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嗟麟篇

嗟麟篇

明代 湛若水

嗟麟兮麟兮,胡为乎来哉。天精秀尔乎,地质范其胎。

闪烁三光焰,天马奔惊骇。毛色孕岳渎,嶙鳞波洄回。

吾闻光岳完,东昌有楼台。阙里一丝绂,千古元经垂。

西狩见折足,掩袂为伤哀。理长数何促,此事令人猜。

美苗盎初茁,雨露须栽培。元气能产斯,元气莫养之。

颜氏不长年,孔辙穷流离。陈侯治东郡,民物一柔怀。

和气溢四境,乎瑞为之来。尧文协诚和,麒麟游其陂。

黄霸昔理郡,凤凰鸣喈喈。夫何此见伤,无乃元气为。

旬时若生气,臭腐为乎奇。异哉乎麟兮,感慨作此诗。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题金芝呈瑞卷

明代 湛若水

煌煌金芝,维山之辉。云谁之瑞,玉厓维祺。玉厓谁谁,金芝离离。

金玉交映,君子以之。我有灵根,先天地春。美斯毓斯,维天维人。

光于宇宙,瑞于无垠。思遗怀人,道远奚因。

答陈瑞山大巡书来仁面已见种子之喻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瑞山有好音,仁面见真种。不须门花实,参天由把拱。

送汤九山还古冈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樵山高高霄汉间,常恐相携著步难。收拾临归春景□,□朝何处忆商颜。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七

明代 湛若水

湛然坐到廓然时,不着纤毫看一丝。谁今未识虚明体,更拜延平一问之。

口占赠西岭秦子由之任呈迈

明代 湛若水

有客秋到山,山高月色大。持赠明府行,相随到呈迈。

题淮浦为杨敬之太仆

明代 湛若水

泠泠淮浦水,水清人亦清。有客来照影,浩然歌濯缨。

岂但可濯缨,坐使心神澄。无穷川上意,日夜注沧溟。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六

明代 湛若水

失心失路可哀人,忽悟翻哀在自身。痛痒自身自知得,何如鸡犬又乡邻。

予友方子思道弃湖广宪佥逃归三衢山筑室以居号逋吏窝寄题数语

明代 湛若水

逋吏不逋吏,逋吏莫逋心。逋吏吏身洁,逋心心不神。

不神乃滞物,天理自微灭。兀兀此窝中,无言自超越。

我则何所逋,八方皆我闼。

送何柏斋少司空应召迁北部

明代 湛若水

秋高霜露繁,木落雁南迁。南鹏幸相遇,息养待时骞。

江东送司空,飞盖如云烟。寒江深碧流,白日曜青天。

瞻望嗟弗及,北斗紫微前。

题扇赠郭平川太守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心平灵似水平清,纯正堂前有准铭。此是中都旧风教,平川传播到洪城。

赠黄门陈应和侃奉诏使琉球国

明代 湛若水

平生远游志,万里乘长风。飘飘临倒影,高举淩苍空。

北至北溟北,东至东海东。何其形迹滞,此愿将莫从。

大鹏罹罗网,戢翼居樊笼。之子金闺彦,锦绣罗心胸。

文星见眉宇,嘘气如长虹。又如插六翮,翛然驾高穹。

自言有远役,秉节飞六龙。何以为前驱,雨师与丰隆。

将命遄朱鸟,呵护先祝融。予闻为起拜,高歌壮其行。

持被恋入直,安足为士雄。丈夫志六合,岂在寰堵中。

江东登舟中流阻风易以小艇乃能抵岸

明代 湛若水

晓出江东门,遥望江浦埏。风波咫尺耳,而况万里船。

船大难为用,舴艋吾周旋。尝闻一苇杭,传说济巨川。

留滞荒洲外,嗟哉行路难。

和蒋道林登飞云至玉女峰而还解之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留与飞云一半花,来春还拟返云车。挥鞭直上通云界,不踏峰头未到家。

题鹤桥

明代 湛若水

华表千岁鹤,飞空亦无桥。桥头有高人,独观千载遥。

闻同志诸贤有欲赴观北戒坛者讶之作韵语

明代 湛若水

重耳无我之所有,我有重耳之所无。吾道自足何旁求,逼北赴戒是吾忧,公欲渡湖毋渡湖。

赠郑孔新还增城

明代 湛若水

绕樵为樵湖,樵在湖中央。谷口有子真,一曲无知音。

至梯上山麓将登矣忽为大雨所阻及乏仆夫而还作诗讼梯上神

明代 湛若水

我闻梯山险,石磴过百盘。如架淩云梯,平地入天门。

山高岂无灵,感应讵不神。七十轻千里,一念衡山勤。

水深石齧趾,历途百邅迍。胡为纳大麓,云雨骤漫漫。

仆夫欲号泣,羸马拥不前。迥驾亦不易,胜事徒空言。

我匪昌黎子,尔愧衡山云。吾将愬厚地,巫成扣天阍。

嗟予不度此,命也亦已焉。不见临河叹,遗响垂千年。

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猗乎兰之翳翳,于以采之,于莆之涘。匪色之翳,维德容不比。

何其采矣,以遗君子。

甲戍正月十七日潘仲鲁黄门诸友游金华双龙赤松诸洞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开岁新阳候,微雪初晴天。空峒霭朝晖,石榻生寒烟。

独木度危壑,千峰隔尘寰。閒同二三子,淩厉寻神山。

群英播芳秀,奇葩吐清妍。真源杳何许,日夕憺忘旋。

题曹宁波太守语所藏吕泾野八分书大科训规因以赠之

明代 湛若水

宁波守执持,爱我大科规,既爱我规条,爱我叙规词。

规条如布幅,叙规如线属。心几善恶间,敬肆隔云陆。

敬肆慎心几,叙规象施为。规条应万事,为郡张四维。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