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品令(闻莺)
法驾导引(代寿丹山)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
莺啼序(感怀)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春景 墦间
寒食应无见,携樽炙更燔。墦间迷旧陌,陌上乞吾墦。
麟卧间华表,鸦啼古墓门。施施东郭客,处处乐游原。
冷眼看鹅炙,传家自瓦盆。若敖无麦饭,过者更销魂。
春晴 其一
江柳长天草色齐,新晴何物不芳菲。无因化作千蝴蝶,西蜀东吴款款归。
水龙吟 其一 寓兴和巽吾韵
何须银烛红妆,菜花总是曾留处。流觞事远,绕梁歌断,题红人去。
绕蝶东墙,啼莺修竹,疏蝉高树。叹一春风雨,归来抱膝,怀往昔、自凄楚。
遥望东门柳下,梦参差、欲归幽路。断红芳草,连空积水,凭高坠雾。
水洗铜驼,天清华表,升平重遇。但相如老去,江淹才尽,有何人赋。
最高楼(再和)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
霜天晓角(楼下梅一株,经冬无一花。春半忽开,一萼梢头出万红中 ...
夏景 竹影金琐碎
竹可淋漓画,难将竹影临。寂寥谁布地,琐碎总如金。
密处开为径,疏时舞又阴。汗青销作字,翡翠屑成林。
弄月平分破,临风凿落斟。锵然声入耳,忽认是徽琴。
春景 芳草换野色
何处寻春色,园林已断肠。居然怜野草,惟此换年芳。
残烧回春久,香泥去路长。能令南浦碧,未觉五陵芳。
拾翠迷寒食,飞红卧夕阳。遥知青冢恨,南北两茫茫。
如梦令·睡眼青阴欲午
春景 其二 小水细通池
小小回堤水,花阴寸步随。细难为灌圃,长是曲通池。
乳窦难从出,云根触处滋。又添晴滴沥,欲涨碧涟漪。
新绿常如雨,流红未见诗。昆明鲸背浅,尽日絮沟迟。
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
莺啼序
夏景 炎宵恶明烛
畏日才宵匿,谁教烛又添。明虽无可恶,看得故成炎。
漏永风如禁,膏残饮未厌。万枝何用许,一点有人嫌。
蛾命那知惜,虫花懒复占。吴牛应自笑,何事畏银蟾。
促拍丑奴儿(辛巳除夕)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摸鱼儿(辛巳冬和中斋梅词)
浣溪沙(春日即事)
忆旧游·渺山城故苑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其二
谒金门(和巽吾海棠韵)
法驾导引(寿刘倅仲简)
声声慢·西风坠绿
酹江月/念奴娇 其八 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
秋景 风雨近重阳
水调歌头·未信仙都子
沁园春·十八年间
秋景 雁南归
虞美人·花心定有何人捻
冬景 深山催短景
西江月·曾与回翁把手
夏景 绿荷雨跳珠
鹊桥仙(题陈敬之扇)
唐多令·零露下长洲
虞美人(城山堂试灯)
题宣和双蟹图卷
秋景 夕阳如有意
春景 林花扫更落
卜算子(元宵)
酹江月/念奴娇 其二 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摸鱼儿(寿王城山)
临江仙(壬午七夕)
行香子(探梅)
霜天晓角(寿吴蒙庵)
双调望江南(寿王秋水)
春景 其四 孤舟乱春华
摸鱼儿·又非他
减字木兰花·何须翦纸
望江南/忆江南
念奴娇·吾年如此
清平乐·君词为寿
题永兴寺双罗汉树
夏景 其二 松凉夏健人
鹧鸪天(赠妓)
秋景 于今九日
冬景 绣纹添弱线
水调歌头(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
归国遥(暮春遣兴)
秋景 江动月移石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节席)
如梦令(题四美人画)
江城子(春兴)
春景 碧草生旧迹
点绛唇(瓶梅)
酹江月(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春景 假日从时饮
浣溪沙(虎溪春日)
水龙吟·多年绿幕黄帘
夏景 林风凉不绝
春景 汉宫传蜡烛
玉楼春(乙酉九日)
临江仙·西曲罥衣迷去路
春景 碧山晴又湿
减字木兰花(有感)
冬景 负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