透桃花恰五年。垂白郎官居座末,
著绯人吏立阶前。百寮班列趋丹陛,两掖风清上碧天。
从此追飞何处去,金鸾殿与玉堂连。

南游

唐代 郑谷

凄凉怀古意,湘浦吊灵均。故国经新岁,扁舟寄病身。
山城多晓瘴,泽国少晴春。渐远无相识,青梅独向人。

阙下春日

唐代 郑谷

建章宫殿紫云飘,春漏迟迟下绛霄。绮陌暖风嘶去马,
粉廊初日照趋朝。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秦楚年年有离别,扬鞭挥袖灞陵桥。

乖慵

唐代 郑谷

乖慵居竹里,凉冷卧池东。一霎芰荷雨,几回帘幕风。
远僧来扣寂,小吏笑书空。衰鬓霜供白,愁颜酒借红。
扇轻摇鹭羽,屏古画渔翁。自得无端趣,琴棋舫子中。

小北厅闲题

唐代 郑谷

冷曹孤宦本相宜,山在墙南落照时。
洗竹浇莎足公事,一来赢写一联诗。

张谷田舍

唐代 郑谷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

唐代 郑谷

握兰将满岁,栽菊伴吟诗。老去慵趋世,朝回独绕篱。
递香风细细,浇绿水瀰瀰。只共山僧赏,何当国士移。
孤根深有托,微雨正相宜。更待金英发,凭君插一枝。

舟次通泉精舍

唐代 郑谷

江清如洛汭,寺好似香山。劳倦孤舟里,登临半日间。
树凉巢鹤健,岩响语僧闲。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

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

唐代 郑谷

归去宜春春水深,麦秋梅雨过湘阴。乡园几度经狂寇,
桑柘谁家有旧林。结绶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
灞陵桥上杨花里,酒满芳樽泪满襟。

终南白鹤观

唐代 郑谷

步步景通真,门前众水分。柽萝诸洞合,钟磬上清闻。
古木千寻雪,寒山万丈云。终期扫坛级,来事紫阳君。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唐代 郑谷

卢郎到处觉风生,蜀郡留连亚相情。乱后江山悲庾信,
夜亚烟月属袁宏。梦归兰省寒星动,吟向莎洲宿鹭惊。
未脱白衣头半白,叨陪属和倍为荣。

和知己秋日伤怀

唐代 郑谷

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

唐代 郑谷

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桦飘红烬趋朝路,
兰纵清香宿省时。彩笔烟霞供不足,纶闱鸾凤讶来迟。
自怜孤宦谁相念,祷祝空吟一首诗。

赠杨夔二首

唐代 郑谷

散赋冗书高且奇,百篇仍有百篇诗。
江湖休洒春风泪,十轴香于一桂枝。
时无韩柳道难穷,也觉天公不至公。
看取年年金榜上,几人才气似扬雄。

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唐代 郑谷

凤策联华是国华,春来偶未上仙槎。乡连南渡思菰米,
泪滴东风避杏花。吟聒暮莺归庙院,睡消迟日寄僧家。
一般情绪应相信,门静莎深树影斜。

题兴善寺寂上人院

唐代 郑谷

客来风雨后,院静似荒凉。罢讲蛩离砌,思山叶满廊。
腊高兴故疾,炉暖发馀香。自说匡庐侧,杉阴半石床。

访姨兄王斌渭口别墅(一本无王斌二字)

唐代 郑谷

枯桑河上村,寥落旧田园。寥小曾来此,悲凉不可言。
访邻多指冢,问路半移原。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荠繁。
客帆悬极浦,渔网晒危轩。苦涩诗盈箧,荒唐酒满尊。
高枝霜果在,幽渚暝禽喧。远霭笼樵响,微烟起烧痕。
哀荣孤族分,感激外兄恩。三宿忘归去,圭峰恰对门。

荔枝树

唐代 郑谷

二京曾见画图中,数本芳菲色不同。孤棹今来巴徼外,
一枝烟雨思无穷。夜郎城近含香瘴,杜宇巢低起暝风。
肠断渝泸霜霰薄,不教叶似灞陵红。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

唐代 郑谷

谁解登高问上玄,谪仙何事谪诗仙,云遮列宿离华省,
树谪澄江入野船。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
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
雪销花谢梦何殊。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欹枕

唐代 郑谷

欹枕高眠日午春,酒酣睡足最闲身。
明朝会得穷通理,未必输他马上人。
郑谷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237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