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中送春三绝 其三

山中送春三绝 其三

明代 邵宝

苦雨却怜新水涨,喜晴还怪野花开。野花径畔春将去,新水桥边晚未回。

诗人邵宝的古诗

赠李听鹤

明代 邵宝

握手论心廿载前,山人骨相半神仙。而今青眼还相见,笑指乔松不问年。

鹤饥

明代 邵宝

鹤饥不啄溷,长鸣振林柯。主人自谋振,粟贵如尔何。

野老馈麰麦,升斗云已多。呼鹤就庭沼,饮之以清波。

汝寿未易量,无为叹蹉跎。

怡琴图为唐勉之赋 其一

明代 邵宝

有弦不若无弦妙,人以声音我以心。坐对南风天籁起,更于何处觅吾琴。

次杨仪部韵题陆章丘卷

明代 邵宝

信州分司方晓起,忽闻客报惊我耳。忽边揖罢始知君,何不先驰书一纸。

与君登第俱少年,俯仰于今几星纪。中间往往见文章,出入韩苏窃钦企。

君才磊落滞州县,上书再至长安邸。也知造物能戏人,拂袖归欤卧乡里。

登临到处兴不穷,手向林园植桐梓。古人固有神仙流,今人如君亦其比。

不然落笔对宾客,挥霍风云乃如此。寒冰玉壶秋在悬,鼎腹笑杀彭亨豕。

等閒解摈不足作,聊复群游向吴市。酒酣拔剑思益豪,望入湖天极茫瀰。

功名有地重弹冠,富贵无人轻脱屣。大忽西南五老峰,万年青落鄱阳水。

山中尘远多神仙,闻君欲来招更傒。载赓李白香炉篇,肯后前人作山耻。

余官兼领白鹿洞,台石琼瑶席云绮。停车一坐数十日,跫然空谷欣闻履。

留君同游君不住,为君作歌歌浩矣。

西庵

明代 邵宝

西庵一里路逶迤,乘兴行看石上诗。松问栽年无应者,水寻来处有逢时。

竹垆故是茶经缺,藜杖真于野服宜。珍重前修游赏地,青山应笑我生迟。

冬日山行与从者二僧 其一

明代 邵宝

肩舆乘兴入山中,晴爱西风带北风。指点听松庵外路,冬青树老子初红。

拟谒李旴江祠

明代 邵宝

旴江傍群山,何处李公墓。城西深树林,宛转通细路。

秋雨漫如丝,沾湿兼瘴雾。缅怀千载人,乃独缺瞻顾。

惟公力古学,虞周在襟度。平生抱遗经,芜径倏超惊。

周行日千里,不识草多露。典谟二三语,一笔万蛟负。

横亘天地间,精光破昏暮。大哉忠孝词,居然见公素。

宝也晚且愚,焉能踵高步。耿耿结中怀,所向惟恐误。

何当洁芳尊,再拜酬夙慕。

寄天台友人

明代 邵宝

天台峰下杖从容,曾是江东五马公。若问儿童歌舞地,敬亭山色画图中。

舟中怀李方伯惟诚集杜二绝 其二

明代 邵宝

海内知名士,如公复几人。千秋一拭泪,鼓柂视青旻。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三 南港

明代 邵宝

南渡通西湖,晚多渔艇宿。人家深树中,青烟起茅屋。

送李白夫

明代 邵宝

他日兰溪上,相知尚未深。东山千里梦,南国两年心。

长路看孤剑,高枝待上林。朱弦寥落久,三叹对希音。

望瀑布亦用李韵

明代 邵宝

昔闻地中山,今见天上水。对日生虚明,光照数百里。

声将助雷行,势欲随云起。矫矫白玉龙,人立烟霞里。

飞流何其雄,不受神禹功。净洗下界浊,无言归太空。

精灵忽旁射,秀色溢厓壁。动荡元化机,落星不为石。

观水复观山,万古心自閒。愿借一泓清,鉴我尘外颜。

布邪可剪裁,衣被尽世间。

梦药诗

明代 邵宝

醉后谢山翁,梦中闻地瘿。仙人戴唐巾,飘飘发垂领。

口诵复掌画,除子旧疾疢。觉来检草经,逢人辄言请。

尔来数月馀,笑我捕风影。人从芜湖来,自谓能记省。

此物出巴陵,近始露茫颖。不知掘者谁,殆如金出矿。

或将汤液之,神功在俄顷。某也病中风,不死亦天幸。

林居十五年,吾亦爱吾胫。从兹矢长服,不敢一日屏。

得月为星士作

明代 邵宝

与客讲虚中,明月照我怀。怀中亦有月,元从天上来。

思东为王世臣题

明代 邵宝

二东风度未销沉,一字兴思总德音。晨馆披吟真自力,晚田耕穫亦何心。

伐檀兴远羞餐素,运甓劳多叹惜阴。莫道夔州无厚植,门前芳桂已成林。

睡起偶书 其二

明代 邵宝

人言心静不愁热,凉风不来凉意来。从今夜夜有月色,更爱草堂南向开。

松下作二首 其一

明代 邵宝

泉流古松下,松影流不去。时方望云霓,谁留卧龙住。

甥孙弥月忽人送方竹至遂以名之

明代 邵宝

我得甥孙发始裁,君山方竹忽南来。清奇本应超凡相,敬义真含作圣胎。

弥月未名如有待,两枝随柬便须开。也知此物能扶老,不为虚声重楚材。

吴太史画册

明代 邵宝

云飞本无意,鹤鸣复何心。危登复长啸,我亦开吾襟。

云哉承我御,鹤也起我吟。兴至不自知,天地高且深。

俯仰八极中,悠悠怀古今。

坐燕居亭怀莫如山

明代 邵宝

观物年来眼近真,燕居亭上有閒人。燕声连送两朝雨,花事顿消三月春。

木芍药阑青草长,石菖蒲沼绿波新。南沙有客应同兴,何日相过洗渴尘。

邵宝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