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周作之

答周作之

明代 邵宝

禅心闻说定多年,却问东巡御史船。我正厌听西北事,涣然亭上对鸥眠。

诗人邵宝的古诗

拟谒李旴江祠

明代 邵宝

旴江傍群山,何处李公墓。城西深树林,宛转通细路。

秋雨漫如丝,沾湿兼瘴雾。缅怀千载人,乃独缺瞻顾。

惟公力古学,虞周在襟度。平生抱遗经,芜径倏超惊。

周行日千里,不识草多露。典谟二三语,一笔万蛟负。

横亘天地间,精光破昏暮。大哉忠孝词,居然见公素。

宝也晚且愚,焉能踵高步。耿耿结中怀,所向惟恐误。

何当洁芳尊,再拜酬夙慕。

海棠 其五

明代 邵宝

春声初听盎中牛,已分花开到此休。已使韵能回俗驾,未论材可作仙舟。

云横极浦愁湘佩,雨暗长门泣汉囚。千古丽情谁买得,榆钱空有积如邱。

松风阁次韵

明代 邵宝

出郭初闻县阁钟,西林东日破朦胧。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

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

幸庵司马寄节孝堂三大字至

明代 邵宝

三字堂名万里来,旧堂名扁已成灰。故人远意真如谶,乙夜融风不是灾。

活水源头仍里第,德星悬处自书台。可怜嘉树多憔悴,春雨来时又着栽。

忽闻点易台泉出

明代 邵宝

点易朱闻滴露研,忽传此地有原泉。莫言一滴无多水,点尽乾坤是尽年。

为华汝德题画二首 其一

明代 邵宝

小桥南北总春风,多少诗情杖屦中。高阁卷帘还坐我,天涯芳草更无穷。

次见素翁送子 其四

明代 邵宝

庭训看来字字真,老于吟咏转精神。沧洲吾道平生语,不道苍生望在身。

观冯廷伯园池湖石

明代 邵宝

石丈新从湖上来,君家方筑水中台。君年风力谁能挽,万古云根我更培。

袍笏有时真合取,斧寻何处尚须裁。题名未敢轻拈笔,恐露精光逼斗台。

观荷永言 其四

明代 邵宝

夕坐当花前,怀人思悠然。玉井起作者,诗成已千年。

慈溪陈隐君七十

明代 邵宝

祭酒声名海内传,百年门第故多贤。要知乡里歌椿日,正值郎君折桂年。

月窟秋连沧海道,洞庭春载越江船。古稀正是期颐地,不用重吟杜老篇。

睡起偶书 其二

明代 邵宝

人言心静不愁热,凉风不来凉意来。从今夜夜有月色,更爱草堂南向开。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十二 滴露泉

明代 邵宝

滴滴出石间,初疑松上露。点易日有程,还应周天度。

赠董道卿三绝 其三

明代 邵宝

迎养东西有老亲,鱼羹不负著书人。百年道眼风山老,留得门墙一脉春。

修庙学诗九章

明代 邵宝

翼翼庙学,维邑于教。弦教诵教,自昔教肇。有宫有墙,有坛有堂。

孰今教荒,乃或不蘉。

御史来视,盍修曰亟。彼淫是驱,亦维我职。我其敢解,我材孰资。

其萃有丘,孰其我釐。维范侯是咨。

烨烨范侯,维秦之彦。既左京尹,徵文考献,乃躬克践。

矧是政先,侯不是共。侯曰尔吏,尔徒尔工。

曰教教石,曰教教木。乃楹乃桷,枉矫端复。乃髹乃涂,乃朱乃绿。

祭有丽牲,射有栖鹄。

古人有言,勿亟日成。侯旬侯月,亦莫我愆程。

源源泮水,下通于溪。我庙维东,我学维西。有峨者阁,登登其阶。

共维圣谟,式崇于丌。是训是稽。

既考乃毕,有酒芬苾。有礼秩秩,有碑纪功,惟长御史之笔。

御史崇正,诏有德音。我侯承只,式如其心。庶士向风。

维我衣冠,其观继继。就不侯绳,而未克既。小子作诗,敢曰能雅。

是篆是歌,以告来者。

赠吴山乃

明代 邵宝

渊明酒以逃,陆羽乃茶癖。千载两高乃,同心不同迹。

山乃鸿渐流,有具随我适。采新试名泉,吾山屡为客。

水火自成功,居然得真液。细啜对山僧,永此风月夕。

山乃竹为垆,曾赏王友石。九原谁起之,邀君共坛席。

泉流茗复春,山乃眼长碧。我歌柴桑词,把酒一浮白。

小雨过海天亭前饮酒

明代 邵宝

山风吹雨霁,藉草对邻僧。回首淹留地,白云知几层。

书石泉画

明代 邵宝

石泉作溪山,信意复信手。知音者后溪,兴在梁溪口。

送黄司训

明代 邵宝

春江渌净带晴烟,晓发苍梧万里船。酒尽长亭宾客散,有人极目楚南天。

雨中柬文玉 其二

明代 邵宝

梅天散帙动芸香,谁信閒人尽日忙。不见青藜照清夜,欲将遗事问东皇。

连日在听松冗未有诗雨中补之

明代 邵宝

谁将第一扁西神,竹径新开及晚春。劫火不烧无屋地,海鸥如避有机人。

池边水脉通时活,阁上松声听后真。闻道观音经卷在,欲从老衲话来因。

邵宝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