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来诸姬学玉台体

来诸姬学玉台体

唐代 皇甫冉

艳唱召燕姬,清弦待卢女。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
传杯来目成,结带明心许。宁辞玉辇迎,自堪金屋贮。
朝朝作行云,襄王迷处所。

诗人皇甫冉的古诗

送朱逸人

唐代 皇甫冉

时人多不见,出入五湖间。寄酒全吾道,移家爱远山。
更看秋草暮,欲共白云还。虽在风尘里,陶潜身自闲。

寄江东李判官

唐代 皇甫冉

远怀不可道,历稔倦离忧。洛下闻新雁,江南想暮秋。
澄清下八使,纲纪案诸侯。地识吴平久,才当晋用求。
时贤几殂谢,摛藻继风流。更有西陵作,还成北固游。
归途限尺牍,王事在扁舟。山色临湖尽,猿声入梦愁。

江草歌送卢判官

唐代 皇甫冉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杂蘼芜兮杜蘅,
作丛秀兮欲罗蘼。被遥隰兮经长衍,雨中深兮烟中浅。
目眇眇兮增愁,步迟迟兮堪搴。澧之浦兮湘之滨,
思夫君兮送美人。吴洲曲兮楚乡路,远孤城兮依独戍。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问君行迈将何之,
淹泊沿洄风日迟。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

赠别(一作赠寄权三客舍)

唐代 皇甫冉

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

题高云客舍

唐代 皇甫冉

孤兴日自深,浮云非所仰。窗中西城峻,树外东川广。
晏起簪葛巾,闲吟倚藜杖。阮公道在醉,庄子生常养。
五柳转扶疏,千峰恣来往。清秋香粳获,白露寒菜长。
吴国滞风烟,平陵延梦想。时人趋缨弁,高鸟违罗网。
世事徒乱纷,吾心方浩荡。唯将山与水,处处谐真赏。

婕妤怨

唐代 皇甫冉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送裴陟归常州

唐代 皇甫冉

夜雨须停棹,秋风暗入衣。见君尝北望,何事却南归。

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

唐代 皇甫冉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

寻戴处士

唐代 皇甫冉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

唐代 皇甫冉

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
江山欲霜雪,吴楚接风烟。相去诚非远,离心亦渺然。

冬夜集赋得寒漏

唐代 皇甫冉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唐代 皇甫冉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
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曾东游以诗寄之

唐代 皇甫冉

出郭离言多,回车始知远。寂然层城暮,更念前山转。
总辔越成皋,浮舟背梁苑。朝朝劳延首,往往若在眼。
落日孤云还,边愁迷楚关。如何溆花发,复对游子颜。
古寺杉栝里,连樯洲渚间。烟生海西岸,云见吴南山。
惊风扫芦荻,翻浪连天白。正是扬帆时,偏逢江上客。
由来许佳句,况乃惬所适。嵯峨天姥峰,翠色春更碧。
气凄湖上雨,月净剡中夕。钓艇或相逢,江蓠又堪摘。
迢迢始宁墅,芜没谢公宅。朱槿列摧墉,苍苔遍幽石。
顾予任疏懒,期尔振羽翮。沧洲未可行,须售金门策。

寄刘方平

唐代 皇甫冉

坐忆山中人,穷栖事南亩。烟霞相亲外,墟落今何有。
潘郎霞赋年,陶令辞官后。达生遗自适,良愿固无负。
田取颍水流,树入阳城口。岁暮忧思盈,离居不堪久。

同张侍御咏兴宁寺经藏院海石榴花

唐代 皇甫冉

嫩叶生初茂,残花少更鲜。结根龙藏侧,故欲并青莲。

宿洞灵观

唐代 皇甫冉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 皇甫冉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顾,
塞鸿何事复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送云阳少府(得归字)

唐代 皇甫冉

渭曲春光无远近,池阳谷口倍芳菲。
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

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

唐代 皇甫冉

千里独游日,有怀谁与同。言过细阳令,一遇朗陵公。
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闾阎知俗变,原野识年丰。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穷。江天经岘北,客思满巴东。
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唐代 皇甫冉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208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