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郊坛斋宫七首

郊坛斋宫七首

宋代 任希夷

郊禋从昔重升中,八陛崇尊典礼隆。
圣主寅恭先事举,云阳新筑望祠宫。

诗人任希夷的古诗

付二郎

宋代 任希夷

望前一日正芳春,我祖当年庆诞辰。
栾叶有孙同此日,吾门他日宠光新。

毛诗

宋代 任希夷

三百诗删麟笔前,周家积累瓞锦锦。
须知正始基王化,只在关雎第一篇。

后省紫薇花

宋代 任希夷

清晓开轩俯凤池,小山经雨石增辉。
琉璃叶底珊瑚干,立出池边是紫薇。

郊坛斋宫七首

宋代 任希夷

郊禋从昔重升中,八陛崇尊典礼隆。
圣主寅恭先事举,云阳新筑望祠宫。

游水乐洞诗

宋代 任希夷

万舞列帝所,九韶奏虞庭。
群公日拱北,星斗光荧荧。
兹辰适休沐,联骑来郊坰。
爱此一泓玉,中有太古声。
细响叶宫祉,大半希咸茎。
自然天籁鸣,独行幽耳听。
镇以潜虬灵,卫以石兽狞。
佳哉乐兹游,驭言举彼觥。
谁欤昔经始,今已归明廷。
巨丽所未睹,幻眇真难句。
健笔哦五字,当代推善鸣。
清幽极模写,细读令人醒。

游陶仙观林公辨诗

宋代 任希夷

偶来殊恨酒尊空,只有青山对秃翁。
细把故人诗卷读,却疑谈笑在闽中。

题蓝道人画梅诗轴

宋代 任希夷

湖海知君岁月多,欲寻笙鹤问烟萝。
相逢一笑江南陌,听彻丝桐听踏歌。

中汗西湖之集斯远有诗辄奉同游一笑

宋代 任希夷

志士不厌朝市喧,幽人终爱山林静。
一生遑遑为斗食,匪石有怀徒炯沿。
今朝结客来西湖,悠然会心尘虑屏。
珠宫贝阙同天游,阆风玄圃非人境。
留连山色即传觞,眷恋柳阴还击艇。
诸公湖海气不除,万里昂昂羽毛整。
岂但笑语同如嬉,正须乐石相箴警。
东坡仙去今几时,寥落风烟谁与领。
浪言夏日如许长,乐哉未央等俄顷。
不堪归骑催入关,清梦犹应在云岭。

观连江林宰诗卷有怀赵紫芝

宋代 任希夷

小小吟哦不足云,更怜蛙蚓漫纷纷。
紫芝一去斋房后,谁忆青山空白云。

南朝故迹惟天禧凤凰台鹿苑郗氏窟为最久

宋代 任希夷

有泉何取台仪凤,事佛空教后作蛇。
狐穴蚁巢零落尽,却能留此梵王家。

宝钟院

宋代 任希夷

九江渊轮彭蠡东,江汶上下悬石钟。
江炉大冶见奇怪,千仞硉矹云涛冲。
旁罗簨虡万石从,侧立跂行势飞动。
螭蟠蛇结增层岩,神剜鬼划森幽洞。
有如万钧陈未央,猛兽怒翅将腾骧。
岂同九耳丰山上,欲鸣犹待天雨霜。
南音函胡北清越,未许人人尽幽绝。
小声镗鞳大噌{左口右宏},留与坡仙泛明月。
长风巨浪相吐吞,金镛自奏天然声。
非雷非霆中清浊,龙渊蛟窟惊铿鍧。
献子歌钟景无射,千载寥寥声寂寂。
此石长留天地间,海若冯夷能拊击。

与毛茶干赵司法游东湖四首

宋代 任希夷

野迥尘襟豁,湖平望眼宽。
山蹊新雪涧,木叶半霜乾。
岁晚成三友,清游集四难。
乐哉忘尔汝,臭味本芝兰。

假面铺

宋代 任希夷

圣朝久变文身俗,四海谁非革面人。
此他胡为名未改,犹胜酬伪必言真。

赴御宴

宋代 任希夷

新元六日三陪宴,黼扆前头御榻横。
紫袖旁阑宣乐节,金貂当殿赐杯行。
四夷来致三呼祝,万舞驭同九奏声。
谬忝词臣无补报,丰年惟愿稼如京。

摄鼓院

宋代 任希夷

分曹正在壁门东,兼假犹惭两院通。
谏鼓无声谁讼枉,匦函有疏为平戎。
柳分御路晓烟碧,花绕宫墙初日红。
退食心间了无补,西风吹影鬓如蓬。

盘潮行

宋代 任希夷

钱塘江狭潮成路,潮水来时人欲渡。
潮随浪没未容知,人恐潮回且争去。
仓皇竞同峰虮奔,只尺真恐蛟鼍怒。
狂风一作浪如屋,可怜有时迫昏暮。
长江渺渺前无航,平潮茫茫绝归处。
几人到此不复反,海水西来更东注。
君不见祖龙英雄吞九州,临此江波尚怀惧,
济川舟楫果何人,莫说稻穰与芒履。
庞公今为鹿门行。将归更作盘潮赋。
我衰绝望钓连鳌,三复君诗返予步。

书故三司副使陈公诗轴后

宋代 任希夷

如彼泉流必有源,陈家诗律自专门。
后山得法因监铁,不减唐朝杜审言。

行宫口号二首

宋代 任希夷

绛阙前头天阙横,春烟收尽两峰青。
中流淮水成河汉,旁列钟山作御屏。

同刘武子孙李和游钟山和刘武子韵

宋代 任希夷

有客新从蜀道不,共招北隐步松间。
何人写出秋风句,付与淮南大小山。

明堂庆成五首

宋代 任希夷

国重明禋预戒期,九筵宏敞肃宗祈。
阶前万旅皆花帽,庭下千官尽绛衣。
三日斋心严殿宿,一声清跸响帘帏。
圣躬靡恃皇天眷,夙夜寅恭但畏威。
任希夷

任希夷

眉州眉山人,徙居邵武,字伯起,号斯庵。任伯雨曾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熹称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为礼部尚书,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谥。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宣献。► 4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