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乌江谒项王祠

过乌江谒项王祠

明代 饶相

当筵不决犹留玉,骨肉翻为反间臣。草具听谗谋已拙,鸿沟许割计非真。

韩彭旧属皆归汉,龙范先殂孰与亲。纵过江东重捲土,也应还作问津人。

诗人饶相的古诗

镇远道中有怀严太守

明代 饶相

绝壁悬崖路不平,双旌缥缈雾中行。恩临远地嗟岖险,威被遐方喜肃清。

雨浥烟花多艳郁,天连云树少晴明。良宵展读溪亭赋,照夜隋珠映彩灯。

癸卯岁江南北大旱黎民饥馑秋行即事

明代 饶相

田野萧条处处同,断蓬枯草逐秋风。愁闻富屋仓庚罄,忍见贫家杼轴空。

啜泣暵乾嗟莫及,熟筹拯救计安从。逢人便说闾阎苦,惆怅长吟大小东。

临湘道中

明代 饶相

连月征长路,经年别故园。高飞无过雁,清啸有哀猿。

谷转萝偏密,山深木愈繁。天涯行欲遍,何日慰椿萱。

暮春日同窦别驾洪郡博游槎墩

明代 饶相

春光欲暮春服成,高歌伐木求友生。暂辍簿书出东城,携朋聊为送春行。

春花熳烂溪桥畔,飞絮游丝相萦绊。新荷出水簇旗鎗,乳燕衔泥度帘幔。

青葱隐隐有槎墩,水绕烟横何处村。

冬日薄暮李景山宪伯招游浮洲寺次王乐湖年兄韵

明代 饶相

并辔追随游胜地,隆冬雪后半阴晴。寺碑频看怜佳句,尊酒相逢话旧情。

何处笙簧歌白雪,谁家灯火照朱楹。湖光山色涵佳景,况复清宵对月明。

郑州除夕

明代 饶相

连年奔走长安路,骨肉音疏仆从亲。骨逐渐消髀里肉,摩挲浑是鬓边尘。

岂无杯酒供诗兴,为有乡愁入梦频。万里孤身犹似昔,岁华来日又更新。

宿丰稔公馆即事漫兴

明代 饶相

清溪如练碧沙村,白昼人閒半掩门。山馆日长堪驻马,解鞍欹枕未黄昏。

登关索岭

明代 饶相

嵯峨古庙碧山巅,香火由来不计年。忠烈本存兴汉志,艰危肯负托孤虔。

威清南服夷方地,名著中原敌国边。独有吴王犹稳卧,知君遗恨尚绵绵。

秋日同杜刺史游百万湖因芙蓉盛开舣舟湖中主翁苏原山人携尊以赏之 ...

明代 饶相

公馀并辔之东郭,兴发停骖泛柏舟。却喜簿书无废阁,可堪尊酒俯清流。

萧条时事浑忘乐,荡漾湖光亦散愁。为爱秋芳西照暝,从容笑语未能休。

过长汀书怀

明代 饶相

秋深辞阙下,冬半入闽中。计日经三月,过山几万重。

巢林随宿鸟,遵渚逐归鸿。几度看人面,孤踪叹转蓬。

杏树

明代 饶相

一株文杏当庭心,绿叶层层满院阴。隐却青虫无觅处,时招黄鸟弄佳音。

风来静听多清响,雨过閒看自豁襟。顾盼此君增雅兴,祇忧秋色暗相侵。

秋日同沈我舟郑邹山游盛初阳芙蓉亭夜阑方散即事偶成 其一

明代 饶相

名园依胜地,绮榭俯方塘。锦绽芙蓉色,金飘月桂香。

倚栏仍展画,对弈更传觞。不尽兰亭兴,浑忘秋夜长。

次王遵严大参韵忆别

明代 饶相

衡储计重乏良筹,忝奉宸章督两州。忝诏悯荒宽国赋,私心藉解为民忧。

自怜弱植多离索,幸接时髦共晏游。四教未遑频请益,萍踪又逐水东流。

九月望日陪吴困宇大尹陈曲江邑博登楼作

明代 饶相

山城霁景重阳后,与客携尊共赏秋。高栋落成来燕雀,戍楼重起拥貔貅。

飞空瀑布明如练,环列群峰翠欲浮。满目桑麻沾雨露,凭栏倾耳听民讴。

暮春行夹山道中

明代 饶相

一为迁客滞濡须,课最无闻岁月徂。课主尚怀葵藿志,思亲每忆竹林居。

山花溅泪休相向,野鸟惊心莫漫呼。宦业浮云终似梦,茫茫贪睡竟何如。

赠贺少龙佥宪督兵剿平清远山寇

明代 饶相

岭表荒村古万川,偶来使节应星躔。山环水绕仍前代,物换人稀异昔年。

讨罪东巡宣德意,监兵南伐运机权。廓清粤徼妖氛息,伫看恩纶下九天。

旋家后有怀陈年兄再成一律

明代 饶相

忆昔乡书领荐时,雷陈意气重相期。雷年事业成春梦,晚节交情溢故知。

聚首不妨开口笑,索居无耐盍簪稀。老逢佳节思亲友,安得花前共酒卮。

舟中即事五言绝句 其二

明代 饶相

舟行未泊岸,月色已徘徊。远浦渔灯现,天涯暮色催。

江行即事书怀

明代 饶相

天际遥山出断云,隔江伐鼓不相闻。连朝风色来三界,彻夜涛声抵万军。

一叶孤舟长是客,三年佐郡久离群。微茫烟浪生乡思,强酌村醪到醉醺。

秋夜宿天长公馆

明代 饶相

旅馆寒灯夜,西风枕簟秋。远钟惊客梦,细雨动乡愁。

定性无良术,匡时乏妙筹。拥衾常待旦,自勖企前修。

饶相

饶相

饶相(一五一二 — 一五九一),字志尹,号三溪。大埔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进士,授中书舍人。晋户部员外郎,监山东、河南漕运。二十二年,以诖误谪无为州判官,署州事。二十四年调任兖州判官,迁淮阳郡丞。二十八年,擢南昌知府。三十二年,升饶州兵备、江西按察副使。寻乞归养,家居三十馀年,卒。著有《三溪先生文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9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