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江南春雨慰田家,夏雨如春免踏车。梦到江南心亦到,不知春在紫薇花。
春日登莫氏溪山清兴楼
笑惊四纪再登楼,画里青山亦白头。况我在朝还在野,似渠宜夏复宜秋。
漏春梅柳原应蚤,负郭林塘本自幽。愿与主人同寿域,一年一话海添筹。
邻竹
万玉栽非易,千金买更难。题诗问东老,须向岁寒看。
送徐耕隐
白头京国为谁来,星聚应占近上台。天下仲淹元老在,山中宏景隐君回。
竹林有句人争和,云岫无心鹤漫猜。相业家声千百世,义庄新倚洑溪开。
为邹文谟题画赠刘古田
黄鹤楼前江汉流,十年乡梦在中洲。而今木铎翻琴操,又向闽南望楚州。
夏日书事 其一
清泉浸白石,莹在古铜槃。铜槃照眼碧,赤日生高寒。
新泉杂诗 其四
清看滴滴松梢露,静爱源源石罅泉。滴滴休誇天上水,源源须识地中天。
雨后登华氏东冈
为看分秧有此来,雨前才得一登台。水波白点群群鸟,烟径黄垂树树梅。
南渚风生歌调起,北山云尽画图开。独怜丰麦今无望,赋罢田家阁酒杯。
与王山长行精舍中
閒从山长到山中,独上高台眼欲空。独未出岩声在石,云初落沼影随风。
退藏自得衰年计,游息何妨静坐功。莫道堂前无长物,数峰青点海天东。
题邹氏恒贞卷
恒贞有吉占,易为妇人告。从一亦何占,我心匪陵谷。
五十被旌书,六十受多福。之母古硕人,百年洁如玉。
寄夏德树用素翁见寄韵
赤城别我十年馀,犹忆麻城语我初。犹月江南鸿雁少,春风海上翠屏虚。
佳人空谷长劳梦,远道平生未尽书。闻道草玄多暇日,杖藜时过野翁居。
次见素翁送子 其二
爱才成癖谓公偏,吐握曾闻古下贤。嗟我怀人无所报,一罂将汲惠山泉。
与成与与新复至
今辰复何辰,二妙来不独。短刺方在门,清风已深竹。
袖中有珠玑,投我忽盈匊。伯仲皆文星,胡不照天禄。
城居自山林,足音喜空谷。相送冉泾涯,云洲起双鹜。
回首见游鱼,寒潭净如漉。
题扇赠赵宅之
苦热思高眺,王孙胜有楼。城阴连塔影,山月入溪流。
怀罗台州兼柬余郡推
十年雅意属台州,珍重罗侯代顾侯。勘易客来缘我送,采诗人去为谁收。
东郊灵雨春中驾,北极明星海上楼。政暇从容对参佐,郡推元有古风流。
送秦思鲁
秋酌薇堂别思遐,喜占春信对灯花。喜来武爵辞君锡,此去文章为国华。
寒岭乔松方挺节,晚园硕果亦回芽。遥知京邸承欢地,刚说辞家又到家。
宿梅洲
秋水清如雪下船,黄花半委月犹悬。枕当星剑看牛斗,鹤下云汀流石泉。
庐山谣用李韵
庐山倚南极,乾坤一高邱。绝顶有佳处,可作仙人楼。
诏书命我访奇品,等閒却遂平生游。白鹿洞在五老傍,我来讲席重铺张,青云见彩霞生光。
玉声左右泉不断,我行东峰涧有梁。眼明还直西南望,澄湖烟水俱苍苍。
不知乘舟者谁子,望我应恨天衢长。庐山如庐几万间,与仙作主去复还。
黄尘滔滔似海水,此山即是蓬莱山。载歌唐人诗,我句亦时发。
九江秀色行揽之,楚帆风送飞鸿没。五老五老真有情,万峰之中独自成。
何时拄杖往参立,上呼群仙下紫京。笑攀北斗挽银汉,共洗浊世邻太清。
得俞吏科国昌报
吏科报至倍伤神,说病论医字字真。说字尚留秦篆石,一时真泣孔经麟。
新亭东望虚秋月,别墅西惊迫塞尘。天路茫茫灵爽在,先皇应慰见师臣。
送朱推官
曾从天际望苍梧,西向浔州莫问途。狱讼岂应轻郡国,经纶未必负江湖。
文书散后诗还有,车服临时牒并无。指日听宣风宪召,郁林船石又东吴。
陶节妇
靖江千里建高牙,元是湖南老将家。一发千钧传寿地,祖姑贞节已褒嘉。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王近至有悼
醉石次韵
知微病口占问之
云庄十石辞 其三 临沧
雨中荅杨澹成
赠王古直二首 其二
宿池江 其一
两节妇诗
舟行漫述
送顾台州
分题黄鹤楼送少参丁元德赴湖南
雨中次文玉
春日怀僧知微
山中感事 其二
山行纪事
潘氏两寿歌
春日奉次涯翁老师 其一
答冷别驾
泉上赠钱水部
代风答
谢王郡公送鹿
雨中归自惠山得见素和我点易台诗用前韵
闻贺黄门讣
奉寄东山先生
山居秋日用杜韵八首 其二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一 忠定祠
春日奉次涯翁老师 其二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七 黄葵
得余鸿宾简
春思集古四首 其二
送潘之达之遂安
与如山诸友避暑山中
送秦古峰别驾用前韵
湖口阻风书所见
秦氏山庄用慰国英韵
与客谈竹茶炉二首 其一
素翁诗来内改一联乃复次韵以答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三 燕居亭
望瀑布亦用李韵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二 鸡冠
怀山中草堂
晚坐有怀
有客赠传神张泽民
寄题阁老费公至乐楼
山樵曲
将至广信寄娄诚善 其一
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其三
寄俞国昌参政
观东山草堂赋墨本
庐山览秀四咏 其二 怀鹿
登锡山退饮惠山方丈示同游诸君子
夏夜足成春日之句
登华甥西楼用唐人韵
送喻武昌宜之
擒虎行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五 嘉树亭
山中送春三绝 其一
文山为程达赋
宜黄秋日用韩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