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天柱山图

题天柱山图

唐代 戴叔伦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诗人戴叔伦的古诗

调笑令·边[2]草

唐代 戴叔伦

边[2]草,边草,
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
胡笳[3]一声愁绝。

曾游

唐代 戴叔伦

泊舟古城下,高阁快登眺。大江会彭蠡,群峰豁玄峤。
清影江空明,黛色凝远照。碑留太史书,词刻长公调。
绝粒感楚囚,丹衷犹照耀。怀哉不可招,凭阑一悲啸。

杂曲歌辞。新别离

唐代 戴叔伦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湘中怀古

唐代 戴叔伦

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
楚亭方作乱,汉律正酬功。倏忽桑田变,谗言亦已空。

将巡郴永途中作

唐代 戴叔伦

行役留三楚,思归又一春。自疑冠下发,聊此镜中人。
机息知名误,形衰恨道贫。空将旧泉石,长与梦相亲。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

唐代 戴叔伦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
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
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
京辇辞芸阁,蘅芳忆草堂。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泛舟

唐代 戴叔伦

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水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烟迷。
夜静月初上,江空天更低。飘飘信流去,误过子猷溪。

题天柱山图

唐代 戴叔伦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精舍对雨

唐代 戴叔伦

空门寂寂澹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向白云晴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暮春沐发晦日书怀寄韦功曹沨李录事从训王少府纯

唐代 戴叔伦

朝沐敞南闱,盘跚待日晞。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
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登高取一醉,犹可及芳菲。

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同字)

唐代 戴叔伦

高会吹台中,新年月桂空。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
细草萦斜岸,纤条出故丛。微文复看猎,宁与解神同。

敬酬陆山人二首

唐代 戴叔伦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唐代 戴叔伦

巨孽盗都城,传闻天下惊。陪臣九江畔,走马来赴难。
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单车不可驻,朱槛未遑攀。
故人出相饯,共悲行路难。临岐荷赠言,对酒独伤魂。
世故山川险,忧多思虑昏。重阴蔽芳月,叠岭明旧雪。
泥积辙更深,木冰花不发。郑君间世贤,忠孝乃双全。
大义弃妻子,至淳易生死。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馀里。
骏马帐前发,惊尘路傍起。楼头俯首看,莫敢相留止。
拜阙奏良图,留中沃圣谟。洗兵救卫郡,诱敌讨幽都。
名亚典属国,良选谏大夫。从容九霄上,谈笑授阴符。
卢生富才术,特立居近密。采掇献吾君,朝廷视听新。
宽饶狂自比,汲黯直为邻。就列继三事,主文当七人。
可怜长守道,不觉五逢春。昔去城南陌,各为天际客。
关河烟雾深,寸步音尘隔。羁旅忽相遇,别离又兹夕。
前悲涕未干,后喜心已戚。而我方老大,颇为风眩迫。
夫君并少年,何尔鬓须白。惆怅语不尽,裴回情转剧。
一尊自共持,以慰长相忆。

江馆会别

唐代 戴叔伦

离亭一会宿,能有几人同。莫以回车泣,前途不尽穷。

行营送马侍御

唐代 戴叔伦

万里羽书来未绝,五关烽火昼仍传。
故人多病尽归去,唯有刘桢不得眠。

送道虔上人游方(一作方干诗)

唐代 戴叔伦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答孙常州见忆

唐代 戴叔伦

画鹢春风里,迢遥去若飞。那能寄相忆,不并子猷归。

宿城南盛本道怀皇甫冉

唐代 戴叔伦

暑夜宿南城,怀人梦不成。高楼邀落月,叠鼓送残更。
隔浦云林近,满川风露清。东碕不可见,矫首若为情。

长沙送梁副端归京

唐代 戴叔伦

奏书归阙下,祖帐出湘东。满座他乡别,何年此会同。
藉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且莫乘流去,心期在醉中。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

唐代 戴叔伦

丝管霜天夜,烟尘淮水西。明朝上征去,相伴醉如泥。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4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