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重九日得诗五比京使馆中秋来诗,次韵却寄 其一

重九日得诗五比京使馆中秋来诗,次韵却寄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满城雨歇敞清秋,天末怀人赋远游。我正登高闻雁过,一书万里海西头。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西贡杂诗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槟榔红嚼蛎灰腥,粲露瓠犀醉半醒。交趾不逢逢黑齿,大荒重记百虫经。

元夕无月

清代 丘逢甲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夕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答梁友玉邻

清代 丘逢甲

风雨年年自合离,岛夷闻道屡探奇。人间正斗移山力,不信罗浮睡不知。

阮生行

清代 丘逢甲

五丈原头大星坠,司马家儿遂成帝。黄沙烈烈生胡风,俯仰人天两同醉。

阮生乃亦以醉传,更以途穷传其泪。世间善哭固有人,阮生之泪胡云异。

一醉愁难千古消,聊借穷途写其意。纷纷竖子成名易,英雄用武乃无地。

古今成败那足论,大业岂真人力致?阮生喜哭复喜叹,哭声叹声两不废。

当时驱车临广武,迫促刘项无位置。魏晋之间无事无,更何人物容臧否?

当哭叹馀惟醉宜,为青白眼尚多事。同时诸子谁能贤,斯人将毋吉狂类。

吁嗟乎!阮生乃以狂得之,妙出语言与文字。礼法之外容置身,酒杯之中可避世。

五叠前韵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珠江从古号繁华,都付斜阳万点鸦。霸主宫庭馀断柱,仙郎河汉歇浮槎。

黄金铸橘公孙树,碧海栽桑子母沙。欲写美人香草恨,秋芜满地素馨斜。

题菊花诗卷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谁吟金甲战秋风,黄败朱成事不同。傥有閒情来吊古,合编花史记英雄。

调颂丞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我见犹怜况老奴,倾城颜色固应殊。不知镜里新郎面,已似桓公猬磔无?

新乐府四章 其三 万牲园

清代 丘逢甲

中国所有毕罗致,中国所无求海外。力为禽兽造世界,神禹所驱今复聚。

毛虫羽虫大和会,除却凤麟无不至。嗟哉夥颐万其类,无良、无猛、无蠢、无灵胥目曰牲,园吏按册皆可呼其名。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尔虽不能言,无不得所欲。文禽武兽前后补,京朝之官半寒苦。

人言员外郎,不及园中虎。尔穷民、满天下,安能上与槛猿笼鹤伍?

古来灵囿何足言?天荒地老有此园。长安夜半西风起,啼呼如在山林间。

答叶季允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劳赠才人绝妙词,天涯有客遍搜奇。独怜荒峤来相语,绝少韩陵一片碑。

新乐府四章 其四 济良所

清代 丘逢甲

济良所,济几何?长安落花日日多。不忍落花付流水,欲落不落扶之起。

今日园中桃,昨日道旁李,还汝自由自今始。噫戏乎嗟哉!

羲轩子孙奴隶矣;更复漂流海外作人豕,可哀岂独儿女子。

济良所,奈何许!

题凌孟徵天空海阔簃诗钞并答所问台湾事三首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牙旗猎猎卷东风,旧事真成一梦中。自有千秋诗史在,任人成败论英雄。

题友卿鸾箫集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庶常旧馆今非昔,惆怅先朝旧侍臣。依旧箫声依旧月,乘鸾来看海扬尘。

赠吴玉臣太史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旧栖鸾处作球场,天上人间事渺茫。我爱岭南吴子野,海山高卧岁寒堂。

题张仙根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体兼正变古风诗,胡帝胡天更见之。从此再开诗世界,五洲万国著宫词。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

清代 丘逢甲

东祠气清肃,中乃祠三忠。我怀文文祠,夙昔梦寐通。

携我烟霄间,俯瞰青濛濛。乾坤正倾侧,玉简宁为功。

梦觉谨志之,浩然思无穷。思公艰危日,九死来岭东。

哀歌沁园春,古木残阳红。悲哉五坡岭,报国志未终。

岭梅最高品,著花冰雪中。安知有南枝,向暖私春风。

大风雨歌

清代 丘逢甲

乌轮晦光兔魄死,海上群龙方戏水。力撼乾纽摇坤维,骇听东南大风起。

大风吹云云飞扬,八荒一气云茫茫。绝无天地但有海,祗恐人物沉汪洋。

谁鞭电鞭鼓雷鼓?忽起蛟龙满空舞。池中方困人不知,世眼惊看得云雨。

一风三日不得停,云昏雨黑宵冥冥。直疑天老易混沌,万古无复长空青。

谁知淫烈有时定,妄用推测群相惊。风收云歇天地静,归龙捲雨微闻腥。

大海无波平如镜,沐浴日月还晶明。山中道人蕴道妙,六根清净容长少。

风声雨声寂不闻,独抚乾坤发长啸。

岁暮感怀次感春韵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禾黍何须怨狡童,是非从古论难公。可怜神化丹青手,剩粉零缣写北风。

题兰史泛槎图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茫茫积水与天浮,此去真成汗漫游。输与张骞能凿空,书生骨相薄封侯。

有感书赠义军旧书记四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拜将坛高卓义旗,五洲睽目属雄师。当时力保危台意,只有军前壮士知。

题墨梅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天寒岁暮漫神伤,天地心终复见阳。留得梅花风格在,空山洒墨作寒香。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