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黄云山游代柬

黄云山游代柬

明代 区元晋

积雨初睛日满关,杖藜看到几名山。公能远览休辞远,我是閒人不厌閒。

紫壑擎霄频属望,苍松倾日可容扳。白头兴溢樵歌外,村沽频斟肯作难。

诗人区元晋的古诗

咏梅和郑过斋老隐 其二

明代 区元晋

清霜绛帐捲芙蓉,遥见文姬淡月中。自歛色香羞自献,肯随桃李媚春风。

重经梅岭 其二

明代 区元晋

野服寻丘壑,轻车命仆夫。水声听断续,山色看模涂。

石径垂新柳,柴扉暗绿芜。幽禽如旧识,相对唤提壶。

拜先人山亭正荔

明代 区元晋

北郊正荔足清游,正是连坡紫翠浮。正荐星苞倾绿醑,肯从筐篚较牙筹。

千年泽自贻孙计,百亩田应为鹤谋。诸子欲知先德远,共看山峙与川流。

雨馀小憩万里亭

明代 区元晋

云收云脚转峥嵘,绿水分流万壑鸣。半世忧勤成底事,五年奔走只虚名。

星霜屡换貂裘敝,梓里重劳故旧迎。三径就荒松竹在,羞应童子问东行。

弟罗樵别号次韵

明代 区元晋

是处罗浮是处峰,振衣千仞总奇踪。好将龙井栖迟地,并入朱明指顾中。

棋遇橘仙那计斧,樵因巢鹤每留松。凭高笑点飞尘过,真觉烟霞一垒洪。

秫坡黎先贤遗像 其二

明代 区元晋

试从遗像探玄真,箕颍葫芦不用分。千载唐虞何事业,姑容洗耳付浮云。

寒夜和云中诸僚友

明代 区元晋

座上珠玑焕斗文,兰亭风韵已平分。醉能辞醉真惭我,诗到无诗独羡君。

石鼎句联何日约,山瓶酒在几时醺。相思此夜梅花发,月印寒山影半匀。

乡思漫书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紫水溪头月几湾,数椽茅屋静依山。春寻笋蕨携篮出,秋忆蒪鲈放艇还。

翠石摊云诗卷湿,高松滴露酒杯寒。丹炉茶灶清堪适,徒向南天引目斑。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 其五

明代 区元晋

呜呜野笛遏行云,千古桓伊几后尘。世外恍逢勾漏吏,曲终如见武陵春。

江清鹭羽无凡态,云暗羊裘有旧津。试把逃名按楚调,知音谁是北窗民。

伍大尹莅乡以鹅寿孙屏岗老者

明代 区元晋

晴雪溪扉锁翠萝,东风轻透老渔蓑。偶逢花县前驱马,快睹于陵昔日鹅。

粟帛共瞻明诏渥,闾阎尤借长官摩。愿将一掬安怀念,遍与吾民作诵歌。

诗酒琴棋客五首和年兄雍都堂 其五

明代 区元晋

何处能忘客,云閒竹径低。定盟须颖脱,逋害借鸡啼。

野洞柴门僻,江山雪舫迷。折梅思陇上,春色满南溪。

题八景八首,用杨修撰迁客韵呈黄侍御 其六 瑶琴播雅

明代 区元晋

山阁抚孤琴,寥寥几识音。多年留此调,三叹是何心。

杨柳风全细,梧桐月半阴。焚香按旧谱,天籁发清吟。

胡象江佥宪召饯临元道

明代 区元晋

公才当世称无双,战捷龙门众士降。战握旌旄开帅府,便从樽俎殪侯王。

东闽光揭文衡日,洱水尘清宪节霜。闻说肤功归疏草,伫看调鼎赞虞唐。

春游和施处士韵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会惜芳菲步出津,芙蓉扶我远寻春。芙随流水桃浮涧,绿暗长亭柳袭人。

日灸幽花林绽锦,潮回洲渚岛生云。乾坤何限融和趣,前者歌传后者闻。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 其三

明代 区元晋

晚爱幽堂入径斜,开云种玉祇三家。每从过续看流水,也放清閒数落花。

芒屦登山誇赤舄,香粳随分饱胡麻。春来满地参苓长,纵住青门不种瓜。

双槐次澹所兄韵

明代 区元晋

开轩襟袖翠轻笼,吟对双槐一座中。喜集高丛鸣鸟雀,瑞流清影动虬龙。

繁花赛栗低含日,嫩叶如钱细舞风。千载二郎传盛事,玉壶堪赏绿阴浓。

惕斋弟沼荷再出并头移舟观赏 其二

明代 区元晋

共倒金尊菡萏旁,仙葩两两出群芳。艳羞晋隗香联佩,袅夺吴姬色并妆。

花巧娱人真有待,灵根流庆故应长。看渠衮衮将来徵,不独槐阴数二郎。

公出驻节陶太守池馆踰宿徙居行台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秋色覆琼宇,寒花转白蘋。檐晴喧瑞雀,藻密隐祥鳞。

山石堆云远,池涧引泉新。混混无止息,级级故峋嶙。

长吟时顾影,伴峙且欹巾。流行敢混俗,卓立自超群。

野旷多奇趣,境清无纤尘。主人开绿野,五马驾朱轮。

英风凌苍汉,壮志御青云。竹帛恒自矢,声华应耻论。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 其四

明代 区元晋

汲湘燃竹是吾堤,信宿渔舟也傍栖。津荇绕矶驯鹿迹,野棠当户听莺啼。

青山未老诗常瘦,白发无情世漫低。拟钓寒江霜雪去,短蓑风景倩谁题。

閒坐漫述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墙角风轻夜合香,湘帘半捲月钩凉。春光一味幽閒外,不落名园鼓吹忙。

区元晋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3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