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善住
小麦青青大麦黄,涧松风急夜声长。屩穿细路春泥滑,花落清渠野水香。
岭上独留云作盖,村边多见石为梁。枫桥寺转阊门近,回首西山已夕阳。
暮春杂兴五首 其四
春光欲老绿阴寒,稚笋搀空已作竿。无限好山都不见,乱云斜雨满阑干。
陪山村先生白提举宅清集
展席当清昼,凭轩野思饶。苔随屐齿陷,雪入酒杯消。
看竹鹤先舞,弹琴梅自飘。风流馀二老,相对话前朝。
宿山寺次韵子封先生
暝投云际寺,深殿一灯微。海底月已出,山中僧未归。
涧声经雨急,林影入秋稀。明发寻征道,还愁露湿衣。
己未夏日杂兴四首 其二
落尽红芳见绿阴,小桥流水雨馀深。市楼横笛谁家子?吹得残阳下远岑。
暮春杂兴五首 其二
门掩东风柳色深,暮寒脉脉透衣襟。春天最是无凭准,一日才晴一日阴。
送人入杭寻弟及谒山村先生
之子难忘骨肉情,远寻仲弟入杭城。好山半乡舟中看,佳句多于枕上成。
驿路牛羊归暮色,江桥鼓角动秋声。端淳耆旧今无几,为问湖边老净名。
如镜师剪竹四竿植为莆桃架其一适活要予赋诗遂作此以塞请云
苍筤剪得出遥林,架就危棚近壁阴。柔蔓未垂珠落落,短梢先挺碧沈沈。
月明乱影翻秋几,露冷清声入夜琴。养取间门表孤直,莫教容易俗尘侵。
忆王孙 山居
半生长是白云间。猿鸟渔樵共往还。倚个乔松看远山。
少机关。世上何人似我闲。
谒金门 赠雕銮匠 以上十三首八千卷楼藏钞本
宝带桥
运得他山石,还将石作梁。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
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涛声当夜起,并入榜歌长。
春日杂兴二首 其一
野塘风紧涨涟漪,桃李春寒发尚迟。山色晚晴青不了,倚筇忘却立多时。
月夜四首 其四
阴虫切切啼秋露,凉月娟娟照夕风。鸾凤几曾栖枳棘,鸱鸮多是占梧桐。
人皆酤酒追陶令,我独栽莲学远公。堪笑当年槐国梦,黄粱未熟已成空。
舟次江亭
归思悠悠极渺冥,暂维舟楫并长亭。春江水暖蒲牙白,野岸烟销柳眼青。
鸣犊带声登废垄,征鸿和影度遥汀。不知何处吹桐角,独立天涯泪欲零。
舟次盘门过无得院
篷窗兀坐听鸣蝉,满目阴云欲雨天。山隔坏城悬落日,树连荒驿带苍烟。
临流石马何年墓?种竹人家有钓船。至老相寻能几度,更挥青盖访林泉。
浣溪沙 初夏
暮春杂兴五首 其一
野水浮来半落红,不须惆怅怨东风。春归毕竟归何处,还在溪光柳影中。
暮春杂兴五首 其五
红药花开春欲归,绿杨阴暗燕争飞。晚来一阵东风雨,又送馀寒上客衣。
嘉定显庆寺
舣棹逢精舍,松扉昼不扃。暮云兼雨黑,寒树带烟青。
鸟散庭还静,龙归水自灵。徘徊未能去,石塔语风铃。
西斋秋夜
晚雨过江城,西斋秋气清。梦回孤枕上,无处不虫声。
春日至钱塘阻雨首寄山村先生
客窗灯暗曙钟残,泥潦从衡路未乾。满目云山留我好,一楼风雨见君难。
湖边雪尽梅应早,吴下春迟麦尚寒。南渡耆英久寥落,岂知犹有故衣冠。
善住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60篇诗文
忆王孙 渔者
朝中措 桃源图
忆王孙 有怀
月夜四首 其三
阳山道中二首 其一
钱唐感旧
忆王孙 咏柳
临江仙 春暮
赠日本僧
次韵山村先生二首 其一
赠叔恭
月夜四首 其二
次韵山村先生二首 其二
与无照暮出西郊
自阳山归舟中作
送白云之鄞
卜算子·夜月照西风
过石湖
登报恩寺阁
己未夏日杂兴四首 其一
行中
寄西峰隐者
己未夏日杂兴四首 其三
过林逸人次韵岩栖翁
经故人所居
子虚以湘竹杖惠予兼贶以诗遂依韵答之
菩萨蛮 灯夕次韵
月夜四首 其一
宿报恩寺
寄宋子虚
春杪登苏台
少年游 次韵
送日上人还吴淞
朝中措 虎邱怀古
阳山道中二首 其二
暮春杂兴五首 其三
无照林亭
万里江山图
寄岩栖翁
己未夏日杂兴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