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虞美人(城露堂试灯)
临江仙(闲居感旧)
水调歌头·未信仙都子
题永兴寺双罗汉树
胜游重过日,双鬓已如秋。古树连云干,苍枝傍日浮。
阴垂先代影,僧似六朝幽。翠藓横铺地,相贪竟日留。
虞美人(城山堂试灯)
春景 山归万古春
万古山如此,青青岁岁新。自怜看到老,未有不归春。
云树曾经别,莺花不弃贫。自迎东太乙,重作葛天民。
一烧迷千仞,三开见几秦。八公花下饮,仍是少年人。
赠制笔生许文瑶
许生精艺谁可及,材用刚柔以制笔。水盆洗出紫兔毫,便觉文章生羽翼。
蒙恬将军为动色,为是秦王旧时物。丞相斯曾从驾行,载此篆书封禅碣。
从秦至今几千载,兔尚存皮竹可采。利济天下功不有,入手千人万人爱。
我昔为郎居粉署,用笔唯于许生取。轻衫日对紫薇花,写遍江淹梦中句。
八声甘州(和汪士安海棠下先归,前是观桃水东,至其乡真常观)
莺啼序(感怀)
春景 其一 落花香满泥
春去如流水,落花忙又忙。晴泥空满眼,陈迹尚馀香。
无计留枝上,愁人香路旁。雨馀金谷土,风动马嵬囊。
拾翠遗鸿爪,飞红入燕梁。遥怜妆堕马,寸步断人肠。
谢客起早自嘲
笔起春如海,辞穷客到家。敲门嗔不应,只是隔梅花。
唐多令·日落紫霞洲
秋景 芙蓉红岸湿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
鹊桥仙(题陈敬之扇)
周耐溪见访
麦径萦纡缩寄蜗,传呼惊倒望前牙。能忘特进群公表,来访寻常百姓家。
草市波喧腾骑竹,柴门路隘簇鞍花。屏窥不信雌同甲,为倍高明两鬓萧。
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八声甘州(和萧汝道感秋)
如梦令·睡眼青阴欲午
双调望江南(赋所见)
归国遥(暮春遣兴)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八声甘州(送春韵)
唐多令·风露小瀛洲
西江月(忆仙)
木兰花慢·自崆峒麦熟
秋景 秋风生桂枝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临江仙·西曲罥衣迷去路
减字木兰花·清欢昨日
如梦令·寂历柳风斜倚
霜天晓角(寿吴蒙庵)
大酺 春寒
宴春台(寿周耐轩)
减字木兰花(腊望初晴,月佳甚,有上元花柳意,不能忘情)
最高楼·非是雪
法驾导引(寿城山,用寿胡潭东韵)
春景 其二 小水细通池
高阳台·雨枕莺啼
里门高
水调歌头(余初入建府,触妓于马上。后于酒边,妓自言,故赋之)
忆旧游·渺山城故苑
望江南/忆江南
春景 碧山晴又湿
春景 寒食少天色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
促拍丑奴儿
摸鱼儿(守岁)
春景 春燕巢林
水调歌头(和尹存吾)
秋景 江动月移石
秋景 卿月升仙掌
点绛唇(和访梅)
摸鱼儿(辛巳冬和中斋梅词)
乌夜啼(中秋)
水调歌头 其十二 和巽吾观荷
临江仙·过眼纷纷遥集
春景 柳塘春水漫
一翦梅(和人催雪)
唐多令 其四
浣溪沙(感别)
摸鱼儿(辛巳自寿年五十)
南乡子(乙酉九日)
好事近(中齐惠念,赐词俾寿,不胜岁寒兄弟之意)
寿王太守 其二
春景 去帆春色随
齐天乐(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
摸鱼儿·道醉乡
念奴娇·先生自寿
酹江月(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
沁园春·送春
春景 林花扫更落
江城子(海棠花下烧烛词)
虞美人·天香国色辞脂粉
霜天晓角(中秋对月)
水调歌头(甲午九日牛山作)
寿王太守 其一
临江仙(壬午七夕)
法驾导引 其一 寿胡潭东
金缕曲(乡校张灯,赋者迫和,勉强趋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