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画寿孙九峰司徒

题画寿孙九峰司徒

明代 邵宝

别公十有五年来,渴思纷纷不易裁。渴极一星犹正色,苍松万丈本奇材。

谁云雪酒非春酒,我爱云台是钓台。江上飞鸿多未达,隔年须待汉槎回。

诗人邵宝的古诗

赤壁图歌次西涯先生韵为华生云作

明代 邵宝

长江无声动吹万,月上东山度河汉。东坡词赋思千秋,客吹洞箫如发难。

兴亡有恨客心苦,不独曹吴堪扼腕。汉家心腹已摧伤,手足安能相救捍。

猛风东来水倒流,南军北军忽相乱。天公助顺不助逆,若论成功犹未半。

华容道远老瞒愁,周郎渡江江有岸。朝宗江汉本无心,蜀浪吴潮各分散。

巴丘哀罢又瘴乡,为国意忘天下患。后人吊古对江山,坐遣胸中置冰炭。

洞萧声尽客何言,似笑老生谈熟烂。百年水月坡翁心,泛泛不知身在窜。

明朝酒醒赋初成,白雪调高歌欲断。西涯居士今东坡,逝矣岁星今几换。

画图流转到东吴,诗句人将史书看。华生况是知音人,击节向余三赏叹。

以蜜术问南沙

明代 邵宝

医家白术重天台,郡守曾将蜜浸来。嚼罢不知香满室,桃花流水梦瑶台。

山中遇静我

明代 邵宝

一秋风日今日好,我向山中看白云。我水亭前初送客,听松楼下又逢君。

放翁健笔何难试,公瑾醇醪本自醺。独上层台待明月,绮塍归去夜应分。

蒙斋 其二

明代 邵宝

有美道乡孙,学道如学海。海水即吾泉,山下真源在。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五 静清深处

明代 邵宝

何处静而清,蒙泉出山下。观物本无心,一原穷万化。

山中遇莫如山

明代 邵宝

新春起我山中游,何处南沙亦小舟。偶出总缘风日好,相逢且值竹松幽。

故人诗在僧能诵,别院茶来客又留。莫道匆匆难尽兴,稍须烟景再登楼。

怡琴图为唐勉之赋 其二

明代 邵宝

八十一丝声太古,伯牙山水伯牙知。寻常袖手休经鼓,那得黄金铸子期。

海棠 其三

明代 邵宝

春去空劳挽万牛,名花一赏便应休。梦魂曾入唐人苑,色相元从蜀道舟。

力少须扶新起睡,情多欲诉旧羁囚。东君玉汝真为殿,风雨明朝绿满邱。

题竹送李司训

明代 邵宝

送客将归歌复歌,诸生攀挽欲如何。竹枝把作松枝赠,岁晚相看思更多。

留别娄诚善

明代 邵宝

新诗赠我胜千金,病阁青灯字字心。正在溪冰山玉处,月明还听老龙吟。

送程副使用素翁韵

明代 邵宝

赤壁舟移一夜风,十年晤语几回同。向来鸣是周冈凤,何处乘非汉道骢。

伊洛渊源新浚后,江湖幽隐旧游中。遥知素老相逢地,太白楼高月满篷。

怀山中草堂

明代 邵宝

十日不到超然堂,泉声隔竹高云凉。山中本爱白日静,台下已谢青春忙。

行支削棘立高处,坐隐槁梧穷大方。祇须假我三伏尽,沧浪歌里棹相将。

王郡公命善权僧访予山中因遣僧圆金驰谢

明代 邵宝

郡守题书走客僧,惠山方丈路登登。东坡兴远公真是,彭泽风高我未能。

皂盖来时随一鹤,青松阴处驻双藤。此情久待成图画,独倚西楼望不胜。

怡琴图为唐勉之赋 其一

明代 邵宝

有弦不若无弦妙,人以声音我以心。坐对南风天籁起,更于何处觅吾琴。

送朱都事相之云南

明代 邵宝

万里滇南帅阃开,幕僚今喜得英才。胸中丘壑供挥染,眼底烟霞任剪裁。

闭户读书踰十载,出门献赋动三台。清时戎政多参画,行见封章起宪台。

新泉杂诗 其二

明代 邵宝

久旱惊看此地泉,涓涓未便到山田。野人不作为霖梦,为语邻僧莫浪传。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二 湍涧

明代 邵宝

七池流且汇,一水犹在山。萦回忽成文,至此将下田。

山僧惠灯诵昔人诗因次其韵

明代 邵宝

静清深处许吾閒,朝看云来暮看还。泾上再歌倪老句,邵家亭子面西山。

酒间短歌次吴太史

明代 邵宝

延陵太史文之豪,手持椽笔轻一毫。却厌漆镂思匏陶,别筑坛社延风骚。

健如风舸凌秋涛,元气浩浩天滔滔。忽入冰壑难容舠,豫章言必称禹皋。

下视元白等播鼗,坐令万类归笼牢。间出水碧兼金膏,关西夫子真凤毛。

咳唾中律鸣鸾刀,风吹锦服飘双绦。仙骨曾啖瑶池桃,手持权衡有纵操。

收敛英迈胸中韬,彼哉坐井吝以骄。瑞物一见辟百妖,裁之品藻谁能逃。

深许抱瓮恶桔槔,一日千里不觉劳。何尝仰首逢人号,我喜麻直能扶蒿。

起家江左大布袍,两以文字魁群髦。宝鉴出匣弓辞韬,东陵野人随羽旄。

不饮自醉黄生醪,雅终奏俗空嘈嘈。不可得麾安可招,自知一著良独高。

蜂冢叹

明代 邵宝

一蜂存,众蜂止。一蜂亡,众蜂死。冢累然,胡有此。一蜂君,众蜂臣。

谁谓蜂,不如人。

邵宝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