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何宗远铁崖别号

题何宗远铁崖别号

明代 湛若水

宗远肝肠浑是铁,惟应同住铁江涯。世人反眼不相识,廿载樵西共煮霞。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偶笔答白川子张秋官嘉秀

明代 湛若水

东方有白水,西方有黑水。天地有玄黄,安得有二体。

白水亦是川,黑水亦是川。同是润下性,万善无二根。

谁来叹逝川,谁来此观澜。白日白川子,可以洗心言。

送总运李挥使还维扬诗

明代 湛若水

维扬李挥将,从我甘泉山。暂尔脱介胄,求闻俎豆间。

文武非二道,折冲即周旋。今将韬略技,化为转运贤。

异用本同体,君行宜勉旃。

三凤吟赠伦白山司成送母太夫人还乡

明代 湛若水

穗城有三凤,五色具文章。上止三珠树,百鸟惊回翔。

仲氏鸣壁水,将母还离方。离方朱鸟地,昼锦同辉光。

何时复来仪?圣人坐明堂。

赠增城学李东川迁大姚掌教

明代 湛若水

桂阳因忆何明府,临武明师迁大姚。舜日高悬万里照,沙溪复起云南谣。

附渡北行夜阻风山旗坑寄怀陈睡乡马怀瑞诸同宴

明代 湛若水

旦从故人宴,洒落坐高轩。一为风水坐,中阻荒洲壖。

起视迷四野,相忆夜漫漫。青蝇附马尾,利钝故随人。

贞女托所天,忧乐由夫君。总为物所误,中立无缠牵。

缠牵累千里,万事理固然。因兹悟至道,与君同勉旃。

参赞紫岩刘公有旨取回京用行在八月末予以祭告先之渡江作此奉赠

明代 湛若水

中秋秋高天气清,珠斗倒挂银蟾明。普照妍媸倒遁形,圣人建极泰阶平。

用意忠厚何含弘,衮衣东归众所荣。留后直向斗边行,予夙骏奔江北征。

不得离筵唱渭城,江水千寻不尽情。

吾增令尹盛剑崖回道少孤感严东溪翁教载成之而无矜伐之意也吾又感 ...

明代 湛若水

东溪溪上隐君平,济弱恩波及相城。思报感恩生我等,我歌聊为寿先生。

喜徐生一洙从薛中离于罗浮来见赠之六言

明代 湛若水

病足闭关谢客,谁带飞云扣门。云是中离弟子,遥宗孺子云孙。

赠人游南雍

明代 湛若水

游子涉江去,采采南涧芹。采之欲何为,岁暮寄怀人。

怀人自不远,岁暮行当返。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行行重行行,行过十八滩。一滩度一劫,见月出平澜。

夷险一不迁,心亨无所难。我曾此放歌,兹以为君言。

赠邓生君恪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君恪慕晦者,晦名在烟霞。知是素心人,宜住洞西家。

舆疾如罗浮赴约

明代 湛若水

初定居樵钓,足迹不下山。惟有罗浮念,未能断往还。

今晨妨蹇足,自往谁作难。挥手拨云破,舆疾出三关。

有约汾江彦,无负古林贤。人道在忠信,心期安可愆。

能办千里志,跛鳖到无前。

考室

明代 湛若水

丁丑孟冬吉,湛子辟烟霞。虽非鹿门胜,亦携庞公家。

乃开正义堂,乃建崇经楼。乐阁在堂前,茹芝在楼头。

有亭面西壁,丽泽双泉北。退轩后洞居,峻洁垂虹侧。

亦或考金钟,亦或击石鼓。前抚卧龙吟,后引九龙舞。

七曜明天经,三水察地理。俯仰参两间,其道一而已。

秋怀三首寄王庐陵阳明子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涉园采桃李,持以赠所知。非贵桃李颜,不言自成蹊。

岂无兰桂好,质以香自亏。默默牛医子,心期浩无涯。

送南京大鸿胪刘克柔

明代 湛若水

鸿胪出尚方,飘飘下五云。踟蹰即长路,瞻恋犹枫宸。

朱光发大夏,长养同维新。阳刚尚微郁,阴姤讵能沦。

两都景不殊,欣戚齐疏亲。斗杓解斟酌,羲和无停轮。

谁能回元气,祈此万年春。

送清远黄一山大尹致政西归

明代 湛若水

成均侍我问茶陵,垂翅清州觉老成。西归不系莼鲈念,拜状乌台即欲行。

新春写怀三首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黄鹂出幽谷,款款闻新音。感我伐木篇,长言被弦琴。

小弦意迫切,大弦纡思深。馀韵托南风,翻作龙场吟。

上以期琢玉,下以期断金。

贺中丞半洲蔡公平二南诗

明代 湛若水

楼台斧钺临边城,神武不杀称天兵。潢池弄兵非赤子,生黎熟黎皆苍生。

安南甫下下海南,一岁两鼓鲸波清。功成徒闻万骨朽,轮台诸将同留名。

寓楚云台赠汤民悦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驻马梅村坞,何心问钓船。别来浑梦寐,那更此延缘。

伯氏论知己,孤灯记昔年。白龙秋望里,还约酒杯传。

陪诸公瀛洲胜会 其四 呈李蒲汀少宰

明代 湛若水

翩翩李供奉,世号谪仙人。帝赍锦绣襟,笔下如有神。

明公泰山秀,鼎甲自宸遴。不薄南国游,渺渺江东云。

玉堂忝嘉会,律转物华新。再枉琼瑶篇,涤我胸中尘。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