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饶平杂诗 其十三

饶平杂诗 其十三

清代 丘逢甲

古洞云深锁百花,香泉飞饮万人家。春风吹出越溪女,来摘山中待诏茶。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灵光寺晚眺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三柏生枯气郁苍,沉沉紫殿梵云凉。绿杉野屋隔溪水,牧笛数声山月黄。

枚伯以长句题罗浮游草,次韵答之

清代 丘逢甲

我有故人子王子,其居乃在天台山。天台四万八千丈,石梁横空不可攀。

桃花流水空人间,仙山缥渺吾情牵,惜未来赋赤城篇。

故人出山到南海,一官绛帐兼高悬。相逢但说道可道,坐令仙山冷落天池莲。

神州尚未陆沉尽,山仍吾山川吾川。我生不辰处东海,中有玉山高拂天。

几年坐啸玉山下,长蛇荐食来蜿蜒。斩之不得避而去,恨满东海何能填?

人生万事一梦耳,当时枉作如雷颠。四海无家一身客,十年潦倒秋风前。

罗浮之山镇南海,一筇径往开秋烟。海上蓬莱此左股,五色雀蝶何翩翩!

神仙白日来云軿,云中鸾鹤同蹁跹。长爪麻姑定识我,共话沧海成桑田。

人间尚有未了事,仙丹虽熟无能仙。沉沉天风引回船,满山灵草何芊芊!

朱明洞天迟吾主,空看日出娱云泉。天下大洞天者十,金银宫阙名山巅。

天台第六罗浮七,洞中阁道原交连。君虽未到罗浮去,天台饱享云霞妍。

丈夫不作神仙亦当作豪杰,莫但留名万古将诗传。

王寿山诗十首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仙人去后碧云寒,丹灶无烟玉井乾。留得残棋一枰石,秋风吹客话长安。

台湾竹枝词 其三十六

清代 丘逢甲

黑海惊涛大小洋,草鸡亲手辟洪荒。一重苦雾一重瘴,人在腥风蜑雨乡。

即席赋长句赠陈剑秋、罗持有

清代 丘逢甲

平生我爱陈太学,封章上数汪黄恶。平生更爱罗江东,请讨朱三意气雄。

中原今日正多事,书生要共持清议。不薄今人爱古人,当代岂无天下士。

茫茫八极愁风尘,开尊且醉春江春。相期少壮各努力,莫遣莺花空笑人。

泊秋溪作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黯黯秋容落照边,清溪一曲客停船。东云出月西云电,各自流光占半天。

惠州西湖杂诗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何处飞来脱劫尘,准提阁上祝能仁。谁从玉色毫光里,真见如来瑞相身。

新乐府四章 其四 济良所

清代 丘逢甲

济良所,济几何?长安落花日日多。不忍落花付流水,欲落不落扶之起。

今日园中桃,昨日道旁李,还汝自由自今始。噫戏乎嗟哉!

羲轩子孙奴隶矣;更复漂流海外作人豕,可哀岂独儿女子。

济良所,奈何许!

送长乐学生入陆军学校二首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若从中国论古学,文武由来本不分。终使西人遘黄祸,吁天早出学生军。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春潮欲上水松阴,春梦迷离不可寻。人去堂空帘不卷,碧阑干外昼沉沉。

岁暮感怀次感春韵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扁舟钓雪下寒滩,落日荒荒欲霁难。满目江山沉战气,可能王业不偏安。

冲虚观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懒游大海龙常伏,寂守空山虎亦瘖。自把瘿瓢浇药去,洞门花落昼沉沉。

题画竹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西风入幽篁,寒声何策策?空山寂无人,落日秋痕碧。

答敬南见赠,次原韵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尉佗昔帝粤,独为陆生折。宝剑千金装,南来景前哲。

题粤中遗迹画 其四 绍武君臣冢

清代 丘逢甲

龙蛇枯骨乱蒿蓬,草草危朝一局终。落日啼鹃春梦短,流花桥畔吊东风。

满江红 越王台,次伯鲁韵

清代 丘逢甲

逐鹿中原,问何故闭关自域?思旧事,登高吊古,五羊城北。

椎结雄称南武帝,抱孙左纛朝仪赫。笑此台高瞰百蛮天,何因设?

甘心受,新王职;弹指顷,千年隔。访霸图一片,夕阳无极。

残缺不完南越国,老夫心事何人识?祗江山雄绕古台基,今犹昔。

题刘伯端德配范菱碧所画帐额二十四番花信图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替花写照为花怜,六角流苏宝帐悬。门掩东风春似海,刘纲夫妇是神仙。

苦旱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眼中赤地真千里,万首翘天望雨来。谁叩九阊讼风伯,新云才起又吹开。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八

清代 丘逢甲

山钟飞作郡楼声,访古人来百感生。叶叶莲花开怪石,留衣亭畔独题名。

题楚伧汾湖吊梦图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临流浅土葬婵娟,残碣重摩胜国年。别有故家乔木感,伤心不独女飞仙。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