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萨都剌
湖海相逢若弟昆,丈夫志气共谁论。江山如此苦多梦,风雨萧然忽过门。
为客尚嫌吴俗薄,哦诗久别楚音存。明朝北固楼中去,共听江声倒百樽。
和韵题石城峭壁
离宫长蓬蒿,画栋落花綵。翠华不复游,空馀石城在。
马蹄踏云霞,鸟声隔烟霭。老僧喜客来,山中深似海。
寓台城寄吴宗师
金陵城外凤凰台,夜夜吹箫独自来。不见仙人倚歌和,白鹤飞下还飞回。
酹江月 游句曲茅山
过赞善庵
夕阳欲下行人少,落叶萧萧路不分。脩竹万竿秋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游钟山感兴
骢马穿松到上方,南巡辇路碧苔荒。禅僧白首看行殿,山鬼黄昏避御床。
云冷夜无龙在钵,日长时有虎巡廊。小桃十月开如锦,犹带前朝雨露香。
长门秋漏
上壶注水水缕明,中壶激箭移银星。中龙宛转吐余毒,闷杀长门不寝人。
情云心上如火色,泪涛湿透银蟾白。三百六旬尚可支,二十五声消不得。
何人夜扣相如扉,千金买赋成何迟。男儿酒后多情思,此意文君知不知。
元子游戏竹木
元君磊落谁与同,秃笔一扫俗子空。萧条瘦竹卧疏雨,槎枒老树悬春风。
野人卧病在京口,见君此画心神融。何人识此岁寒景,为我进入蓬莱宫。
延陵曲
延陵庙西落日低,延陵庙前春草齐。千金公子去不返,淡云苦竹斑鸠啼。
岁云暮矣 其三
岁云暮矣,子将焉行。江南木落天雨霜,娟娟美人淮水傍。
淮水不回头,行人上小舟。
再泊钓台次鲜于伯机韵
富春山下桐江渡,今古舟车南北路。敢将一片利名心,重宿高人钓游处。
客星去后无人住,苍山白水还朝暮。沙鸥也解避红尘,见人飞上沧洲去。
泊江家步无月同孟志学小酌溪上 其一
把酒无从邀月色,共君且复听滩声。夜深灯影青溪上,鱼尾摇船亦有情。
酹江月 任御史有约不至
寄呈江东廉使王继学
瓜步遥闻鼓角声,淮船夜过石头城。当年岭海家何在,此日江湖梦亦清。
紫塞秋风初度雁,玉堂夜月旧闻莺。秪应王谢风流在,卧治山东足令名。
上京即事 其二
沙苑棕毛百尺楼,天风摇曳锦绒钩。内家宴罢无人到,面面珠帘夜不收。
赐恩荣宴
内侍传宣下玉京,四方多士被恩荣。宫花压帽金牌重,舞妓当筵翠袖轻。
银瓮春分官寺酒,玉杯香赐御厨羹。小臣涓滴皆君赐,惟有丹心答圣明。
寄王伯循诸公 其三
飘飘鹤林僧,布袜青鞋双。长江飞锡渡,海磬鱼龙撞。
远来作偈别,楚雨鸣秋窗。振锡独归去,天花飞满江。
过嘉兴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十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十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
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晓上石壁滩
龙溪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浪花飞雪洒石壁,船尾落月倾金盘。
越儿卧篙头刺水,露重布帆风不起。近山钟动石楼中,隔水鸡鸣烟树里。
过江日日水与山,诗人得趣如得官。白云遥在太行北,何日归舟下石滩。
送李恕可随王宗师入京
借得茅山鹤,乘风飞上天。江声近九里,客路已三千。
禁阙红云上,家乡碧海边。待闻金马诏,复见玉堂仙。
舟中题画卷
两岸好山如画,丹崖翠壁楼台。爱杀南闽风景,小官何日归来。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448篇诗文
京城立春
夏仲书景
游铁塔寺
句曲赠清玄道士陈玉泉朝京还山复拜广陵观
梦登高山得诗 其一
西宫即事 其二
西宫春日与吴锦衣赋
到闽二首 其二
春日侍驾游香山
过江东驿次王侍御韵
上京即事 其一
病中杂咏 其三
寒食马上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 其二 蠹简
过延平津 其一
吴桥县古河堤
寄习思敬
西湖绝句六首 其五
溪行两岸皆芙蓉桂花余喜遂赋此诗
度闽关二首 其二
奉次参政继学王先生海南还桂林道中韵
宿曲阳仙馆
道中漫兴 其二
题冶城道士稽秋山卷
如梦曲哀燕将军 其八
未归
泊江家步无月同孟志学小酌溪上 其二
梦登高山得诗
初到闽
题焦山方丈
皂林道中
题吕城葛观
游崇禧寺有感
钟山遇风雨 其二
为九江方七高赋
送外舅慎翁之燕京
云中过龙潭紫微观访道士不值
彭城杂咏 其三
题界首驿 其一
次程宗赐二首 其二
还台偶成 其一
和经历杨子承晓发山馆
清凉亭衰柳
题淮安王氏小楼
满江红·金陵怀古
石上晚酌天章台 其二
寄诸台掾二首 其一
酹江月 过淮阴
寄中台王本中
寄即休翁三首 其二
游梅仙山和唐人韵 其二
和閒閒吴真人二首 其一
题南宫子蜡嘴图
寒夜怀京口韵
送广信司狱
宿延陵昌国寺书于上人房二首 其二
秋日寓钱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