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酬裴补阙吴寺见寻(一作酬袁补阙中天寺见寄)

酬裴补阙吴寺见寻(一作酬袁补阙中天寺见寄)

唐代 皇甫冉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诗人皇甫冉的古诗

山中五咏 远山

唐代 皇甫冉

少室尽西峰,鸣皋隐南面。柴门纵复关,终日窗中见。

病中对石竹花

唐代 皇甫冉

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冬夜集赋得寒漏

唐代 皇甫冉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送邹判官赴河南(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 皇甫冉

看君发原隰,四牡去皇皇。始罢沧江吏,还随粉署郎。
海沂军未息,河畔岁仍荒。征税人全少,榛芜虏近亡。
所行知宋远,相隔叹淮长。早晚裁书寄,银钩伫八行。

酬权器

唐代 皇甫冉

南望江南满山雪,此情惆怅将谁说。徒随群吏不曾闲,
顾与诸生为久别。闻君静坐转耽书,种树葺茅还旧居。
终日白云应自足,明年芳草又何如。人生有怀若不展,
出入公门犹未免。回舟朝夕待春风,先报华阳洞深浅。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

唐代 皇甫冉

淮阴日落上南楼,乔木荒城古渡头。浦外野风初入户,
窗中海月早知秋。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
伫立分宵绝来客,烦君步屐忽相求。

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

唐代 皇甫冉

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客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馆陶李丞旧居

唐代 皇甫冉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词藻世传平子赋,
园不人比郑公乡。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只应来者为心伤。

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唐代 皇甫冉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
钟声野寺迥,草色故城空。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
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

山中五咏。远山

唐代 皇甫冉

少室尽西峰,鸣皋隐南面。柴门纵复关,终日窗中见。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唐代 皇甫冉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初出沅江夜入湖

唐代 皇甫冉

放溜出江口,回瞻松栝深。不知舟中月,更引湖间心。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唐代 皇甫冉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同韩给事观毕给事画松石

唐代 皇甫冉

海峤微茫那得到,楚关迢递心空忆。夕郎善画岩间松,
远意幽姿此何极。千条万叶纷异状,虎伏螭盘争劲力。
扶疏半映晚天青,凝澹全和曙云黑。烟笼月照安可道,
雨湿风吹未曾息。能将积雪辨晴光,每与连峰作寒色。
龙楼不竞繁花吐,骑省偏宜遥夜直。罗浮道士访移来,
少室山僧旧应识。掖垣深沈昼无事,终日亭亭在人侧。
古槐衰柳宁足论,还对罘罳列行植。

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

唐代 皇甫冉

野性难驯狎,荒郊自闭门。心闲同海鸟,日夕恋山村。
屡枉琼瑶赠,如今道术存。远峰时振策,春雨耐香源。
复有故人在,宁闻卢鹊喧。青青草色绿,终是待王孙。

送窦十九叔向赴京

唐代 皇甫冉

冰结杨柳津,从吴去入秦。徒云还上国,谁为作中人。
驿树同霜霰,渔舟伴苦辛。相如求一谒,词赋远随身。

泊丹阳与诸人同舟至马林溪遇雨

唐代 皇甫冉

云林不可望,溪水更悠悠。共载人皆客,离家春是秋。
远山方对枕,细雨莫回舟。来往南徐路,多为芳草留。

宿洞灵观

唐代 皇甫冉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

屏风上各赋一物得携琴客

唐代 皇甫冉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如何祗役心,见尔携琴客。

酬张二仲彝

唐代 皇甫冉

吴洲见芳草,楚客动归心。屈宋乡山古,荆衡烟雨深。
艰难宋载别,羁旅四愁侵。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
已看生白发,当为乏黄金。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208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