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今之异人刘牧龙,绰有两汉先秦风。等閒踪迹不肯露,下混此世将无同。
或时耿耿作怪语,恍忽使我难形容。殷彝周鼎初出土,置在清庙明堂中。
又如江水撞石钟,天然音调非人工。蛟龙跃舞送雷雨,倏歘霁景留云松。
直将飞步泰华峰,沐浴沆瀣观洪濛。身骑白鹤真自适,口啖紫芝犹未穷。
彼哉皦皦不解事,唯子能固还能通。我今规子复有说,古来夷隘惠不恭。
吁嗟此别拟三载,河淮合流日夜东,尚友千古谁其从。
观荷永言 其四
夕坐当花前,怀人思悠然。玉井起作者,诗成已千年。
云庄十石辞 其十 拱北
有石兮应星,万古兮北向。夕下拜兮老臣,有天临兮在上。
辛丒下第还重过开利寺
奔走尘途已半年,扁舟重系寺门前。分明记得离家日,古殿寒灯月满天。
杭太仆东卿自滁阳以诗来慰次韵答之
十年京国斯文谊,千里滁阳一纸书。老去节应惟义重,世间物总是身馀。
还将旧篆题新树,已作新堂换旧居。更有高篇吟且讽,向来愁思尽消除。
古琴为外舅题
流水高山不在琴,无声那得有知音。长松落落秋风里,吹尽凡缘剩此心。
钱元抑春日过访用文内翰韵 其三
中年笔砚未曾荒,新稿相将满旧堂。湖上行人时指点,钱家村是郑公乡。
谢王郡公送鹿
书院初成路亦开,呦呦鹿自郡堂来。廿年却醒庐山梦,春草还生点易台。
春日访知微门焉未应诗以嘲之
剥啄应松声,客去僧未起。僧病一春过,老却山中杞。
月中对菊口占二绝 其二
南邻索菊东邻送,只欠江州酒榼来。数月苦心三日赏,一般清艳两家开。
观东山草堂赋墨本
湖南刘是江东谢,千古清风两草堂。归去有词涯老在,人间漫许晋文章。
得罗建宁和篇复用韵
君向江郎看石来,冯家池上复登台。奇踪漫谓星辰陨,秀色还从雨露培。
杖者几须梧竹制,仙家衣是薜萝裁。若教移置钟山下,何处金声更赋台。
戏荅许东庐 其一
春晚天涯有所思,诗来刚值落花时。青青竹笋真如玉,珍重还教棘护篱。
发书于凤山有虚名为累一言因用杜诗起句
才微岁晚尚虚名,一夜惊心白发生。贫有图书应入梦,老于庐屋未忘情。
寒凉正值风来朔,霁爽还逢月出庚。便作西轩依旧室,馀灰扫尽地初平。
用前韵寄秦中丞
一介南来得两书,高秋松菊自幽居。高才江汉兵荒后,吾道山林疾病馀。
宪节故应随有鹤,儒餐真合食无鱼。瓣香为致华容否,梦里怀人玉不如。
雨中柬文玉 其一
雨中闭阁自焚香,门外诗来故故忙。梦里风骚犹远在,却教白日破羲皇。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二 水鉴楼
楼吾俯兮清流,流之汇兮幽幽。日徘徊兮延伫,将舍此兮焉求。
庐山谣用李韵
庐山倚南极,乾坤一高邱。绝顶有佳处,可作仙人楼。
诏书命我访奇品,等閒却遂平生游。白鹿洞在五老傍,我来讲席重铺张,青云见彩霞生光。
玉声左右泉不断,我行东峰涧有梁。眼明还直西南望,澄湖烟水俱苍苍。
不知乘舟者谁子,望我应恨天衢长。庐山如庐几万间,与仙作主去复还。
黄尘滔滔似海水,此山即是蓬莱山。载歌唐人诗,我句亦时发。
九江秀色行揽之,楚帆风送飞鸿没。五老五老真有情,万峰之中独自成。
何时拄杖往参立,上呼群仙下紫京。笑攀北斗挽银汉,共洗浊世邻太清。
无鱼
沽海富鱼虾,过者多买食。异哉有今年,兹物或几息。
载歌丰年诗,临渊三太息。
立春日山中与国臣弟饮泉上
夜来风力苦难支,晓爱晴光起海涯。春在土膏初动处,寒留雪冻未消时。
梅花偏是山中早,松骨还于岭上奇。醉后一觞泉石畔,漫因老弟再题诗。
送朱推官
曾从天际望苍梧,西向浔州莫问途。狱讼岂应轻郡国,经纶未必负江湖。
文书散后诗还有,车服临时牒并无。指日听宣风宪召,郁林船石又东吴。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九月八日足许州旧句
偶过听松听竹间泉
江雨来
马巡按访我山中精舍
赠传神吴芳远
得浦丽水讣
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其一
正月二日避客山中遇雪
寄莫如山二首 其二
庐山览秀四咏 其二 怀鹿
雨中柬文玉 其二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七 兰畹在
擒虎行
陶节妇
蒙斋 其二
送黄梦弼还江阴
海棠 其三
又明日作
问彭明府之疾
有怀彭司马
夏日书事 其一
送徐耕隐
上巳日私试诸生于二泉精舍
代风答
闻诏从侍养之请
山中看梅简如山襄甫 其二
将至广信寄娄诚善 其一
为李惟诚题画
闻歌 其二
又用前韵寄林镇江
泉上赠钱水部
送钱太常使毕还朝次韵
楚江渔父图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五 静清深处
喜鹊图
赠惠训术秋山
送葛泉州
次见素翁送子 其二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三 小海唱
赠赵羽人
喜介夫刘大参至
两节妇诗
貘皮行
赠李听鹤
红梅一首用涯翁壬申岁韵
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其三
望云庵为林提学题用素翁韵 其一
谒文信国祠
春日登莫氏溪山清兴楼
题竹送李司训
为葛元兆题扇
别后述事
点易台八首答张侍御汝立 其四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十二 滴露泉
送黄司训
春日奉次涯翁老师 其一
晚坐有怀
吴太史画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