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萨都剌
萱草花开山路头,内家景致落林丘。风尘不改好颜色,应与行人消百愁。
题二宫人琴壶图
行云留影雪弄香,藕丝织翠芙蓉裳。春风拂拂兰蕙芳,金殿不锁双鸳鸯。
冰弦素手弹凤凰,玉壶投矢声玎珰。花落无人春寂寂,侍女空抱琵琶泣。
谁知绝代有佳人,不解倾城与倾国。笙歌别院留春住,婵娟千古蛾眉妒。
却笑长门闭阿娇,黄金好买相如赋。
病中杂咏 其三
门系青骢马,多应问病人。小官好疏散,莫讶懒衣巾。
到闽二首 其二
潮水通城蚬蛤肥,万株红荔艳晴晖。守臣只恐山飞去,高筑闉阇锁翠微。
病中夜坐
江树花开午夜春,绿香吹散隔帘云。吟诗思苦家人骂,捣药声高邻舍闻。
惟有工程餐白术,亦无心事对红裙。消愁且喜楼西畔,明月一池蛙乱喧。
高邮至邵伯二首 其二
几度秋深未到家,满湖开遍水红花。远人日日频中酒,明月扁舟索买瓜。
宿玄洲精舍芝菌阁别张伯雨二首 其二
竹树忽闻乾鹊鸣,明朝归计候新晴。明楼无处有秋意,暗雨空山如海声。
叶落窗虚开鹤步,峰回路合断人行。谁知昨夜玄洲客,剪烛题诗过二更。
道傍萱花
寄野堂
忆昔相逢春莫天,道傍杨柳尽飞绵。池鱼出水将三尺,竹笋成林又一年。
高士已成招隐赋,行人未办买山钱。野堂灯火清秋夜,何日联床听雨眠。
寄王伯循诸公 其三
飘飘鹤林僧,布袜青鞋双。长江飞锡渡,海磬鱼龙撞。
远来作偈别,楚雨鸣秋窗。振锡独归去,天花飞满江。
平望驿道
左带吴松右五湖,人家笑语隔菰蒲。风涛不动鱼龙国,烟雨翻成水墨图。
越客卧吹船上笛,吴姬多倚水边垆。鉴湖道士如招隐,一曲他年得赐无。
入闽过松陵
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日暮江东寄相忆,欲从秋水剪芙蓉。
题淮安王氏小楼
拂晓楼窗一半开,楼前昨夜浪如雷。满江梅雨风吹散,无数青山渡水来。
西湖绝句六首 其四
惜春曾向吴船宿,酒渴吴姬夜破橙。蓦听郎君呼小字,转头含笑背银灯。
游梅仙山和唐人韵 其三
仙人不可见,借鹤过仙家。夜卧千峰月,朝餐五色霞。
祠空风扫叶,人去鹿衔花。归隐知何日?分炉学鍊砂。
登乐陵台倚梧桐望月有怀南台李御史艺七夕后一日也
凉风吹堕梧桐叶,泻下泠泠露华白。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明月。
月高当午桐阴直,不觉衣沾露华湿。此时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吹笛。
赠钦师
随缘驻瓶锡,顶雪已差差。莫道禅非学,心空不废诗。
至龙潭驿
野草山花知姓字,人生踪迹似浮萍。人冲细雨空江白,鸟没长淮远树青。
今夜故人离水驿,明朝别酒尽沙瓶。匆匆又入丹阳去,暮鼓晨鸡已候听。
过鲁港驿和贯酸斋题壁
吴姬水调新腔改,马上郎君好风采。玉郎一去春草深,谩有狂名满江海。
歌诗呼酒江上亭,墨花飞雨江不晴。江风吹破蛾眉月,我亦东南西北征。
送广信司狱
江城六月凉雨馀,吴郎买舟之鹅湖。江南酌别酒满壶,酒尽落日青天孤。
如君俊气江海少,奇语惊人天所宝。春莺乳燕绿窗深,酒醒梦回银烛小。
江东子弟多少年,见君丰采如神仙。时明刑措日无事,檀板且下鹅湖船。
鹅湖山下秋稻熟,鹅湖山前秋水绿。五风十雨乐太平,肯使人间有冤狱。
平川幽居 其二
九曲溪行尽,平川隐者居。看家留白鹤,度竹借蓝舆。
架上多丹药,床头有古书。汉廷论封禅,应问马相如。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448篇诗文
题朱泽民画雪谷晓行
寄王伯循诸公 其四
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 其一
游长干寺
过紫薇庵访冯道士 其三
题李蓟丘画松
题鸦浴池
寄中台照磨子徵
赠来复上人四首 其二
溪行中秋玩月
题玄妙观玉皇殿
蛾眉云谢照磨李伯贞遗白石
病中寄即休上人
寄茅山谢舜咨
登乐陵台倚梧桐望月有怀南台李御史艺,七夕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 其五 败裘
再泊钓台次鲜于伯机韵
京师春夜呈宋礼部
西湖绝句六首 其三
寄奎章学士济南李溉之
忆鹤林即休翁
吴真人京馆画壁
招隐首山分韵得生字
虾助诗
题淮安王氏小楼 其三
高邮至邵伯二首 其一
吴姬曲
宿曲阳仙馆
赐恩荣宴
京城春日
过赞善庵
寄中曹学士除浙江财赋总管闻至姑苏
石门怀舜咨夜坐
送观志能分得君字志能与仆同榜又同南台从事考满北还
宿陵口寺
移梅
题界首驿 其二
吴僧子庭古木竹
清凉亭衰柳
石林即事 其二
送鹤林长老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其四
戏王功甫
赠谢舜咨羽士
高邮阻风
宿化阁渡口阻风 其一
镇江寄王本中台掾
层楼即事
黄河夜送西台御史张子寿时新除湖广佥宪
赠弹筝者
赠学古澹上人
还台偶成 其一
送欣上人笑隐住龙翔寺
云际感兴
江馆写事
送李恕可随王宗师入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