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昔之日,此井竭。今之日,此井渫。水由地中,功上出叶。
往来汲汲寒泉洌,六月焚如道无渴。君不见朝宗江汉在此州,水哉能止还能流,召棠蔽芾今歌周。
至亡女七儿墓
日无光兮风色寒,望儿坟兮心悲酸。坟有土兮土有棺,儿咫尺兮欲见难。
浇浇坟头酒易乾,纸成灰兮散漫漫。散漫漫,魂不返,清泪下兮盈酒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二 湍涧
七池流且汇,一水犹在山。萦回忽成文,至此将下田。
卢侍御师邵书来言黄州定惠院海棠今岁甚盛此花余十一年前补植也师 ...
齐安花满海棠枝,书到真胜梦见之。已喜栽培犹有地,却怜吟赏不同时。
江边一舸还谁问,坡后千年又此诗。若论品题吾晚矣,为君聊复倒清卮。
绣岭寿藏四景 其二 右松
松兮离立,兄及弟矣。二龙乘云,独未离乎地也。古亦有言,维德不孤。
贤哉大夫,我作寿域,宜有此夫。
谷日阴寒微雨寄友用前韵
春来何处去何之,江郭寒多意故迟。江亦有情争欲吐,草应无力暂如萎。
迎盘送菜吴人俗,拔剑弹琴杜老诗。最是三桥灯市近,与君先订上元期。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二 河女之章
潮何为何不回,人何之何不起。父生何女生,父死何女死。
岁复岁何江滨,人之心何潮水。潮水何有声,伯姬何有灵。
纷两涯何观者,孰父子何无情。秋冥冥何江峰青。
月正四日至山中
晓出城门望九峰,风光处处与人逢。不知雪后春多少,绣岭庭前看种松。
拟谒李旴江祠
旴江傍群山,何处李公墓。城西深树林,宛转通细路。
秋雨漫如丝,沾湿兼瘴雾。缅怀千载人,乃独缺瞻顾。
惟公力古学,虞周在襟度。平生抱遗经,芜径倏超惊。
周行日千里,不识草多露。典谟二三语,一笔万蛟负。
横亘天地间,精光破昏暮。大哉忠孝词,居然见公素。
宝也晚且愚,焉能踵高步。耿耿结中怀,所向惟恐误。
何当洁芳尊,再拜酬夙慕。
思萱为吴太学辂作
伊昔母在萱正华,儿呼母应春满家。而今见花不见母,家道犹春儿独苦。
苦心对花花亦愁,恸哭披图春复秋。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十二 雪浪石菖蒲
坡翁爱兹石,铭在莲花盆。吾以种菖蒲,珍重如前闻。
拜石图
风骚回首一茫然,漫浪如公亦可怜。懒是拜人偏拜石,至今犹说米家颠。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 其四
鹿洞本无洞,鹅湖亦无湖。勿谓吾台小,中涵太极图。
怀罗台州兼柬余郡推
十年雅意属台州,珍重罗侯代顾侯。勘易客来缘我送,采诗人去为谁收。
东郊灵雨春中驾,北极明星海上楼。政暇从容对参佐,郡推元有古风流。
奉次涯翁先生写真 其二
后天不老是公身,今作人间野服人。若问向来黄阁地,东阑芍药有馀春。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十三 两知亭
天涯一归客,海内两知音。万古泉声在,应知此老心。
送程副使用素翁韵
赤壁舟移一夜风,十年晤语几回同。向来鸣是周冈凤,何处乘非汉道骢。
伊洛渊源新浚后,江湖幽隐旧游中。遥知素老相逢地,太白楼高月满篷。
喜介夫刘大参至
十五年前别故人,西南川陆每驰神。初心道德君无负,晚节山林我亦真。
杏树坛边怀旧雨,梅花国里认先春。安成去后长悬榻,诗话于今又一新。
和浦文玉观水 其四
万壑正横流,我方浚泉水。山灵如有知,应笑我为此。
我泉亦何心,一道苍茫里。沧浪复沧浪,野歌听孺子。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七 荷池
采采兮荷华,西之渚兮东涯。水天风兮香远,淹中洲兮日斜。
送徐耕隐
白头京国为谁来,星聚应占近上台。天下仲淹元老在,山中宏景隐君回。
竹林有句人争和,云岫无心鹤漫猜。相业家声千百世,义庄新倚洑溪开。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与王山长行精舍中
又荅林镇江
咏梅花菊
闻庞方伯元化讣
次王郡公煎茶行
雪中题陈工部画用苏韵
寄储静夫太仆
将至广信寄娄诚善 其二
绣岭寿藏四景 其一 左石
陆全卿夜过锡代东 其二
赠董道卿三绝 其三
巨然山寺图用虞邵庵韵
酒间短歌次吴太史
次杨仪部韵题陆章丘卷
正月二日避客山中遇雪
送黄梦弼还江阴
寿毛夫人
松风阁坐圆金方益二僧和莫东川诗来呈用韵赏之
赠郴阳何都宪子元巡抚云南 其二 述职方事
问彭明府之疾
题卧龙庵用晦翁韵
十月望日冯按察邀予登璨山高处观庐仙丹井至于新筑中台上台述兴二 ...
精舍奉安忠定祠
送殷时衡应贡之京
为文玉乞花有诗见谢次韵答之
谢王郡公送鹿
再荅王郡公
次韵寿刘鸿胪
戏荅许东庐 其一
王中书画菊
观沧浪吟卷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四 桑洲
舟中怀李方伯惟诚集杜二绝 其二
杭太仆东卿自滁阳以诗来慰次韵答之
寄吴嗣业
除夕勋侄送红酒
送刘用熙
睡起偶书 其二
剑江道中
为李惟诚题画
建昌道中见杏花
梦药诗
寄题阁老费公至乐楼
雨中自堠阳还冉泾
思山翁辞二首 其二
奉怀素翁先生
为顾西津题画
灯夕前二日观灯屏于秦国英紫薇厅
夏日书事 其一
山行纪事
闻李絅庵计
晚酌吴太史新第用送吴中孚韵
将至安仁秦择之来迓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 其一
雨中与叶美春
寄题钱水部诗冢次沈石田韵
三一亭诗为俞吏科作
幸庵司马寄节孝堂三大字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