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赋得首夏犹清和

赋得首夏犹清和

明代 区大相

清和满禁城,淑景转朱明。日气笼花晚,风光拂絮轻。

御园初试蝶,仙馆尚闻莺。庭藓侵阶上,池荷出水平。

此时闲笔札,开阁坐蓬瀛。

诗人区大相的古诗

移居后谩述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浪迹长违陴上居,幽栖多愧武陵渔。庭饶碧树分比舍,架积缃编半道书。

西苑云霞看不厌,南天水竹梦常虚。若言大隐真朝市,过客烦题处士庐。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六

明代 区大相

客居能免俗,尘事讵能清。坐近淩风干,方知饮露情。

将游燕感赋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莺花忽忆凤皇城,裘马春风又远行。相府莫轻怀刺客,关门曾诧弃繻生。

臣惟羁旅兼疏贱,策岂纵横误圣明。投笔论功吾已后,敢云词赋动西京。

赋得文杏梁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文杏梁,赵女昭阳殿。绮闼十二重,琼檐语双燕。春风桃李花,花前岁岁还相见。

岘亭再作

明代 区大相

独携千古意,偶向林间坐。由来岘首碑,此泪非空堕。

春日寓崧台

明代 区大相

高台烟树静书斋,绕径青萝映紫崖。阁迥白云时入户,春来黄叶尚盈阶。

傍林独酌花先醉,倚槛微吟鸟共谐。何客到门成好事,笔床茶鼎称幽怀。

悯潦三章端民歌王兵宪宗鲁也余为广其辞焉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洪潦汤汤兮毒吾州,地维圮兮乱常流。霪雨助虐兮溢原野,飘室庐兮灌城社。

水不仁兮民为仇,潦不止兮君侯忧。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七

明代 区大相

月向枝上照,风从花下绕。风月如有情,憔悴令人老。

登郁孤台奉柬开府李公台

明代 区大相

躧步陟崇冈,冬序正萧索。孤台郁然峻,国顾尽寥廓。

千峰带郭起,二水绕城落。霜华薄彩旃,朔气吹晓角。

胜览即要区,于宣在猷略。武旅久偃息,儒风宁寂寞。

明公时秉钺,大府雄蛮落。地以今镇重,道继前贤作。

恬寂实素衷,荣途厌蜷踔。昔遇方下车,兹游值卧阁。

揆予闇知足,山隐未能确。泉石有前期,风尘违夙诺。

登高骋遐瞩,驰思入玄漠。岁晏滞芳游,心赏何由托。

愿因元公言,归寻孔颜乐。

寄南比部何公露

明代 区大相

官舍闻君在故园,板桥垂柳绿淮源。看山引兴趋公府,散吏传呼到里门。

竹下摊书岩翠湿,湖边立马水禽喧。更怜载酒饶幽事,韦曲烟花过谢墩。

田家吟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春雨新晴田事初,邻家相劝把犁锄。昨闻城市迎中使,应赐南中父老书。

图南诸王孙同舟送至剑浦而别

明代 区大相

使星何在豫章西,有客相随恋别携。树引柴门帆影近,烟横芦渚雁飞低。

佳人揽桂期前路,王子同舟爱晚溪。南浦岂劳重怨别,岭云江月不曾迷。

寄侄 其四

明代 区大相

有客从南来,闻是尔相识。曾无一字书,安知我心忆。

舟中杂咏 其十五

明代 区大相

逢君竹西路,送客茱萸湾。玉手摇兰桨,琼波写雾鬟。

饮邓希父博士斋中

明代 区大相

故园烟树忆论文,短褐狂歌此对君。短石谈天看汝在,都门击筑傍谁闻。

清斋帘色残春草,小苑莺声过夏云。为问玄成谁载酒,诸生经术起河汾。

庚寅中秋馆中对月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愁闻织女渡河津,谁闭嫦娥在月轮。宝镜台临瑶席冷,羽衣香染桂华新。

鸿来绝塞书千里,鹊绕空庭树几巡。遥夜玉堂秋似水,可堪盈手赠佳人。

羊城八景 其二 蒲涧帘泉

明代 区大相

一道香蒲水,奔流下翠微。醉起弄珠箔,回风捲雪飞。

听豫章贞吉王孙吹铁笛

明代 区大相

裂石穿云歇又闻,铁龙高响入层云。临池不用徵丝竹,吹散匡庐万叠氛。

虎丘山作

明代 区大相

涉江数百里,历览苦未厌。饮水过南零,采茶入阳羡。

兹山隐平陆,彩翠扬芳甸。周峙转绿畴,环流伏昏堑。

近瞩俯长洲,远眺纡吴岘。灵閟迹多幻,精韬形屡变。

虎踞丘藏金,龙去泉沉剑。崖坼涧无底,海涌流常溅。

触耳易骇闻,寓目非常见。且娱耳目玩,孰资有无辨。

改步换丘壑,四时等游宴。荒台麋鹿上,广石笙歌占。

解佩尽佳人,褰兰多秀彦。别有幽深处,是为松竹院。

喧寂非一趣,静躁亦殊眷。战胜貌自肥,道充物固贱。

寄言来游客,兹理可深念。

携酒偶入包氏园亭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避石开林浅,疏泉绕径长。过桥分柳色,攀阁散梅芳。

涧溜经庭内,峰云起座傍。无言暂时赏,尘虑欲俱忘。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