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五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五

明代 区大相

屡疲中国力,每岁事匈奴。贡市名虽美,金绘实岂殊。

胡儿披锦绣,汉厩得龙驹。近道边防撤,渝盟亦可虞。

诗人区大相的古诗

咏阶前鹤

明代 区大相

昂昂腾汉姿,皦皦负霜质。暂娱耳目玩,岂是轩墀物。

鸾啸恒为侣,鸡群讵堪匹。会当乘风云,万里坐超忽。

瀛海长春歌为宪副刘翁作翁家瀛海以元日生时夫妇皆寿八十馀长子礼 ...

明代 区大相

世家瀛海近长安,天上夔龙接武看。大子文章领宗伯,次儿勋业冠台端。

庭闱自昔荣三乐,人物中朝数二难。家宴烟霞元日酒,仙人楼阁五云盘。

风前玉树连枝发,雪后蟠桃并蒂餐。为问年来清浅处,几回蓬阁更承欢。

赠别黄平倩编修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层城丽白日,卿烟复绕缭。玉节下云中,湛露承天表。

清清玉河水,上有特栖鸟。延颈顾其匹,善鸣何窈窕。

俦匹岂不佳,欢会则云少。去去展周亲,行行隆汉道。

登天池山

明代 区大相

层层石路上无涯,㶁㶁流泉听转赊。万仞壁间藏古刹,千岩云际吐奇花。

望穷天汉人难住,行尽烟霞佛有家。一点尘心何处著,夜来风雨长灵芽。

舟中杂咏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洑流几千里,往往见清川。汇作荥河泽,奔为趵突泉。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九

明代 区大相

江南劳运道,蓟北重邦筹。飞挽兼三辅,连樯有万艘。

督来开府节,护入富民侯。战国兵争日,刍粮不外求。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十一

明代 区大相

江南云水乡,蓟北冰霜地。由来岁寒心,不以移根异。

续刺谗诗 其十一

明代 区大相

有鸟在梁,亦曰在原。煌煌哲兄,急难斯存。彼美汪生,汝亦昌言。

谁谓友朋,不如弟昆。

九望 其四 望八桂

明代 区大相

桂树生兮山南,沐玄云兮荫芳潭。擢修茎兮幽霭,布芳叶兮夕岚。

发华滋兮秋风,翔群羽兮鹓鸿。既拔萃兮高岭,复灌生兮玄冬。

扬芬兮素节,含贞兮嘉月。有美人兮伤离,揽岩桂兮为期。

信怀芳兮自保,又久要兮申之。去不来兮来不采,芳寂寂兮欲谁待。

嘉树茂兮岩间,桂父淹留兮往还。登楼兮长咏,望八桂兮杳难攀。

与客赏牡丹

明代 区大相

金屏香榭簇芳尘,共识长安富贵春。正好看时盛游骑,何曾赏处见贫人。

千花敛态羞无色,数朵争妍觉有神。寄语金銮旧供奉,莫誇艳曲醉中新。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拂雾梢初起,干霄意巳长。枝高承月露,节苦任风霜。

春塘曲

明代 区大相

夭桃秾李间垂杨,青鬓朱唇杂粉光。歌罢采芳人不见,落花无数点回塘。

新秋沧溪月下泛舟

明代 区大相

满林新月水微波,画楫乘流入兴多。一片银河秋色浅,相看脉脉奈愁何。

送李进士南还毕姻兼宰连城

明代 区大相

闻道乘龙客,新誇片玉名。去乘冰未泮,归捧雁亲迎。

才子年方少,郎官宿更明。仍瞻凫舄影,来伴凤凰鸣。

寄题张傅野万玉山房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中朝清誉归山宰,尚忆琴樽在竹林。绕亭自泻双溪色,开径从遮十亩阴。

有时手携绿玉杖,长日卧听青鸾吟。清风淇水闻微咏,明月潇湘何处寻。

东征从军行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申胥哭秦庭,其志在存楚。庾信哀江南,亡臣困羁旅。

吴子时卧薪,报仇不遑处。越人未返国,妻妾为囚虏。

此邦久宴安,那能免侵侮。宗庙见焚燬,臣主窜草莽。

今我整义旗,遥遥涉疆土。岂不惮远役,王事怀靡盬。

晨征犯风雾,夜宿无室宇。三军久暴露,饥寒亦已屡。

问罪宁尔邦,除残报明主。嗟尔远道人,安知我勤苦。

雨后酬梁少仲

明代 区大相

珠浦云沙过雨馀,水村溪郭迥幽虚。水桃浓花湿欲尽,岸苇柔条沾未舒。

返照石林闲放鹤,乍晴江槛好观鱼。知君不浅濠梁兴,庄叟初醒蝶梦蘧。

续刺谗诗 其十

明代 区大相

昔在公车,偕我仲季。邂逅三汪,声同气契。剖文析义,其言孔惠。

久要不忘,眷尔离袂。

黄河鲙鲤歌和四兄

明代 区大相

大河流水何汤汤,中有鲤鱼三尺长。独茧之丝不能钓,贯以杨枝谁致将。

兄谓食鱼必河鲤,出水鲜鳞宁有此。盘餐称意不论钱,鲙事吾乡最为美。

呼童霜刃三四挥,香醪浮动雪花霏。大醉不知身是客,酣歌只觉兴如飞。

江乡六月足风涛,荔枝压酒冰盘高。扬舲醉卧乘流去,且欲从君鲙巨鳌。

杂曲 其四

明代 区大相

清歌何处发,哀响绕行云。日暮花飞急,夫君闻不闻。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