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扫壁歌

扫壁歌

明代 湛若水

扫壁歌,造物小儿如我何。小身觅身不见身,大身天地民物同包罗。

不见身,从他陵轹如他人,同包罗,一体痛痒知搔爬。

一体痛痒知搔爬,挤井下石何心邪。已闻闻言反笑语,自乡自毁自可嗟。

夫子同人道不行,乘桴浩叹空遗声。乱曰:扫壁歌穷,亦已矣兮。

咄咄伯有,自为厉兮。昨宵天地,亦噫气兮。长叹一声,天地闭兮。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恐斋

明代 湛若水

临深履薄,匪曰觳觫。震不丧匕,心非槁木。上帝若临,天君自靖。

有所于恐,不得其正。

梁俭庵司徒七十华诞

明代 湛若水

我闻莘挚言,俭德怀永图。小俭财用节,大俭意必无。

愈俭德愈精,精一天为徒。俭翁跻七十,俭化七十遭。

祝过百千●,国脉与长悠。

赐故人林南川先生冢子正夫别

明代 湛若水

而翁我同门,卓焉号先达。一体分殊理,自翁亦足发。

我乘飞云车,访翁茶园庐。子年等中军,我始向立馀。

嗣晤国华寺,题诗见真意。于今四十年,相见如梦寐。

我酌为君歌,君为我婆娑。

题扇寄严介翁阁老

明代 湛若水

把柄入手便生风,一面摇时面面同。感应有如躬握吐,翁今握吐即周公。

过柯双华侍御山居

明代 湛若水

如我爱双峰,到眼心会景。爱此峰下人,苗秀方实颖。

云开山露光,云合山色屏。开合如我心,对之心数省。

自挽诗

明代 湛若水

入山取椑随,为待终焉翁。翁年八十一,三万化翁中。

即尽亦已足,无复芥心胸。昨闭烟霞关,悭不与人同。

今归天堂土,骨肉等蒿蓬。毁誉满天下,同时并成空。

但恨在生时,所志末由从。为子未尽孝,为臣未尽忠。

致君本无术,为民没成功。毁方愧瓦合,直行悲途穷。

今则誓长往,聚散大化工。天道尚去来,人理有始终。

何哉失声哭,虑师迷去踪。贤者或筑室,送客各西东。

蛇虎颂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吁仁乎蛇,无嗔居士之家。蛇也不嗔,夫何世之人,不如彼蛇之仁。

晓枕偶成六言六首 其五

明代 湛若水

云谷依稀南亩,乐尧执穗北庄。怅想助耕诸弟,屈指大半云亡。

答江右刘善庵钦道乞题母墓碑

明代 湛若水

泉翁笔迹刘君刻,刘母坟碑老笔题。倒尽贫囊□□事,终非有所为而为。

云中人三章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云中人兮云为幕,终日蒙头兮白云漠漠。鸡空闻声兮犬吠叶落。

云关闭兮谢游客,中思无为兮永与世隔。

赠医士叶子新还维扬诗

明代 湛若水

叶生自蒋氏,作用出岐黄。手持百药匕,捷下回真阳。

造物何小儿,令我病张皇。痰火炎昆崙,面赭手足僵。

二陈与四物,时医执其常。之子自扬来,视脉为剂量。

如彼大将谋,应变无定方。多谢瓜蒌子,洗我腥血肠。

邪涎下数升,正气乃一张。浃旬水火济,冷焰发辉光。

因兹悟神理,报之合一章。

出漕溪即事

明代 湛若水

夜宿漕溪边,云深失归径。山空白露下,林迥玄风定。

火轮明东海,魄渊薄西岭。举手问两崖,此中是何景。

南昌吴一舟送鸣鹤赋之

明代 湛若水

昂然独立我庭隅,海客携来伴老夫。折翼天门终有疗,凡今未有楚胡卢。

题守书院道士赵竹坡壁

明代 湛若水

管城食肉巧东坡,去竹存坡奈俗何。师徒藉甚吾书院,遍植琅玕绕院过。

送梁以顺尹如皋

明代 湛若水

澧州吾旧契,于子为姻㜕。况尔朴茂资,古道期跻攀。

兹将牧如皋,令我心惕然。已闻江南北,饿殍盈郊阡。

静坤为屡震,乾玑失常旋。狐死兔且悲,骨肉相啖残。

死者未掩骼,生者留孤孱。古人尚平格,三极谁复论。

调燮自一邑,以为诸牧先。

甘泉山诗

明代 湛若水

是山皆我乐,何必吾家山。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

而我有行窝,适在泉山前。始知天所作,意或遗斯人。

我来陟山巘,翕然集群贤。谁为引天瓢,谁为酌天泉。

一歃尘虑散,再歃澄心魂。岂止澄心魂,毛骨皆通神。

安得将此泽,普为天下春。

春情将至贵县有感而作

明代 湛若水

青青江蓠草,茫茫隔周道。有女携倾筐,采采忽道暮。

道暮把不盈,持此感春情。自君之戍矣,江草八九荣。

草荣他人赏,孤居益惆怅。王孙归不归,春草飞蛾长。

兼卜朱明两洞

明代 湛若水

遂卜朱明西,乃兼朱明东。东西如日月,天地普悬同。

何以爱东洞,虾蟆起青空。何以爱西洞,麻姑笑芙蓉。

朝日未出时,先见东海红。新月欲吐夜,坐待西岩中。

日月互来往,吾以观无穷。

三妇辞

明代 湛若水

大妇厌糟糠,中妇足粳粱。小妇何绰约,装金调玉浆。

愁乐各未终,微日落阴冈。

赠周君实夫升任思州太守诗

明代 湛若水

周君截截金华姿,扬眉吐气鸣彤墀。高才顽●不偶时,夷险一节终不移。

天子重远远非麾,宣尼直欲居九夷。礼失在野野不漓,使君去去宣恩威。

吾欲乘桴以从之,父母仁圣犹迟迟。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