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萨都剌
倦客重来忆去年,荒城斜日淡炊烟。民居星散无官讼,里巷秋深尽水田。
禾稼半生城郭里,槐花乱落县门前。路傍父老头如雪,共道文章令尹贤。
逢托克托景颜
市酒泻糟清似水,湖鱼出网白如银。买鱼沽酒丹阳郭,落日江南逢故人。
夜寒独酌 其三
江风吹浪十丈强,孤舟远客愁夜长。何如岁晚在家者,拥炉酌酒天昏黄。
蔡州鹅鸭持元济,滹沱马渡悲王郎。杯中有物且须尽,勋业满镜生秋霜。
次韵休上人见寄
山深树密鸣鸦肥,山人得句多清奇。深沈竹院白日静,焚香自礼天人师。
门前雨过岩花活,凉风萧萧袖衣薄。狂邻卧病在江城,怀抱思君空作恶。
如梦曲哀燕将军 其一
芙蓉花,为谁好,洞房昨夜将军老。将军老去空铁衣,漆灯照室人不归。
登乐陵台倚梧桐望月有怀南台李御史艺七夕后一日也
凉风吹堕梧桐叶,泻下泠泠露华白。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明月。
月高当午桐阴直,不觉衣沾露华湿。此时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吹笛。
夏仲书景
阶前萱草花开尽,堂上主人消百忧。门外凉风吹树急,江南五月似凉秋。
九日遇雨
佳期不负到重阳,细雨浓阴又可伤。试问东篱何处赏,有花无酒恼人肠。
云中过龙潭紫微观访道士不值
道人已跨龙潭鹤,童子能煎雀舌茶。一夜山中满林雪,客来无处觅梅花。
题刘山长雪夜板舆图
板舆行乐处,鹤发尽鬖鬖。人子谁无母,刘家独有男。
诸孙嬉掌上,阿母度溪南。玉宇光连夜,颜酡酒半酣。
芙蓉曲
满江红 金陵怀古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练湖曲
练湖七月凉雨通,白水荡荡芙蓉红。芙蓉红尽早霜下,鸳鸯飞去何匆匆。
茜塘女儿弄轻碧,鸣榔声断无消息。清波小藻出银鱼,落日吴山秋欲滴。
望湖楼上云茫茫,鸟飞不尽青天长。丹阳使者坐白日,小吏开罂宫酒香。
倚阑半醉风吹醒,万顷湖光落天影。挂冠何日老江南,短褐纶巾上渔艇。
过淮河有感
淮水清,河水黄,出山偶尔同异乡。排空卷雪势莫当,随风逐浪庸何伤。
东流入海殊不恶,万里同行有清浊。
李清庵见过
采石仙人携酒来,病怀今日为君开。何人更有八十岁,与子须倾三百杯。
《金缕》歌残银烛短,锦袍醉倒玉山颓。明朝酒醒重相见,杖屦江村看腊梅。
京城访揭曼硕秘书
城中车马多如云,载酒问字无一人。碧桃花开光艳艳,砚池水暖波粼粼。
先生楷书白昼静,家童画纸乌丝匀。落花满地送客去,十年不见江南春。
马翰林寒江钓雪图
天寒日短乌鸦啼,江空野阔黄云低。村南村北人迹断,山后山前玉树迷。
歌楼酒香金帐暖,岂知篷底鱼羹饭。一丝天地柳花春,万顷烟波莲叶晚。
风流不数王子猷,清兴不减山阴舟。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寻羊裘。
还君此画三叹息,如此江湖归未得。洗鱼煮酒卷孤篷,江上云山好晴色。
宿陵口寺
西风落叶陵口寺,薄暮钟声送夕阳。酒醒不知过夜半,开门满地月如霜。
秋日池上
顾兹林塘幽,消此闲日永。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天清晓露凉,秋深藕花冷。有怀无与言,独立心自省。
再过界首驿
二月好风吹渡淮,满湖春水绿如苔。满船到岸人多识,楚馆题诗客又来。
近水人家杨柳暗,禁烟时节杏花开。一满迢递三山远,海上星槎几日回。
次程宗赐二首 其一
一冬雨雪天涯客,千里云山马上诗。记得小红楼畔梦,杏花春雨早寒时。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448篇诗文
道中漫兴 其二
王孙曲
偕杨善卿丘以敬刘载民游法云寺以色即是空分韵得即字
京口城南次集 其二
题鸦浴池
镇江寄王本中台掾
道傍萱花
句曲赠清玄道士陈玉泉朝京还山复拜广陵观
寄中台照磨子徵
拥炉夜酌嘲张友寄诗谢
新夏曲
江城玩雪
吴山女道士
宿玄洲精舍芝菌阁别张伯雨二首 其一
西宫春日与吴锦衣赋
送僧还江西
移梅
寄王御史
百禽歌
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时仆驰驿远迓至京复改徽政以诗赠别
宿玄洲精舍芝菌阁别张伯雨二首 其二
戏友人
寄奎章学士济南李溉之
登姑苏台 其二
宿龙潭寺
补题淮西送王仲和从事诗卷
赓眠字韵
次王本中灯夕观梅
宿经山寺二首 其二
题焦山方丈
次王叔能侍御史
次韵送人还茅山
腊尽过练湖
宿青阳云松台 其一
江浦夜泊
夜坐赠秀才
马上偶成
雪霁过清溪题道士江野舟南馆 其二
道中风雨
游崇禧寺有感
寄奎章学士济南李溉之 其二
奎章阁感兴 其二
如梦曲哀燕将军 其三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其八
送丁太初赴永嘉学正十八韵
答茅山道士见寄
次崔镇壁间韵
游梅仙山和唐人韵 其三
酹江月 过淮阴
和友人游鹤林韵
夜过白马湖
和韵三茆山呈张伯雨外史
仆官燕南照磨大名文济王重赐綵二端赋诗以谢
赠来复上人四首 其二
茅山玄洲精舍有道士号紫轩又号木通生白日坐解遗书其徒许道民者至 ...
过嘉兴
端居书事答翟志道知事见寄韵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