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萨都剌
万山二水合,汇之为深渊。剑化亦已矣,过者尤凛然。
神物岂常处,入地忽上天。所以磊落士,岂为愚者怜。
次学士卢疏斋题赠句容唐别驾
疏斋落落谪仙才,句曲名山数往来。日读茶经医酒病,春从邻舍觅花栽。
昔年奏对含鸡舌,今日登临独凤台。赖有閒居唐别驾,寻诗猿鹤莫惊猜。
西湖绝句六首 其二
少年豪饮醉忘归,不觉湖船旋旋移。水面夜凉银烛小,越娘低唱月生眉。
雪米
万斛珠玑泻大荒,六丁谁为发天仓。云孙捧出南箕簸,月姊春来北斗量。
狼戾也知逢稔岁,贮储尤不济饥肠。风流灞上寻诗客,千古无人说秕糠。
送金德启之句容
元宵能几日,君去独何心。县市春灯乱,山村夜雪深。
乡情犹越分,诗句尽唐音。后会逢寒食,晴光满树林。
水龙吟 赠友
书高贤坊
穿松翠滴青骢马,过雨凉生白苧衣。三月已过四月半,柳花开尽楝花飞。
为九江方七高赋
匡庐山中有佳士,读书结屋青云松。读窗夜影紫翠动,落日照见香炉峰。
窥灯夜壁山鬼过,采兰东径仙人逢。危檐堕雪听风竹,古寺隔岭闻烟钟。
每思幽绝动归兴,岁晚落叶迷行踪。扁舟何日过湖口,分我半壁青芙蓉。
汉宫早春曲
女夷鼓吹招摇东,羲和驭日骑苍龙。羲环宝胜晓翠浓,梅花飞入寿阳宫。
寿阳宫中锁香雾,满面春风吹不去。鞭却灵鳌驾五山,芙蓉夜暖光阑干。
鸡人一唱晓星起,四野天开春万里。
送张都事南台
幕府三年冰雪里,清溪秋水照芙蕖。早霜两鬓厌为客,明月满船空载书。
忆惜中台簪豸角,曾封直谏动鸾舆。而今江海多归思,白发慈亲暮倚闾。
赓眠字韵
去年走马寻阳关,五里十里逢烽烟。孤臣泣血紫塞外,壮士倚剑青云边。
今年卧病在江海,呼儿夜读归来篇。结茅松壁知何日,饱听一枕松风眠。
季夏游杭灵隐诸峰
佛国群山快我登,烟霞踏破几层层。三天竺畔全无暑,六月松阴尺五冰。
元统乙亥
春到人间才十日,东风先过玉川家。紫薇书寄斜封印,黄阁香分上赐茶。
秋露有声浮薤叶,夜窗无梦到梅花。清风两腋归何处?直上三山看海霞。
高邮阻风
离家十日得顺水,不卸蒲帆一千里。忽然今日风打头,寸波寸水逆上流。
小儿造物不可测,昨日南风今日北。黄郎束手篷下眠,尽日閒看顺水船。
顺船得势如马走,相望招呼不回首。长风破浪我亦曾,顺逆偶尔非人能。
清凉亭衰柳
清凉亭上几株霜,脱叶难遮夕照光。依旧明年二三月,小童山下看鹅黄。
如梦曲哀燕将军 其二
宫锦袍,毡帐高,将军夜酌凉蒲萄。蒲萄力重醉不醒,美人犹在珊瑚枕。
送人兄弟相别
送兄南浦上,情思两悠悠。昆弟难为别,江山总是愁。
橹声摇夜月,帆影障寒流。后夜相思处,嗷嗷鸿雁秋。
赠道士陈华隐
早年濯足东海水,去卧华峰顶上云。收得九秋仙掌露,归来酌献武夷君。
过姑熟怀陈行之教授
经过姑熟多佳趣,卜筑黄花老亦佳。白发故人田负郭,青骢游子客为家。
郡斋檐雨閒棋子,官路山风过楝花。自笑欲归归未得,裁诗相忆墨翻鸦。
病中杂咏 其四
病形如瘦鹤,照影向清池。自有冲霄志,游鱼莫见疑。
和马昂夫登楼有感
倚遍阑干忆往年,南朝民物已萧然。空遗故国山如画,依旧长江浪拍天。
市井笙歌今渐少,御街灯火夜相连。青青门外秦淮柳,几度飞花送客船。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448篇诗文
登姑苏台 其二
赠歌者号梅芳二首 其一
谢人惠木犀
游崇禧寺有感
次韵寄茅山张伯雨 其一
层楼即事
病中夜坐
上京即事 其四
戏赠王本中柳枝词
赠谢舜咨羽士
野潜堂
题玄妙观玉皇殿
紫溪道中
云际感兴
送观志能分得君字志能与仆同榜又同南台从事考满北还
登众妙堂题商学士画雨霁归舟图
望鼓山
钟山遇风雨 其一
余与观志能俱以公事赴北舟至梁山泊时荷花盛开风雨大至舟不相接遂 ...
题李蓟丘画松
吴桥县古河堤
寄金坛元鲁宣差行操二年兄
病中杂咏 其七
春日登北固多景楼录奉即休长老二首 其一
满江红·金陵怀古
彭城杂咏
紫阳
晓上石壁滩
次韵寄茅山张伯雨 其二
灯蛾来 其二
病中杂咏 其六
都下同翰林诸公送御史尚游题紫骝马
游钟山感兴
天灯
夜宿升龙观
吴僧子庭古木竹
夜坐赠秀才
寄诸台掾二首 其一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 其一 焦桐
金陵道中遇雨寄功父光国
江浦夜泊
江南春次前韵
题界首驿 其一
送陈衡之之金陵
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时仆驰驿远迓至京复改徽政以诗赠别
连夜雨晴
平望驿道
赠莫州同年县尹米思泰
送王习灵新授宗师朝京
石林即事 其二
题焦山方丈
题隐上人房
戏王功甫
西湖绝句六首 其四
逢托克托景颜
快雪轩
道中漫兴 其二
京口城南次集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