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白云洞流觞

白云洞流觞

明代 区大相

满壑云藏太古天,仙书元未有人传。我来载酒岩前石,风扫松花出洞泉。

诗人区大相的古诗

闻雁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凉风昨夜至,羁思日纷纷。飒飒阶叶下,萧萧边雁闻。

舟中杂咏 其八

明代 区大相

横汾犹有唱,过沛久无闻。不见芒砀气,回瞻碣石云。

三月三日拟兰亭体

明代 区大相

四时之乐,惟此暮春。偕我良俦,祓彼涧滨。兴言觞咏,陶写天真。

仰睇飞羽,俯察游鳞。

自卫辉赴苏门途中书怀寄何太守兼柬辉县吕明府

明代 区大相

旦发卫水阳,极意恣所往。名山谐夙慕,绝境发奇想。

含情眷明牧,赍具资胜赏。方辞颍川守,遽识朝歌长。

登车云尚晦,振辔天渐朗。目极桑枣林,耳属鸾凤响。

撇见蓬池烟,已映苏门上。高台待啸歌,长林遂偃仰。

岩峦吐气清,石竹閟幽幌。志意由自适,神理非外奖。

卜筑蹑前踪,怀贤契今访。终期谢天刑,于焉税尘鞅。

初归故园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祇役在淮都,事已返旧疆。旧疆八千里,乡路杳何长。

清晨至里门,车徒不敢张。邻里闻我至,老稚走相望。

亲族闻我至,斗酒各自将。劳慰未云毕,仓卒叙炎凉。

问我何官爵,谬登著作郎。问我何职业,石渠典秘藏。

问我何所就,低首不能昂。去家事明主,遭世本虞唐。

出入金闺里,昕夕铜龙傍。优游文墨职,咫尺独靡遑。

兹辰承嘉命,持节还故乡。故乡多密亲,谁存复谁亡。

存者咸会斯,亡已归山冈。寄言宦游子,故乡安可忘。

送人还山

明代 区大相

君从山中来,复向山中去。长啸谢人群,浊世不可住。

夜雨长瑶草,晨风送鸾驭。以我一片心,挂向瑶台树。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六

明代 区大相

昔闻吕梁险,悬水迸涛声。陵谷一朝异,高深万古情。

昨来春涨浅,今泛夕沙明。惟有年来事,人心未肯平。

舟中杂咏 其九

明代 区大相

河流出西极,万古下龙门。莫谓狂澜在,终看砥柱存。

舟行杂咏 其十二

明代 区大相

岸傍新种柳,短短濯流丝。未足烦君折,春情只自知。

题博望驿壁

明代 区大相

汉家边堠抵河源,又出莎车伐大宛。又侈葡萄筑宫观,更歌天马度昆崙。

但贪绝域封侯印,谁顾勤兵扰塞垣。今日称臣遍属国,不劳持节扣关门。

送陆伯生还吴

明代 区大相

才名岁晚尚沉沦,岂谓东归只忆莼。岂阁客来游渐老,青山家在到仍贫。

常题柿叶偏随手,新剪荷衣亦称身。若道长安好留客,五湖渔钓是何人。

从武选郎徐君社长问禄命

明代 区大相

太极运两仪,变化万形随。譬彼大垆万,镕铸一何私。

如何巧智士,谓力能胜之。得时者称贤,势在山可移。

岂知元命中,茫昧不可欺。达人睹其然,不惑复奚疑。

荣华众所艳,弃之轻如丝。寂寞众所去,处之甘如饴。

失马宁非福,亡羊信多岐。渴饮清泠泉,饥食西山薇。

逍遥放情志,身与元化嬉。闻君得秘要,细用此道推。

发大梁过郑州感谊叙怀奉寄中丞曾公

明代 区大相

昨来忝嘉命,聊得奉英游。藩邸声容盛,中台礼数优。

欢言承盻睐,展燕极绸缪。复值疆场暇,高谈樽俎筹。

何由誉嘉树,因复出长楸。分陕风犹接,游梁赋易投。

笙镛奋白日,河岳悬清秋。相遇期终在,衔恩惜未酬。

土风初过郑,封壤渐观周。东里多遗爱,南阳有令猷。

缁衣闻夙好,青佩动新愁。郑圃行将嫁,溱源遂乱流。

怀君意未已,书此寄离忧。

舟行杂咏 其八

明代 区大相

人卫临淇水,闾阎尚古风。但闻歌枣下,不见咏桑中。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八

明代 区大相

书剑身将老,纵横学未成。年随秋叶暮,心与夏葵倾。

社稷烦三顾,朝廷用五更。异时论出处,天远重含情。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

明代 区大相

政事归台阁,吁谟在论思。若徒周慎尔,安用老成为。

鱼水诚难遇,风云合有时。寄言仲山甫,衮职答恩私。

上元之夕星月朗然夜半阴雨以去岁中秋验之亦先晴后雨

明代 区大相

中秋与元夕,隔岁验晴阴。九陌灯光静,千门雨气沉。

秋期犹在眼,春色漫愁心。为问繁华子,香车何处寻。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日夕望乡处,况当梅发时。有如三珠树,岁晏复连枝。

西湖杂曲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妆楼舞榭属回堤,垂柳垂杨拂水齐。可惜西湖千顷浪,更无人解钓清溪。

舟中杂咏 其十六

明代 区大相

江都全盛日,锦缆引龙舟。画楫三千女,空馀邗水流。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