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浣溪沙(三月三日)
春晴 其二
新燕池塘绿雨肥,初晴未暖日光微。角巾犹带花梢湿,才倚阑干见絮飞。
念奴娇(酬王城山)
秋景 其二 鹭于飞
鹭闲如可语,飞去复何图。但见振兮振,不知于此于。
难令公子浊,似是列仙癯。近逼孤云小,遥看点雪无。
沧洲何尔我,白发自江湖。风雨鱼歌外,玄真逝与俱。
霓裳中序第一·银河下若木
兰陵王·丙子送春
春景 春来常
世事欢娱梦,芳心老未灰。每常须起早,岂独为春来。
自与韶光约,长应倒载回。久无朝马动,漫道晓鸦催。
秧事侵晨理,花期昨夜开。误令圯上者,见谓有心哉。
汉宫春·疏影横斜
春景 寒尽怕春销
飞絮新烟外,东风托信遥。春犹有寒否,寒尽怕春销。
画阁围红兽,行鞭裹黑貂。便无三月雨,也不再花朝。
倚翠还轻扇,飞红共落潮。少年宜秉烛,莫负可怜宵。
临江仙(贺默轩)
水龙吟·多年绿幕黄帘
永遇乐 其二
灯舫华星,崖山碇口,官军围处。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
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还知道,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
而今无奈,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似添恻楚。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岁去。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
金缕曲(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
朝中措 劝酒
炼花为露玉为瓶。佳客为频倾。耐得风霜满鬓,此身合是金茎。
墙头竹外,洞房初就,画阁新成。嚼得梅花透骨,何愁不会长生。
虞美人·无花敢与姚黄比
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
临江仙(辛巳端午和陈简斋韵)
望江南(元宵)
金缕曲(古岩取后村和韵示余,如韵答之)
法驾导引(寿吴蒙庵)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霜天晓角(和中斋九日)
南乡子(即席纪游)
冬景 梅开不自觉
金缕曲(贺赵松庐)
水调歌头·仙掌下驰道
点绛唇(和访梅)
冬景 舟雪洒寒灯
摸鱼儿·也何须
摸鱼儿·渐无多
春景 芳草换野色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水调歌头(谢和溪园来寿)
鹊桥仙·看人掷果
乳燕飞(寿周耐轩)
秋景 风雨近重阳
霜天晓角·归来把菊
水调歌头 其八 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
春景 其二 新年贺太平
唐多令 其五
春景 其一 村村自花柳
唐多令·日落紫霞洲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浪淘沙(秋夜感怀)
满江红(海棠下歌后村调共和)
花犯(再和中甫)
秋景 客愁连蟋蟀
秋景 秋高风怒号
摸鱼儿·是疑他
蝶恋花(感兴)
春景 假日从时饮
忆秦娥·惊雷节
金缕曲(寿陈静山)
春景 其一 孤舟乱春华
如梦令(题四美人画)
念奴娇·枯寒生晚
摸鱼儿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内家娇·结客少年场
春景 其二 小水细通池
春景 花蕊上蜂脾
水调歌头(中秋口占)
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
减字木兰花 其八 自述
高阳台·雨枕莺啼
临江仙(将孙生日赋)
江城子·涌金门外上船场
临江仙·过眼纷纷遥集
春景 溪壑回春姿
初晴
大酺 春寒
夏景 林风凉不绝
春景 暗水流花径
金缕曲 其六 寿陈静山
江城子(和默轩初度韵)
春景 春草步步绿
秋景 疏雨滴梧桐
桂枝香·吹箫人去
谒金门(和巽吾重赋海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