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三妇辞

三妇辞

明代 湛若水

大妇厌糟糠,中妇足粳粱。小妇何绰约,装金调玉浆。

愁乐各未终,微日落阴冈。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市桥道中四首 其四

明代 湛若水

断桥两涯流水,孤村一带平芜。乡梦初惊唤渡,每怀想见乘桴。

我所思三章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我所思兮阳明麓。空山无人又多木。犬惊春云鸡升屋。

泉鸣琴兮山鸟歌,山人负暄与鸣犊。嗟此乐兮乐无殃,我不归来君耻独。

丙申十二月七日偕文明府汤县博伍太和诸友同游娥眉山莲花洞有作

明代 湛若水

淩晨巾我车,天宇极清廓。闲从同心人,莲洞视兴作。

兴作夫何为,讲堂开正学。正学谁同心,令君与县博。

共结逍遥游,散此无怀乐。天路入虚无,地势干碧落。

三心浣飞泉,千仞书石壁。遥望飞云峰,忆我朱明宅。

浩气穷八纮,聊兹寄鸿迹。

九章赠别 其八

明代 湛若水

穷索不穷索,穷索终役役。若惟不穷索,是物为我隔。

大明无遗照,虚室亦生白。至哉虚明体,君子成诸默。

赠王岱麓中丞送母夫人过岭

明代 湛若水

昔年分部共寅清,翰苑奇游抚上京。道旧未终随凤翥,白云翘首送君行。

寄题卢民任玉泉别号

明代 湛若水

玉泉似与甘泉通,风味两泉何以同。及泉煮玉为甘旨,始见乾坤造化工。

殿元石鹿子李子来诗举六字心诀深契道妙予病青能诗为十三字长句代 ...

明代 湛若水

嗟状元及第气干青云身依日月,犹青忘随处体认天理六字微诀,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一囊括。

经筵进讲启心沃心可以从头说,嗟石鹿子为天下得人知人之哲,为邦家之光为斯文如笺之青绝。

谢江右陈医昭送五品妙丹

明代 湛若水

禺山过我坭丸子,分惠医身五品丹。我有医心丹未试,凭君传播到人寰。

冬至日一首

明代 湛若水

年年有此日,此日苦无多。愁与初长刻,天来奈老何。

新梅惊病眼,短句儗春歌。板筑过名节,黄鹂度翠萝。

有客过西樵烟霞洞有作答之

明代 湛若水

我庐在烟霞,逍遥出云端。天空鸟道绝,江迥柴门閒。

翩翩者谁子,放歌来叩关。昔为青衿彦,今为入幕贤。

手持纲成策,爽气淩高寒。

将游句曲洞天以公程促还南雍寄曹宪佥时范

明代 湛若水

怅望三茅峰,公程妨迂陆。令我归璧水,夜夜梦句曲。

同督学蒋道林罗国子一泉二蒋生叔英本学游罗浮道中短歌因致久留之 ...

明代 湛若水

前年与君登祝融,今日共上飞云峰。我年逾八君望七,如此嘉会能几逢。

朱陵朱明本一天,风花雪月将无同。愿君且莫动归念,无穷花鸟在春风。

送李上舍归宜兴

明代 湛若水

翩翩毗陵子,浴德璧水涯。十年不入官,藏器以待时。

四海仰明圣,天运转璿玑。遐不共帝臣,之子亦来归。

观光五云里,际会千载期。阳德会光大,阴霭尚朝曦。

时事异厝薪,凤凰亚鸡栖。献璞或见刖,按剑专相疑。

苍苍阳羡峰,微微江月晖。送子归山中,山中多蕨薇。

鸡鸣一章示诸生

明代 湛若水

鸡鸣起为善,拥衾坐中思。乘此夜气生,丕显亦无为。

汤周云待旦,待之乃何施。不待以不先,从心任化机。

口占赠西岭秦子由之任呈迈

明代 湛若水

有客秋到山,山高月色大。持赠明府行,相随到呈迈。

将入朱明宿源头精舍

明代 湛若水

到岸宿源头,源头乃吾庐。自兹达朱明,近可卅里馀。

插柳妨前江,围竹背后畲。八十已任真,藩篱知有无。

未计明日事,日夕相与娱。

送庄西峰还江浦

明代 湛若水

峨峨定山尊,苍苍出云里。望之不可即,盈盈隔江水。

何以爱此山,爱此山中云。涔涔不成雨,念之徒伤神。

定山不可见,得见西峰子。爱之若定山,聊以慰予意。

之子度江去,渺然一苇杭。登高赋将归,于以写不忘。

于李蒲汀少宰宅修会得巽字

明代 湛若水

清风东南来,阳德方在巽。抚己感时物,天道有常运。

八位皆乘时,万年如转瞬。荣华逐飘风,柔条为煨烬。

是形岂不坏,万有归空尽。何以觅真常,至道在贞信。

敬告同盟子,无忘金石论。

王士招侍御乃尊寿图诗

明代 湛若水

灵椿年年长,丹桂日日芳。两树相映交辉光,有鹿有鹿游其傍。

地呈神芝何煌煌,天锡龄鹤来翱翔。谁开此图称寿觞,地瑞不如天瑞,天瑞不如人瑞之为家国之休祥。

通彻三极寿无疆,禄养善养垂显扬,青骢绣斧谁家郎。

放歌赠颜吏目

明代 湛若水

乘田委吏大圣人,抱关击柝非为贫,封人木铎犹知天,高车驷马何臣邻。

●清好浊觳觫君,颜子之后多遗仁,卫幕曾游泮水滨。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