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云飞本无意,鹤鸣复何心。危登复长啸,我亦开吾襟。
云哉承我御,鹤也起我吟。兴至不自知,天地高且深。
俯仰八极中,悠悠怀古今。
山中漫成
李绅台南还筑台,陆羽泉西泉复开。泉边偃息看水逝,台上淹留待月来。
一杯对客秋将尽,千古怀仙海欲回。漫恐岁寒霜雪至,超然堂下有红梅。
陆全卿夜过锡代东 其一
公曾寄我惠山诗,谓我忧时论自奇。欲向归舟更披写,五更寒卧不闻知。
九月一日点易台新成登而观之又得一石如台漫赋
台成点易试高秋,更爱真台在上头。石小似看千仞立,云多还许一方留。
飘然野步长随鹤,何处机心不见鸥。分付山僧种松树,曲肱閒送翠阴流。
云庄十石辞 其三 临沧
山北顾兮又东,云冥冥兮海濛濛。扶桑眷兮安在,空叹息兮桴翁。
洗石 其一
汲水洗石床,上有唐时字。不用太兮明,恐损莓苔翠。
寄顾大参华玉
近逢左辖问参知,尚忆山中访我时。岂是西湖无好景,秪缘东省有佳期。
一方暂试经邦手,千古还纡尚友思。闻说柴墟遗稿在,故人已为付棠梨。
谒文信国祠
春色无端满地莎,伤心燕市偶经过。清风又读忠臣传,白日如闻正气歌。
社稷一身惟死是,纲常千古有功多。瓣香未了平生拜,回首荒祠独奈何。
宝萱堂歌为华文远作
宝萱堂前春酒香,东风吹花初日长。东郎将儿寿寿母,宾阶有客森成行。
具区西来入海去,流到鹅湖未能遽。乾坤汇泽同馀波,正似君家庆钟处。
君不见宜男有种春无涯,一年一觞如此花。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十五 望阙岩
东南海一隅,天阙勤望眼。登拜想氤氲,殿上香炉篆。
钱元抑专使来唁用前韵
唁书远自四方来,独步空阶拨冷灰。常慕黄虞皆有政,敢言陈许不闻灾。
病馀且曳寻诗杖,忙里还登点易台。残菊经霜须爱护,免从邻圃乞春栽。
喜介夫刘大参至
十五年前别故人,西南川陆每驰神。初心道德君无负,晚节山林我亦真。
杏树坛边怀旧雨,梅花国里认先春。安成去后长悬榻,诗话于今又一新。
为华文远题画次顾东江
松枝落落骨栾栾,风动寒泉更好看。湖上幽居故相近,他年曾此赋斯干。
谢冯佥宪惠文石
昔见石如松,今见石如竹。如松纹在皮,如竹纹在肉。
纵横金错刀,凌乱锦一幅。置之山亭中,为案比青玉。
焚香对初阳,古书时展读。问之赠者谁,仙人粲山麓。
欲报何所将,寒泉手堪掬。
赠徐岳峰少邃用邃翁韵二首 其二
伊昔相知自浙中,百年心事一经同。百人海岳真钟秀,何处江湖不效忠。
严濑水声风激烈,钱塘山色雨空濛。北堂莱舞从容地,识破人间道与功。
咏梅花菊
篱落秋芳本自华,色香况复似梅花。误将栗里先生馆,认作孤山处士家。
题卧龙庵用晦翁韵
此有石如龙,天成谅非凿。是何空洞中,云水起复落。
常疑雷雨时,飞舞出深壑。作庵者何人,清风宛如昨。
两公固龙德,恨也俱晚作。秋霖不济旱,千载领馀酌。
方切忧旱怀,行矣予所乐。江湖极秋波,长歌对冥漠。
春日登莫氏溪山清兴楼
笑惊四纪再登楼,画里青山亦白头。况我在朝还在野,似渠宜夏复宜秋。
漏春梅柳原应蚤,负郭林塘本自幽。愿与主人同寿域,一年一话海添筹。
夏日书事 其一
清泉浸白石,莹在古铜槃。铜槃照眼碧,赤日生高寒。
寄莫如山二首 其二
亭倚南沙石作山,凤凰巢处竹斑斑。执经时有门人到,万卷楼中不闭关。
送黄司训
春江渌净带晴烟,晓发苍梧万里船。酒尽长亭宾客散,有人极目楚南天。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和浦文玉观水 其四
留别惟诚左辖
小雨过海天亭前饮酒
王近至有悼
知微病口占问之
惠山杂歌 其四
海棠 其四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一 木樨
送刘介夫 其一
望云庵为林提学题用素翁韵 其一
为钱忠言题画
挽素庵李君
感兴和李懋卿 其三
戴文进春山叠翠图
又荅林镇江
华生云惠我端石侑以诗用韵答之
寄谢陈中丞
费子美过锡病不能来遣其子来访且索诗遂赋以赠
生日避客山中客有过者作诗谢之时新作精舍之街赋以兴焉
别罗太史景鸣用东坡韵
赠传神吴芳远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九 曲池
月中对菊口占二绝 其二
得兰畹和章再用前韵
寄复张提学用旧韵
采薇曲
赠吴山乃
喜晴二首 其一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六 蔷薇洞
与王山长行精舍中
次杨仪部韵题陆章丘卷
雨中荅杨澹成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七 荷池
除夕勋侄送红酒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荅
日夕坐泉亭用韵
赠董道卿三绝 其二
庐山谣用李韵
天津舟中夜坐观水
挽李封君
观松雪书渊明饮酒诗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一 思乐堂
坐燕居亭怀莫如山
见松子
月下推篷看梅卷
遇王参政汝言
寄夏德树用素翁见寄韵
蒙斋 其二
次朱士光见寄
答王子春留别 其二
次韵寿刘鸿胪
次郑司马留别中朝诸老韵
赠董道卿三绝 其三
潘氏两寿歌
游山不果用前韵自解兼寄宁庵
春思集古四首 其二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三 风竹轩
送秦思鲁
次孙司勋种松
湖口阻风书所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